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张居正是如何坐上内阁首辅这个职位的?为什么说明末出了张居正是万幸?
嘉靖四年五月初五日,湖广荆州府江陵县的张家喜气洋洋地迎来了一名男婴的降生,恰好不久前张家老太爷梦到了白龟(祥瑞之兆)浮出水面,于是,这名被家族寄托了光宗耀祖希望的男婴就得名“张白圭”。
小白圭确实不负众望,孩提之期即展现出了机敏伶俐,岁及总角就成了名闻整个荆州府的神童,后来的《明史》对这一时期的小白圭做出“少颖敏绝伦”的评价。
嘉靖十五年,顺利通过童试、成为秀才的小白圭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贵人——荆州知府李士翱。
李士翱十分喜爱小白圭的“颖敏绝伦”,觉得小白圭日后必定会有一个远大前程,只是张白圭这个名字有些难登大雅之堂,所以,他就给张白圭改名为张居正。
数十年后,张居正这三个字名满天下。
嘉靖十六年,十三岁的张居正赴武昌参加湖广乡试,遇到了人生中第二个贵人——湖广巡抚顾璘。
然而,正是顾璘这个贵人给了张居正人生中第一次打击。
乡试后,负责阅卷的陈束准备提名张居正为解元,结果在顾璘的阻挠下,张居正落榜了。
返乡前,顾璘特意找到张居正,向他道出了落榜的真正原因,并有一句临别赠言——他山有砺石,良壁愈晶莹。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给了张居正人生中第一次打击的顾璘就是张居正人生中最“贵”的贵人,因为他让张居正明白了一个足以受益一生的道理——人生并不会因为你的“颖敏绝伦”而一帆风顺,只有不断经历磨难、战胜磨难,才能璞玉变美玉,“颖敏绝伦”既是财富、也是包袱,只有做人谦虚、内敛、谨慎、诚实、不妄自尊大,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有一个远大前程。
这个道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之后的岁月里,“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着实令张居正获益匪浅。
嘉靖十九年,十六岁的张居正顺利通过湖广乡试,成了一名举人。
这一次,顾璘不仅没有再次阻挠,反而还解下了自己的犀带赠予张居正,并对张居正做出了一个极为准确的评价,“此子将相才也”。
从顾璘与张居正的故事中,我们能得到一个启发:工作中,暂时遇到打压,不要自暴自弃,没准这就是晋升的跳板。
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高中二甲第九名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
庶吉士是从进士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一般由内阁重臣亲自教导,明代中后期,非庶吉士不能入阁,所以,庶吉士也有着“储相”之称。
按照明代惯例,庶吉士应进入翰林院学习,可是,由于夏言、严嵩之间的内阁首辅之争已经进入了最后决战,导致当时朝中的风气是人人钻营、以期搏一个大好前程,唯独张居正能认真做好自己的事,不断向负责教导庶吉士的徐阶请教“国朝典故”(指明代的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并学习、研究。
得益于此,张居正结识了自己人生中第三个贵人——徐阶。
在徐阶的保护下,张居正得以在后来的严嵩、徐阶之争中独善其身;在徐阶的言传身教下,张居正学会了“做狠事,不说狠话”;在徐阶的帮助下,张居正进入了裕王府,成了当时的裕王、日后的明穆宗的侍讲官,为随后的入阁铺平了道路。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明世宗朱厚熜驾崩,裕王朱载垕继位,是为明穆宗。
明穆宗继位后,张居正因为裕王府旧臣的身份,升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廷“机务”。同年四月,张居正升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成为了仅次于内阁首辅高拱的内阁次辅。
高拱早在裕王府时,就是朱载垕的绝对心腹,一直跟朱载垕共患难、同进退,裕王继位后,高拱的内阁首辅之位更是无人能撼动。
张居正见此,就继续坚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因而同高拱相得益彰,既受到了明穆宗和高拱的赏识,又积累了人脉和声望。
隆庆六年,明穆宗朱载垕驾崩,高拱、张居正受遗诏辅政,年仅十岁的朱翊钧继位,是为明神宗。
此时,发生了一件大事,明穆宗朱载垕的遗诏只是命高拱、张居正辅政,但东厂提督、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却在遗诏中加上了自己的名字。
冯保的行为激怒了本就对权力控制欲极强、对宦官掌权极度不满的高拱,于是,高拱决心联合张居正发动百官驱逐冯保,并且“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
高拱的本意也许是想斩断宦官乱政的根基,也许是想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力,只是无论如何,“诎司礼权,还之内阁”在张居正看来都是自取灭亡。
曾经对“国朝典故”进行过深入学习、研究的张居正十分清楚,“司礼权”是万万动不得的。
明太祖朱元璋罢黜丞相、废除中书省后,明代皇帝就等于总统加总理,在明初百废待兴的情况下,皇帝多加加班,还是能够应付的,可是随着社会的恢复和发展,皇帝有限的个人精力早晚会无法承受越来越多的军政事务,一旦如此,分权就成了必然。
基于对武将勋贵势力的又用又防,分权的对象只能是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于是,就有了内阁和司礼监。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明宣宗,他令司礼监代管批红和掌印之权的做法相当高明且极富政治智慧,因为这种做法既给了宦官集团在大明最高权力舞台上参与博弈的足够资本,又让宦官集团变成了皇帝手中的提线木偶,无论是让宦官集团制衡文官集团、还是让宦官集团撕咬危及皇权的势力,皇帝都可以随心所欲。
所以,高拱“请诎司礼权”的实质就是在动皇权。
高拱想动皇权,张居正当然不会跟着他火中取栗,只是,张居正不能明确反对。
当时,高拱正是如日中天,党羽、门生遍布朝内、朝外,如果张居正明确反对高拱“诎司礼权”,那么高拱一定会先发动党羽、门生驱逐张居正。
关键时刻,从徐阶那里学到的“做狠事,不说狠话”帮了张居正一把,张居正明面上对高拱表示支持,暗地里却向冯保泄露了高拱欲驱逐冯保之事,结果,高拱被迫辞职还乡,张居正登上了内阁首辅之位。
大明的张居正时代开始了。
万历元年十一月,以考成法的施行为标志,张居正心中酝酿良久的改革缓缓铺开,张居正终于名满天下,距李士翱为他改名的嘉靖十五年三十七年。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张居正改革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能给一个王朝逆天续命的改革。
依据晚明时期实际情况开具的考成法、清丈田亩、一条鞭法三方,三年能提神,十年能健体,十五年能治愈导致王朝土崩瓦解的“血气壅阏、臃、肿、痿、痹”之五病。
为了大明内部何方势力都能配合、支持这三方的使用,张居正先是用满足文官集团扩张权力诉求的考成法赢得了广泛支持,然后用清丈田亩打了晚明既得利益集团一棍,最后用一条鞭法给了晚明既得利益集团一颗甜枣。
但是,张居正远远低估了晚明既得利益集团的贪欲和底线,他们宁愿抱着金银财宝等待国破家亡,也不愿伸手去拿张居正给的那颗甜枣。
万历十年,为了改革鞠躬尽瘁、被既得利益集团策划的刘台案和夺情案折磨的心力交瘁的张居正病逝了,大明步履蹒跚的接近深渊。
结语:王朝末期出了一个张居正已是不幸中的万幸,还想依靠张居正逆天改命就有点想多了。
明朝万历年间,曾出现一段被后世称为“万历中兴”的短暂繁荣时期。在首辅张居正的改革推动下,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军事强盛,一度呈现出“中外乂安,海内殷阜”的盛世...
张居正 2025-09-04 万历晚年:在悔恨与追忆中怀念张居正万历十年(1582年),当张居正病逝于任上的消息传来,年轻的万历皇帝或许未曾料到,这位曾以铁腕手段辅佐自己十年的首辅,会在他余生的岁月里成为一道挥之不去的影子。...
张居正 2025-08-27 聂豹与张居正:江右心学脉络中的师承与政治分野在明代思想史与政治史的交织中,聂豹与张居正的名字因一条隐秘的学术脉络相连,又因截然不同的政治选择而分道扬镳。作为江右王门学派的核心人物,聂豹通过“归寂”说重构阳...
张居正 聂豹 2025-08-14 张四维是张居正的学生吗?历史迷雾中的师生疑云在明代万历朝的政治舞台上,张四维与张居正的名字常被并置提及。作为万历首辅张居正的继任者,张四维在张居正去世后迅速主导了“夺情案”的平反,并着手清算张居正改革措施...
张居正 张四维 2025-07-02 张居正的子孙命运:显赫与沉沦的家族兴衰史张居正,这位明朝万历年间力挽狂澜的首辅,以“一条鞭法”等改革重塑帝国命运。然而,这位权倾朝野的改革家的子孙命运,却如明末政局般跌宕起伏。从簪缨世族到籍没流放,张...
张居正 2025-07-01 谭纶与张居正:从同僚到盟友的改革双璧谭纶与张居正,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两位重量级人物,其关系跨越军事与政治领域,既是嘉靖年间抗击倭寇的战友,又是万历新政中改革派的同盟。谭纶以军事才能著称,张居正以政...
张居正 2025-06-26 古代改革难度为何那么大:四大枷锁下的历史困境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改革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然而,当我们回望历史,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从商鞅变法到王安石变法,从张居正改革到戊戌变法,古代社会的...
张居正 商鞅 2025-06-18 万历对张居正鞭尸:权力博弈下的悲剧宿命在明朝历史的舞台上,万历皇帝与张居正的关系堪称一场波澜壮阔又充满悲剧色彩的大戏。万历对张居正的鞭尸之举,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背后隐藏着权力...
张居正 2025-04-08 张居正与张廷玉:跨越时空的治世能臣轨迹张居正(1525—1582)与张廷玉(1672—1755),两位相隔近二百年的政治家,分别以“万历新政”与“康乾盛世”的幕后推手身份载入史册。尽管史书未载二人存...
张居正 张廷玉 2025-04-07 张居正被抄家冤不冤?一幅对联揭示真相在中国历史上,张居正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作为明朝的内阁首辅,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明朝国力得到显著提升,被誉为“救时宰相”。然而,他死后却惨遭抄家,家族...
张居正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