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麾下有两位悲情谋士,一位是落凤坡喋血的庞统,另一位是英年早逝的法正。法正,字孝直,扶风人士,他才高八斗,以奇谋著称。法正最开始追随的主子是刘璋,然而,刘璋并没有重用他。后来,怀才不遇的法正“偶遇”刘备后,认为刘备是位明君雄主,就转投了他。
当然,三国志中记载是这样的:“松于荆州见曹公还,劝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璋曰:‘谁可使者?’松乃举正,正辞让,不得已而往。正既还,为松称说先主有雄略,密谋协规,愿共戴奉,而未有缘。后因璋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松遂说璋宜迎先主,使之讨鲁,复令正衔命。”
大致意思就是说,张松不甘久居于平庸的刘璋麾下,于是想投奔曹操。结果因为张松长的相貌丑陋,受到了曹操的冷遇,再后来张松打道回府“巧遇”刘备,受到了非一凡的礼遇。感恩之下,张松决定归附刘备,并献上了西蜀的山川地理形势和府库钱粮、兵力部署、器械资杖等情况。再后来,张松举荐法为使者正去荆州南部见刘备,刘备同样——“恩意接纳”。
此后,张、法暗中密谋迎接刘备入主益州。
再后来,曹操攻汉中,张鲁投降。刘璋大为恐惧,生怕曹操乘势进攻益州,于是请皇室宗亲刘备入蜀帮助抵御。法正于是做为特使来到了荆州,向刘备陈述“益州可取之策”。结果刘备心动了,于是命诸葛亮、关羽留守荆州,自己亲自领兵数万,以庞统为军师,法正为向导向益州进发。
刘备后来占领益州之地后,对功臣法正大为器重和封赏。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封法正为护军将军兼尚书令。法正的功劳,除了帮刘备夺得益州外,还体现以下三件事上。
第一件事:冒死纳谏。
有一次,刘备与曹军作战,结果刘备的军队形势非常不好,处于绝对的劣势,有被包围,全军覆灭的危险。按理说这时应该马上撤退才对,结果刘备一怒之下,竟然死也不肯撤军。在场所有人都不敢进谏。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法正挺身而出,他走到刘备前面,用身体为他做挡箭牌。刘备见状大惊,说了4个字:孝直避箭。但法正却死也不退,回了10个字:主公不怕死,我还怕什么?刘备这才明白自己不能意声用事,于是马上下令撤军。
第二件事:大胆革亲。
刘备占据益州之地后,采纳了法正的意见,开始政治革新。同时,法正还和诸葛亮、伊籍、刘巴、李严等人一同制定益州律法规范,编纂了《蜀科》,并做到了执法必严、尽量公正,一举改变了刘璋时期蜀郡法纪松弛,政令紊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颓废局面。
第三件事:谋定汉中。
刘备曾想和张鲁联手抵御曹操,但张鲁却拒绝了,理由是:“宁为魏公奴,不为刘备上客也!”此后,刘备还是和曹操发动了汉中之战。在这场战争之前,法正对刘备提出了著名的“汉中策”,从战略、政治等层面详细分析了为什么实力较弱的刘备军队能击败强大的曹军。他指出曹操因早前的称公称王,引发朝局不稳,因而必须亲自镇守后方局势,无法进行长期作战。又指出曹军之中,除了曹操之外的诸将,均不是刘备的对手,等将其剪除排挤出汉中之后,即便曹操亲征也必败无疑。
事实证明,法正果然料事如视,特别是在消灭夏侯渊的关键之战中,法正发挥出了他奇谋的智慧。当曹操得知汉中失守,在亲政途中获悉法正在定军山歼灭夏侯渊部的战术规划后,发出8字感叹:恨末能得到法正也。最终,曹操无奈选择撤离汉中。至此,汉中之战以刘备完胜而告终。然而,天忌英才,公元220年,也就是汉中之战的第二年,年仅45岁的法正病逝。
当法正去世之后,刘备做惊人之举,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法正是刘备仅有的追谥之人,翼侯,意指展翅翱翔,可见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而当关羽大意失荆州,被东吴擒杀后,刘备不顾众臣劝阻,执意起兵伐吴,当时劝阻无效的诸葛亮曾发出13个字的叹息:“法孝直若在,必能劝阻皇上东征!”他一语道破刘备最终在夷陵惨败的真谛所在。意思就是说,如果法正,肯定能劝止住刘备的一意孤行之举动。由此可见,刘备对法正的信任更胜诸葛亮。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王连:从南阳县令到蜀汉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末三国乱世中,王连(字文仪)以南阳郡为起点,历经刘璋、刘备两代政权,最终成为蜀汉政权中掌管经济命脉的核心人物。他的仕途轨迹与历史选择,既折射出乱世中士人的生...
刘备 2025-09-29 白帝城托孤:刘备的权谋算计与诸葛亮的生死困局公元223年,白帝城永安宫的病榻前,刘备握着诸葛亮的手说出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世将其视为君臣相知的典范。然而,当掀开史书温情脉脉的面...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9 吕布辕门射戟:一场智勇交织的权力博弈公元196年的深秋,徐州小沛城外,一场看似荒诞的赌局改写了三国初期的军事格局。吕布以一箭射中辕门戟支,迫使袁术大将纪灵退兵,解除了刘备的灭顶之灾。这场被《三国志...
吕布 刘备 2025-09-28 刘琰:从蜀汉元老到“桃色事件”牺牲品的陨落之路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刘琰曾是一位地位显赫却最终因荒唐行为断送前程的元老重臣。他的人生轨迹从刘备的亲密随从到诸葛亮北伐时期的冗员,最终因一场涉及皇权的“桃色事...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