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三顾茅庐,他为何对诸葛亮如此礼遇,对诸葛亮出山充满信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三国的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故事脍炙人口。这个情节,也成为后世明君对待贤臣的最高礼节。那么,我们有个疑问,那就是这个三顾茅庐中,刘备的行为有一定的不可解释的地方。那就是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非要请诸葛亮出山呢?而且刘备一次次去请诸葛亮,他为何就能够认为,自己肯定能够请出诸葛亮呢?
一、刘备三顾茅庐。
在历史上,有人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有所疑问。他们认为,刘备作为一代枭雄,什么人物没有见过,不大可能会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诸葛亮如此用心。而且在历史上还有史料,说诸葛亮是主动去拜访刘备,在酒席结束后向刘备献计献策,得到了刘备的赏识的。
不过,这种说法,遭到了很多人的驳斥。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注释者就对那个史料直接进行了反驳。再加上《出师表》中诸葛亮明确的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出师表》是官方的史料,不可能会有差错。因此,刘备三顾茅庐的事迹是真实可信的。
在《三国演义》中,对刘备三顾茅庐的事迹写得更是惟妙惟肖。从刘备得知诸葛亮的才干,想要请他出山。到第一次寻找诸葛亮不遇,遇到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然后第二次再次探访诸葛亮不遇,遇到了诸葛亮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以及诸葛亮的兄弟诸葛均和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为大家展示了诸葛亮身边亲友的氛围,烘托了诸葛亮的格调。
这促使刘备对诸葛亮更是思贤若渴。不久后,刘备不顾关羽张飞的劝阻,再次走上探访诸葛亮的道路。在这一次探访中,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两人相谈甚欢,诸葛亮探问刘备的抱负,并陈述了自己为刘备设计的战略构想《隆中对》。两人一拍即合,诸葛亮答应了刘备的请求,出山辅佐刘备。从此君臣同心协力,共同开启了三国历史新的篇章。
二、刘备探访诸葛亮是他迫切的需求。
其实,刘备去探访诸葛亮,并非是漫无目的的举动。刘备去探访诸葛亮,就是抱着请诸葛亮出山的目的。而且,这种目的随着探访诸葛亮的次数增加,向世人表露得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刘备的事业迫切需要诸葛亮的加盟。
刘备在中国北方征战半生,虽然也曾经占有徐州作为根据地,可是最后还是立足不住。他来到荆州,借刘表的庇护暂时安身,但是他心中的理想并没有破灭。他依然想要统一天下,重建汉室江山。
刘备痛定思痛,察觉了自己阵营的短板。那就是自己阵营中,武有关羽、张飞,军事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可是在文臣方面,则没有出色的人才。这跟刘备的出身有关,他虽然号称汉室宗亲,可归根结底还是一介平民。在那个世家大族垄断文化的社会,他得不到这些家族的认可。在他统治下的徐州,也有着陈登父子这样的人才,可是他们宁可投靠曹操,也不为刘备效力。
刘备想要弥补这一短板,也是煞费苦心。他对别人叹息,说自己为了寻访人才,曾经远到深山老林,可以是不能如愿。因此,刘备来到荆州后,就大力招揽人才。这使得刘备思贤若渴的名声传遍了荆州。刘备也是通过投奔他的徐庶口中,得知了诸葛亮的存在。刘备自然是竭尽全力去探访诸葛亮,希望他能够加入自己的阵营,为自己服务。
这是因为,诸葛亮的各个方面的条件,正好符合刘备的需求。诸葛亮并非是他自己所说的躬耕陇亩的人,而是一个有着才能和远大理想的人。在荆州,诸葛亮的人脉极广,和各个阶层都有着广泛的联系。
诸葛亮是跟随叔父来到诸葛玄来到荆州的。诸葛玄和统治荆州的刘表有旧,因此也得以进入荆州的上层社会。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分别嫁给了当地大族,而他的岳父更是影响深远。他的岳母是刘表的夫人蔡氏的姐妹,掌握荆州兵权的蔡瑁是她们的亲兄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既有世家大族的统治经验,又有荆州士族的广泛人脉。如果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等于为刘备打开了事业成功的大门。因此,刘备才会不顾一切,用三顾茅庐之礼来表现自己的诚意,请诸葛亮出山。
三、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也是他的需求。
而从诸葛亮个人来说,也对刘备进行了严谨的考察。我们仅仅从诸葛亮的《隆中对》就能够感受到诸葛亮对刘备阵营了如指掌。他不但准确地把握住了刘备的脉搏,还为他量身打造了未来的战略方针。
在《隆中对》里,我们不但能够看到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跨有荆益,两路北伐”的战略目标,还看到了他为诸葛亮的阵营里,首屈一指的武将关羽预留的位置。他所说的那位领着荆州的人马北伐宛洛的上将,非关羽莫属。仅此一举,就将高傲的关羽对诸葛亮的敌视降到最低。到了后来,诸葛亮成为关羽看重的人,有事都要先向诸葛亮问询。必然关羽在得知马超归降的消息后,写信询问的对象就是诸葛亮。
从这些迹象,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对于刘备阵营的熟悉程度,也明白了他为自己加入刘备阵营做出的努力。向刘备几次三番推荐诸葛亮的人物,从徐庶到司马徽,都是极度赏识诸葛亮的人。而且司马徽在向刘备再次推荐诸葛亮后,他看到了刘备的心意,说出了卧龙虽得其主的话。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到,诸葛亮认为刘备是最适合自己的君主,君臣相识只差一个形式问题了。
那么,诸葛亮有着广泛的人脉,过人的才能,为何不在刘表的阵营中谋一个职位,反而去躬耕陇亩呢?这是因为,刘表的阵营,没有诸葛亮施展才能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在刘表统治下的荆州,对诸葛亮的才能还是有一定的认可的。但是,当时的人都认为诸葛亮是一个人才,可是不承认诸葛亮对自己的评价,那就是“管仲乐毅”。
管仲乐毅是何许人也?前者是春秋时期,齐桓公的丞相,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后者则是战国时期,燕昭王手下的大将。他率领弱小的燕军,一举打败强大的齐军,险些灭亡了强齐。试想一下,这样的人物,岂能屈居人下,成为蝇营狗苟之人?以刘表的格局,荆州的形势,怎么可能让诸葛亮实现他的抱负?因此,诸葛亮才会躬耕陇亩,等待天时。
终于,刘备来到了荆州。可以说,自从刘备来到荆州,就吸引了诸葛亮的注意。刘备有枭雄之名,再加上阵营人才的短板,正需要诸葛亮这样人才的加盟。因此,诸葛亮才会为双方见面的《隆中对》做了如此精细的准备。
四、刘备与诸葛亮的相见是天作之合。
正是刘备和诸葛亮双方的志同道合,才使得两者能够一拍即合,相互始终。刘备需要诸葛亮治国理政的才能,同时也需要他在荆州士人中的人脉和影响。而诸葛亮需要刘备为他提供的舞台,来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刘备去三顾茅庐的时候才会充满信心,一定能够请出诸葛亮。
如果我们客观地看待刘备,就可以看到他其实是以刘秀为榜样的人。他想要像刘秀那样,创建自己的汉室江山。诸葛亮明白刘备的志向,也知道自己的抱负,只能依托刘备的事业得以实现。所以,刘备和诸葛亮君臣相见,是完美的天作之合。
刘备在得到诸葛亮后,真的如同他所说的那样,如鱼得水。现代人是不可能知道在那个封建时代,世家大族对文化的垄断。在当时,平民阶层是极难受到良好的教育,更不要说治国理政的经验了。刘备虽然在卢植的门下学习过一些,但是与诸葛亮的知识相比,相差甚远。
在得到诸葛亮后,刘备日夜向诸葛亮请教,两人形影不离,达到了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的地步。在诸葛亮的传授下,刘备的才能突飞猛进,具备了真正的君主才干。从这个时候起,刘备才真正吸引了一大批士人的加入,充实了自己的阵营。
而诸葛亮也发挥了自己善于治国理政的特长,在他的治理下,小小的新野焕发了勃勃生机。诸葛亮采取了各种手段,让刘备得以足食足兵。刘备从刚到荆州时的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赵云,发展到水陆军上万的强大势力。这一切,为将来刘备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刘备去世的时候,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更是君臣心心相印的写照。诸葛亮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回报了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情义。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