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他解决了哪些问题?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机会从来不分先来后到,它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诚然,对于人一生的功绩,也是如此道理,可能有人需要用一辈子去实践,才会获取一定的价值,但有的人,或许一年时间不到,就会名流千古。
这并非后者有多幸运,而是在他们蛰伏的日子里,用尽了一切精力,只为一朝盛放的到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并非所有经历者就能活于万家灯火中。
明朝皇帝朱高炽就是这样的人,用了四十多年来磨练,最终即位才不到一年,就不幸病逝,可也正是在这一年光景不到的时段里,他却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几大问题,永远活在了百姓的心田里。
山雨欲来而“我”欲前行
明仁宗朱高炽生于公元1378年,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其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明太祖朱元璋。朱高炽虽贵为明成祖的长子,但一直以来却并不被父亲看好。
因为朱高炽身体较为肥胖,与其他皇子相比,其身手的灵敏度可想而知。虽然身材极大阻碍了朱高炽在骑射方面的造诣,但好在朱高炽在率兵打仗上是个不可多得的可塑之才。洪武二十八年,十七岁的朱高炽被立为燕王世子。
朱棣起兵靖难之时,命世子朱高炽守卫北平府,而擅长带兵打仗的他最终以万人之力破解了李景龙五十余万士兵的围城之计,保住了城池。即使他立下如此大功,作为父亲的朱棣还是对他不喜。反而,朱棣对于二儿子朱高煦和三儿子朱高燧更为喜欢。
每次出征总会带上此二人,而这两人也很是争气,屡次建功。这一来,更让皇帝朱棣喜不胜喜,想要一改往日的嫡长子继承制,将此二人作为皇位的备选人。但在古代自古以来就讲究一个礼数,违背先祖遗德遗行,实属大不敬。最后,迫于世俗的礼教和众臣的规劝,明成祖才不得不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
既已尘埃落定,但朱高炽的那两个弟弟又怎会甘心,本来眼看着这块肥肉差一点就要到嘴里了,可却出来了这么一群“搅浑水”的人,两人实属不甘。哪怕朱高炽早已贵为东宫之主,但因皇帝的偏爱,弟弟们依旧明里暗里地陷害着自己的哥哥,当然,皇帝朱棣也略有耳闻,但本就不喜大儿的他也并未对此多说什么,这也使得两个皇子的挑衅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后来,弟弟朱高煦以唐太祖李世民自比,让人传到了朱棣的耳里,朱棣便开始疏远他。要知道,这李世民一生虽功德无量,但其也曾是靠着逼父杀兄才得以坐上皇位,因此朱棣还是有所顾忌,遂远离其人。
可即便事情都发展到了这步田地,明成祖还是不喜朱高炽这个当朝太子,对他没有好言好语就罢,还将他身边的亲信送进监狱,严刑拷打……父亲如此地不待见,作为儿子的朱高炽自然就是不好过,整日忧心度日,生怕哪一处做得不好又惹得父亲雷霆大作。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朱高炽却度过了20多个年头。这20多年的时间里,他从少年逐渐变为中老年人,但随着时间的积累,他在朝政的治理上也有了重大突破。风雨又怎能抵挡得了一个人前进的步伐和毅力呢?
狂风骤雨初歇
风雨总有暂停的时候,黑夜也总会被黎明代替,苦熬了二十多年,朱高炽终于等到了登基之时。但高位并不能随意坐,欲戴皇冠,必先承其重,伴随着登基之喜到来的还有各种国家复杂事务。
明成祖是征战返京的途中突发疾病去世的,密函送于东宫,眼下的燃眉之急就是安顿好先皇后事,安抚好军中情绪,做好国内安抚相关事宜。为了尽快稳定时局,朱高炽连夜召来吏部尚书蹇义、大学士杨荣等人共同商讨国家布防之事,召礼部尚书吕震“议丧葬之礼”……为了稳定朝政和国家,朱高炽日夜与人商讨计策,终日难得时间合眼。
待一切事务安排妥当后,朱高炽才得以正式举行登基大典。大典之日,他特地大赦天下征徭赋税,定次年为洪熙元年。
解天下之大难题
早在朱高炽尚处于太子之位时,他便四处监国,其中主要政绩就是抗灾赈灾,1409年,他初次监国,就遇上了明中都凤阳地区爆发大水灾,为了赈灾,他曾先后任命大理寺少卿虞谦为右副都御史,往来巡查灾难事务。
而即位后,他更是心系百姓,为他们减轻徭役赋税,安置流民,如此一来,基层百姓的生活就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他还力求节俭,省下了很多不必要的国库支出。
其次,是他对内阁进行了整改。改组内阁,授予文官显贵们一定的品位,但对于行政上的部署,找的却是资历颇深的翰林书院院士等一干人,同时,内阁官员皆身兼数职,这样一来,就扩大了内阁的实权,同时也牵制住了个别位高权重却品行不端的人。此制度在我国的历史上一直沿用了两百多年。
再次,就是朱高炽全部赦免了靖难时期受冤的世家。朱棣为了能坐上高位,将皇位从自己侄子手中抢来,在朝期间,对于一心效忠于建文帝的臣子们自然是大力打压,甚至是诛灭九族,所以一直以来,这个问题也成了他的心腹大患,所幸在即位两个月后就直接为他们平反冤情,赦免了他们及其家人。这样的决定,朝中上下自然是一片欢喜,朝臣们也更加团结一致为祖国效力。
最后,就是消汰了冗官,选贤举能,消除冗官。并将一系列残忍的宫刑废除,在朱高炽看来,清明的政治,并不需要这些繁琐而残忍的细枝末节来作为要挟。而且,他还完善了监察制度,设立御史,代他巡视天下。如此用心的安排,也让明朝呈现出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小结
虽然朱高炽与皇位确实并无过多缘分,在位才八个多月就生病而去,但这八个月以来,他做的并不是享受着这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所带来的便利,而是用心去感受民间疾苦,用自己的权力为天下人谋取幸福。
这样清明而务实的领导人,无论是在科技无门的古代,还是在车水马龙的现代,都是我们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政治人才。所幸,我们的祖国这七十多年以来就一直有这样的人在引领着大家。
明仁宗朱高炽,作为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其在位时间虽短,却留下了不少历史谜团,尤其是他的死因,更是扑朔迷离。坊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称朱高炽是被其子朱瞻基所杀。那么...
朱瞻基怎么死的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2025-02-17 朱高炽:短暂在位,历史评价为何崇高?明仁宗朱高炽,作为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尽管在位时间不足一年,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一、生平背景与继位之路朱高炽,明成祖朱棣的长子,生于...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13 明朝皇帝朱瞻基:形象与缺陷探析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号长春真人,于1398年或1399年3月16日出生,1435年1月31日逝世,明仁宗朱高炽之子,母诚孝昭皇后张氏。他的一生充满了传...
朱瞻基怎么死的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2025-02-05 十三陵谜案探秘:大明皇帝失踪之谜在中国明代的历史长河中,十三陵作为明朝诸位皇帝的陵寝之地,一直承载着无数的谜团与传说。其中,三位大明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明仁宗朱高炽之子朱瞻基以及崇祯皇帝——...
朱瞻基怎么死的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2024-11-23 解密明仁宗朱高炽:仁德之君的传奇一生在中国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仁宗朱高炽以其独特的仁德形象,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典范。作为明朝的第四位皇帝,朱高炽不仅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更以其宽厚的品...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2024-11-20 朱棣与朱高炽的复杂关系朱棣,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即永乐帝,他在位期间,明朝达到了疆域最广、国力最强的时期之一。然而,在他的儿子中,朱棣对朱高炽的感情似乎并不如其他儿子那般亲密,这背后的...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4-08-06 朱高炽移出太庙时太庙有谁?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由于他在位时间较短,且在位期间的一些政策...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2024-05-28 明朝朱高炽继位之路解析,过程是什么样的?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中,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是如何继位的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背景介绍 在明朝...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4-05-27 朱瞻基继承仁宣之治:明朝帝王中的卓越统治者朱瞻基,即明宣宗,是明朝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在位期间,继承了祖父明成祖朱棣和父亲明仁宗朱高炽的治国理念,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使得明朝国家进入...
朱瞻基怎么死的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2024-05-22 朱高炽:庙号仁宗的明朝皇帝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他的年号为洪熙,故又被称为洪熙帝。然而,他的统治时间并不长,仅一年。尽管如此,朱高炽在位期间的一些政策和行为,使他得到了“仁宗”的庙...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2024-04-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