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语(lietuviųkalba),是立陶宛人的语言,立陶宛的官方语言,有4百万立陶宛人使用。立陶宛语是现存的两种波罗的语族之一(另一种是拉脱维亚语)。
波罗的语族隶属于印欧语系。属印欧语系、波罗的语族东支,是该语族仅存的两种语言之一(另一种为拉脱维亚语)。在国外的50多万立陶宛人中,绝大多数仍用立陶宛语,主要居住在美国,其次在巴西、阿根廷、中欧和西欧等国。
立陶宛语的历史比拉脱维亚语古老。方言歧异很大,主要分为两支:低地立陶宛语,包括3种次方言;高地立陶宛语,包括4种次方言。
现代标准立陶宛语(lietuviškai)以高地立陶宛语的一种次方言为基础,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的文献见于1547年翻译的马丁·路德(1483~1546)的教理问答手册。
立陶宛语是近代印欧诸语言中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保留了古老的音高重音、屈折变化及某些形式区别、特别是体词的形式区别。它保存的原始印欧语的格变系统,比古老的拉丁语和希腊语文献还要完整。这使它在印欧比较语言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立陶宛境内各部落语言、信仰和习俗的统一是立国家统一的基础。7世纪中期,从波罗的海语言中分出东南波罗的语支,专家认为它是立陶宛语的雏形。8世纪起,大批外来移民迁徙到波罗的海地区,建立了众多聚居点,客观上促使当地原住居民联合起来,加速了民族的同化。
到13世纪,在立境内已有三个讲立陶宛语的部落,即:东部的奥克什泰特人、西部的热麦特人以及古立陶宛人。他们的语言已经有了区别于普鲁士语、雅特维雅吉语、库尔什语和泽姆加尔语的特征。起初只有东部和西部两种方言,后来形成了四种主要方言:东部方言、热麦特方言、南奥克什泰特方言和西奥克什泰特方言。
1387年立陶宛接受基督教,此前立陶宛语仅作为口语使用,文书中常用古斯拉夫语、拉丁语、德语及阿拉伯语。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联盟时期,立陶宛语不断发展。1794年,立并入俄罗斯版图后,立语被禁止使用。
19世纪后期,在欧洲政治大气候影响下,立民族运动兴起。为挣脱沙俄的文化禁锢,立几代文学家用立陶宛语创作了立国家和民族历史题材的作品,出版立文报刊,促进了立民族意识的觉醒。
1904年5月7日沙俄宣布解除对立陶宛文出版物的禁令。立陶宛语报刊等出版物大量涌现,立文化和科学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18年立陶宛宣布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立陶宛语成为立官方语言。
1940年立加入苏联,俄语成为其官方语言,但在立陶宛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内立陶宛语仍使用。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独立,立陶宛语重新成为其官方语言。
立陶宛语的声调对立只有在重读音节中才能形成,并在非重读音节中发生中和作用,同一个词的不同形态偶尔可在不同音节中重读;构词的主要手段是借助后缀、前缀和复合构词法;语法上分阳性和阴性,单数和复数,某些方言还有双数;有7个格: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工具格、方位格和呼格;动词有3个人称、4种时态:现在时、过去时、反复过去时、将来时。18世纪前曾采用哥特体拉丁字母,以后改用普通拉丁字母的文字,共32个字母。
在女真族的历史舞台上,布喜娅玛拉(东哥)宛如一颗神秘而璀璨的星辰,她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引发了后人对她是否真实存在的诸多猜测。史料记载中的布喜娅玛拉从现有的史...
2025-05-07 布库里雍顺的祖先溯源之谜在探寻满族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布库里雍顺作为传说中满族爱新觉罗氏的始祖,其祖先究竟是谁这一问题,犹如一团迷雾,吸引着众多学者和历史爱好者的目光,引发了诸多猜测与探...
2025-05-07 桑海帝国的灭亡:西非大河文明的悲歌在16世纪的西非,桑海帝国曾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尼日尔河畔。它是萨赫勒地区最后一个黑人土著大帝国,在15世纪至16世纪达到鼎盛,其疆域辽阔,文化繁荣,政治法...
2025-05-07 愚人节:充满欢乐与恶作剧的特别节日在丰富多彩的节日世界里,愚人节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趣味吸引了众多人的参与。每到这一天,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欢乐与惊喜的奇妙空间,尽情享受着恶作剧和被“愚弄”的乐趣...
2025-05-07 日本大化改新之前的社会图景在日本历史的长河中,大化改新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重大转变。而在大化改新之前,日本社会呈现出独特的面貌,诸多因素交织,共同构成了...
2025-05-07 探寻大凌河城:历史坐标与今日方位在明朝与后金(清朝)激烈交锋的历史长河中,大凌河城是一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军事要塞。它见证了无数次残酷的战争,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历史走向。如今,当我们回顾那段波澜...
2025-05-07 解析伯利克里改革的性质: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深化与局限在古希腊雅典的历史长河中,伯利克里改革无疑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它不仅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更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深入剖析伯利克里改革的性质,...
2025-05-07 穆罕默德二世与君士坦丁十一世:帝国兴衰的碰撞在15世纪的世界历史舞台上,穆罕默德二世与君士坦丁十一世这两位人物,因君士坦丁堡的攻防战而紧密相连。他们的命运交织,共同书写了一段帝国兴衰的壮烈史诗。人物背景:...
2025-05-07 探寻古代土地改良之道,提升粮食产量之策在古代,粮食产量是关乎国家稳定与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受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与技术条件,提升土地粮食产量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命题。以下将从土壤改良、水利建设、农具革...
2025-05-07 唐朝科举禁考群体:被时代桎梏的三大人群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科举考试成为寒门学子改变命运、步入仕途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时的制度框架下,并非所有人都能参与这场公平竞争。依据历史记...
2025-05-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