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林俊德的事情,小编是看到一个纪录片才知道这个人的,说实话真的是非常的悲哀,悲哀的是我们竟然都不认识这些为了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了,所以不要再看这些什么流量明星了,多看看那些为国家国防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吧,最近很多人就问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人问林俊德是不是两弹一星元勋,这个问题值得一说,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林俊德并不在“两弹一星元勋”23大名单里面,但是林俊德对国家的国防事业的贡献并不比两弹一星元勋的贡献小哦。
林俊德(1938年3月13日—2012年5月31日),男,福建永春人,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196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1993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2年5月31日,林俊德因病逝世,享年74岁。

2018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为全军挂像英模。
2019年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
早年生活
1938年3月13日,林俊德出生于闽南山乡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靠助学金上完中学和大学。1960年林俊德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分配到国防科委下属研究所工作专业是机械制造,单位派他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修两年。
1963年5月,接受了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压力自记仪的任务并担任组长。这项研制工作只允许有一年多的时间,工作条件差,但按期完成了参试前的全部的技术准备和考核工作,并参加了首次核试验。
为国铸核盾
从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96年中国进行的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参与了中国的全部45次核试验。
林俊德是“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他们用了半年时间研制出了第一台样机,一年后成功用于中国的第一次核试验。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春雷,蘑菇云腾空而起。林俊德研制的仪器,第一时间准确测得了核爆炸的冲击波参数。当天晚上,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周恩来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林俊德带领回收小组在爆心附近步行几十公里,圆满完成了核试验爆炸数据的采集任务。
1969年冬,中国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林俊德的战场从大气层转到了地下,为尽快掌握地下核试验爆炸应力波测量和核试验工程设计技术,他和战友从大山深处的平洞试验到戈壁滩上的竖井试验,先后建立了10余种测量系统,为中国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数据。
1996年7月29日,中国成功进行了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胜利实现了既定目标。
连克难关
1987年,林俊德把冲击波测量技术成功应用到常规兵验。
武器试验中,他带领项目组发展了声电报靶技术、声电落点定位技术,解决了国际上大面积立靶自动检测的难题,研制的设备系统已装备于中国多个试验靶场和公安部门射击训练场。
20纪90年代,启动核试验地震、余震探测及其传播规律研究,全面收集分析全球地震数据,把地下核试验应力波测量技术向核试验地震核查技术拓展,为中国参与国际禁核试核查赢得了重要发言权。
2001年当选院士后,他主动担纲某重大国防科研实验装备的研制任务,在各种方案分歧很大的情况下,他带领攻关小组连续攻克方案设计、工程应用、实验评估等难关,最终取得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研制了适合各种实验要求的系列重要装备。
因病逝世
2012年5月4日,解放军总医院的检查结果证实林俊德罹患胆管癌晚期,但是他拒绝接受手术。
2012年5月26日,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被送入重症监护室。醒来后,得悉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只能以日来计数后,他坚决要求搬出无法工作的重症监护室,转回普通病房。
2012年5月29日,转回普通病房的林俊德出现完全肠梗阻,肚子充满胀气和腹水,心率每分钟达130次。医生建议做肠梗阻手术,林俊德再一次拒绝了。
2012年5月30日下午,感到坐在病床上无法工作的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搬进病房。
2012年5月31日上午,林俊德已极度虚弱,胀气和腹水使膈肌上抬,导致呼吸困难,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走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2小时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
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林俊德离开人世,享年74岁。
1969年以空中冲击波测量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74年强冲击波测量项目,得到了全军科技成果二等奖。
1978年4月,他被国防科委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标兵,荣获国防科委首届学习雷锋、“硬骨头六连”先进代表大会、科学大会奖。
1987年8月1日,被总参、总政、总后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称号,出席全军建军60周年英模代表大会。

1990年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9月18日,应邀出席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2月18日,中央军委追授林俊德同志“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颁发了追授林俊德的一级英模勋章和证书。
2013年当选2012年度全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模范。

2013年2月19日荣获“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荣誉称号。
2013年9月26日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2018年9月,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统一印制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林俊德、张超10位挂像英模画像,并下发至全军连级以上单位。
2019年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
“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塑像安放到位于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的林俊德同志纪念馆中。
这尊塑像高85厘米,重220公斤,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由河北省民间雕刻艺术大师张少英带领创作团队用20多个昼夜完成。
2012年感动中国给予他的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评价:以智殉国铸就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至死攻坚绽放成死亡之海的马兰。

林院士将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科学事业中去,他是用一个战士冲锋的姿态跨越了生死之界。他的跨越是那样的壮美、壮烈。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下,这种纯粹的精神值得学习。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的离世为郑国埋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权力动荡伏笔。作为郑庄公的庶子,郑厉公(姬突)的命运因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而彻底改变,其流亡与复辟的历程,不...
郑国 2025-11-07 韩信临刑前:弃楚投汉,悔与不悔的千年之问公元前196年,长安未央宫钟室,一代兵仙韩信被吕后以"谋反"罪名处死。临刑前那句"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
韩信 2025-11-05 傅友德:大明开国的无双猛将与悲剧宿命傅友德(1327年—1394年),这位生于元末乱世、崛起于朱明王朝的宿州猛将,以七战七捷的北征传奇、平定巴蜀的果敢决绝、经略云贵的文治武功,成为明朝开国功臣中不...
朱明 傅友德 2025-11-03 萧何的两面:从“月下追贤”到“助吕诛将”的权力困局公元前206年,汉中军营外,萧何策马狂奔,衣襟沾满尘土。他追回的不仅是韩信,更是一个帝国的未来。但二十年后,这位“汉初三杰”之首却亲手设计,将韩信诱入长乐宫钟室...
韩信 萧何 2025-10-23 权谋漩涡中的生死棋局:萧何与韩信的命运共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张力的典故之一,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的生死系于丞相萧何一人。然而,若将韩信之死简单归咎于萧何的“背叛”,则忽略了这场悲...
韩信 萧何 2025-10-23 兵仙余韵与权力漩涡:陈豨与韩信的师徒羁绊及其悲剧终章在楚汉相争的烽火中,韩信以“背水一战”“潍水淹龙且”等经典战役铸就“兵仙”之名,而其军事思想的传承者陈豨,却以一场牵动汉初格局的叛乱,在历史长卷中刻下复杂印记。...
韩信 龙且 2025-10-23 权臣掣肘与外交困局:郑厉公的放逐与复仇之路春秋中期,郑国作为中原首个挑战周天子的诸侯国,在郑庄公时代曾以“小霸”之姿威震四方。然而,郑庄公去世后,其子郑厉公(名突)的命运却因权臣祭仲的专权与宋国的外交胁...
郑国 2025-10-23 彭越:游击战鼻祖的崛起与陨落——从巨野泽盗寇到梁王之死在中国军事史上,彭越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名字。这位出身渔民的草莽英雄,凭借独创的游击战术改写了楚汉战争的格局,成为与韩信、英布齐名的“汉初三大名将”。然而,他的结...
韩信 英布 2025-10-11 韩信之死:吕后主谋背后的权力博弈真相在中国军事史上,韩信之死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谜题。史书将矛头指向吕后,称其与萧何合谋诱杀韩信于长乐宫钟室,但若深入剖析历史细节,会发现这场谋杀远非吕后个人意志所...
韩信 萧何 2025-10-10 井陉之战:韩信的背水奇谋与楚汉格局的转折公元前204年10月,河北井陉县东北的黄土坡谷地,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在此上演。汉军统帅韩信以3万疲弱之师,背靠绵蔓水列阵,面对赵军20万精锐的猛攻,最终通过...
韩信 2025-09-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