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围宋,是个蹊跷的战事,结束得有些莫名其妙,各种版本都想解释其结束的细节,但其实都很难说得通顺。
而整个战事的过程,就像是一个对信义的全面注解,故事中的几个人物都是在翻来覆去地讨论着关于信义的课题。
东周列国志里面提到了这个战事的开端,根本原因当然还是楚国想争霸,想让那个死不服气的大国宋对楚低头,但苦于找不到原因,就想了个羞辱宋国的招数,让楚使过宋境而不拿通关文书,摆明不把宋国当个国看。宋受不住这气,就把使者砍了。
列国志中说这个使者不是个平常人,就是那个当年逼问楚庄王为什么不务正业,从而引出一鸣惊人典故的申无畏,乃是个有先见之明的人。申无畏一听说让他去宋国惹事,就知道自己没命活了,不免逼问庄王说我要是死了咋办?庄王很深情地说,那我就灭了宋国给你报仇。申无畏无奈,只好盼着大王说话算数。
重点是庄王对申无畏作出的这个承诺,结合后面的未胜宋国,则是一个关于信义的,可以探讨的情节。
当然列国志中把庄王的口气夸大了,左传记录的其实更像一个主子常说的话:“杀汝,我伐之!”可没说要灭了谁云云。勇决,但对于结果,没有承诺。
左传中却有后来楚庄想撤军时,申无畏的儿子申犀质问楚庄违背对申无畏的承诺的情节,所以,楚庄想必还是说出过要灭宋的言语。
楚军很快围住宋都,宋国香火堪忧,不停求晋国来援。晋国作为老霸主,人家宋国是为了跟他混才被楚国盯上的,大哥不救小弟说不过去,但是又实在没这个实力了,晋景公就派解扬去给宋国传个话,传的是:救兵很快就到,宋国的弟兄们顶住!其实继续猫在家里吃果果。
这又是一个与信义有关的情节。
这种说了不算的话,也许是使者经常需要说的,但使者作为一个人,请相信对于这种人情之所难堪之事,公然违背信义,也一样是不愿意接的。但解扬作为使者,自有其生存的道理,且看他对信义的理解:
解扬手脚不利索,被楚庄王抓住了。解扬此人想必在当时也算个活跃的人物,公开场合曝光率较高,认识他的人很多,所以作为发言人才有公信力,才被派作晋国代表的。列国志中竟说楚庄王也认识他。庄王正发愁宋国久攻不下,就和解扬商量,说你到宋国喊两句话,就说晋国救兵来不了了,瓦解一下军心,行不行?这样我就让你活命,还在我战胜之后让你在宋国当大官。
解扬答应,说没问题。庄王暗喜此人竟然这么贪生怕死,于是把他推到睢阳城外,解扬吼了一嗓子:宋国的弟兄们,顶住,国军,啊不,晋军很快就来了,区区小鬼子,那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庄王一听,哭笑不得,但毕竟心量宽宏,拉回解扬来问,你小子想什么呢,怎么这么没信义?
解扬说了番很有见地的话:臣请杀解扬,以明楚国之信,在外不在内!意思是杀了我,就说明你们楚国的臣子都应该对外国人讲信义,反而不应该对自己国君讲信义了。庄王骑虎难下,说算你狠,你信义,我放你走。解扬竟全身而退了。
这里讲的又是信义。解扬一路上撒了两个谎,一个是对楚庄王说我帮你说话,一个是对宋国人,说晋国会来支援的。他因这两个谎而青史留名,留的还是个讲信义的名。这就是解扬关于信义的实践,他的生存方式,他活着的道理。
宋国为了相信晋国的鬼话,继续抗战,楚王为了实现对申无畏的承诺,继续围城,一围就围了九个月。据说这个时长是空前的,宋国饿死的不比战死的少,易子而食,折骨而炊。楚军打,打不下来,撤,又很没面子,宋国的统战工作作得很好,老百姓一直没闹哗变,楚庄王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出不来了。
这之后的故事就变得模糊了,宋国与楚国的上层显然进行了某些沟通,达成了某个协议,最终一场战争无果而终,楚国撤了,宋国与晋国实质上分裂,但并没有什么名义上的楚国战果出现,只有一个盟约,说从今以后,你不骗我,我不骗你,拉勾勾,不反悔。这个盟约从形式上来看,是平等的,没有执牛耳的盟主,没有需要听命的诸侯。
至于这个盟约是如何签订的,没有定说,从史记宋微子世家的记载来看,似乎是华元与楚庄王直接对话的,华元说城中已经易子而食,庄王称自己只有二日战粮,于是两家罢兵。列国志中记载是华元夜里摸到楚将子反帐里,要胁子反定了此盟,子反说自己只有七日粮草。当然左传中记载的就是华元夜摸子反,比史记更有故事性一些,列国志的演义自然源自于此。
公元前606年,洛阳南郊的周王畿上空阴云密布。楚庄王亲率大军陈兵周疆,在九鼎陈列的明堂前,这位南方霸主突然发问:“九鼎之大小轻重几何?”此言一出,周大夫王孙满握...
楚庄王 2025-09-10 楚王问鼎:春秋时期权力秩序的惊世挑战公元前606年,一支装备精良的楚军铁骑越过洛水,直抵周王室都城洛阳南郊。楚庄王芈侣在军阵中凝视着周天子的疆域,突然向周大夫王孙满抛出一句惊世之问:“九鼎之大小轻...
楚庄王 2025-07-18 问鼎中原:九鼎沉浮中的王朝密码与权力隐喻在华夏文明的青铜史诗中,“鼎”始终是最恢弘的篇章。当楚庄王陈兵洛水、问鼎轻重之时,这件本应陈列于宗庙的礼器,骤然成为撬动东周秩序的支点。这个流传千年的典故,不仅...
楚庄王 2025-06-30 楚庄王与若敖族遗孤:一场跨越血仇的政治博弈在春秋时期楚国的权力场域中,楚庄王与若敖族遗孤克黄的故事,犹如一柄双刃剑,既斩断了延续百年的贵族政治枷锁,又为楚国统治合法性注入了新的政治伦理。这段历史不仅关乎...
楚庄王 2025-06-03 楚庄王:从韬光养晦到一鸣惊人的春秋霸主楚庄王,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杰出君主,以其卓越的智谋和非凡的政治手腕,将楚国从偏居一隅的南方小国发展成为中原霸主。一、楚庄王的生平事迹楚庄王,又称荆庄王,初登王位...
楚庄王 2025-03-07 揭秘:令楚庄王倾倒的传奇女子——夏姬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传奇女子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被后人铭记。其中,一位四十出头仍能让春秋霸主楚庄王为之倾倒的传奇女人,便是夏姬。她的故事充满了神秘与浪...
楚庄王 2024-11-30 楚庄王的隐忍与智慧——解读其对臣子调戏爱妃的无动于衷在古代历史中,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实力著称。然而,关于他对待臣子调戏爱妃一事的态度,却引发了后人诸多猜测和解读。楚庄王深知权力斗争的...
楚庄王 2024-10-23 楚平王与楚庄王:血脉相连的君主命运楚国历史上,楚平王和楚庄王是两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君主。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脉相连的亲属,更是楚国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楚平王与楚庄王的关系...
楚庄王 2024-07-25 一鸣惊人:探析楚庄王与齐威王的霸业与智谋“一鸣惊人”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战国时期,用以形容人蛰伏后取得显著成就的情形。在历史长河中,有两位君王的故事与之密切相关——楚庄王与齐威王。他们不仅实现了个人的理...
楚庄王 2024-06-13 严姓的起源与历史渊源在中国姓氏文化中,每一个姓氏都有其独特的起源和历史背景。严姓作为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其起源和来历同样颇具特色。据史料记载,严姓是芈姓楚庄王的后裔,庄严是一家...
楚庄王 2024-05-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