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郭嘉不死诸葛不出,三国时候的郭嘉很厉害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时候的郭嘉,可以说是算无遗策,为曹操统一北方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曹操众多的臣子里,曹操文爱郭嘉,武爱典韦,这二人在曹营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郭嘉的才策谋略还是很“恐怖”的。毕竟他在前三国时期,还是鲜有对手的。
第一,乱世下,郭嘉慧眼识主,知道袁绍难堪大用,转投曹操。
郭嘉在自己的21岁的时候,经过好友的介绍,去往袁绍处做幕僚,但通过多日的与袁绍的共事,发现袁绍是一个目光短浅,刚愎自用之人,并不是一个明主,在临走的时候对袁绍其他的幕僚辛评、郭图说:“袁绍表面效仿周公礼贤下士,但是实际上谋士不用,做人固执己见,想和他挽救国家于危难,建功立业,成就一番功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说完这些话后,郭嘉就离开了袁绍处。
《三国志》: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
郭嘉离开了袁绍处,后经过荀彧介绍,到了曹操处,又通过与曹操私下的交谈,发现曹操才是自己的明主,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至此,一段良臣配民主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郭嘉的慧眼识主,以及曹操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之心,促成了二人的良缘,至此,郭嘉开了自己的幕僚生涯。
第二,郭嘉屡献奇谋,曹操终问鼎中原地区。
乱世下,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郭嘉向曹操屡献奇谋,曹操依靠郭嘉的谋略,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成为一方霸主。
现在就看看在郭嘉对于曹操的贡献,如下:
——第一,提出“十胜十败”之说,激励曹操斗志:曹操讨伐张绣新败,儿子和大将典韦都死于宛城之行,使的曹操内心极其痛苦,这时候袁绍写信羞辱曹操,并扬言要率大军来进攻曹操,使的曹操害怕和沮丧起来了,郭嘉这个时候的状态,立马向曹操陈述“十胜十败”,郭嘉的陈述很有说服力,使的颓丧的曹操激起了斗气,而且也为曹操制定了长远的战略规划。——第二,力劝曹操东征服刘备,解决前后受敌的危机:曹操现在不敢轻易与袁绍正面决战,因为害怕刘备趁机来奔袭许都,造成自己腹背受敌的局面,此时,幕僚没有一个敢拿策略出来,关键时刻,郭嘉又站了出来,分析到:“袁绍这个人刚愎自用,谋士不用,不会作出正确的决策的。而刘备,立足为稳,他又是一个有勇无谋之人,现在迅速对他用兵,必能大胜。”曹操听完,就按照郭嘉的部署,迅速对刘备用兵,果不其然,结果刘备被曹操大败,使的这种腹背受敌的局面被打破。
——第三,郭嘉准确预测孙策之死,使的曹营进一步稳定军心:曹操在与袁绍对峙于官渡地区的时候,江南地区传来了孙策将要来突袭许都的消息,使的曹操军心大乱,前有强敌袁绍,后有孙策举兵偷袭,此时的曹操疲惫不堪,忙于找对策。这个时候,郭嘉又适时地站了出来,说到:“孙策的确很勇猛,但他是一个轻率,不知道自我保护的一个人,并且他刚刚夺取了江东之地,江东之地的豪杰没有几个臣服于他的,他必定会死于豪杰刺客之手,果不其然,孙策最终死于仇敌许贡的门客的手上,至此,许都之危自解。——第四,郭嘉建议曹操静观袁氏两兄弟“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袁绍死后,曹操趁机对袁氏用兵,袁谭、袁尚两兄弟一败再败,曹操想一鼓作气,拿下他们,此时,郭嘉站了出来劝诫曹操停止用兵,说到:“袁谭、袁尚两子为了袁绍的继承权,素来不和,并且身边都有权臣乱政,两子之间必有一战。”就这样,曹操听从郭嘉的劝诫,班师回朝,在路上就听到袁谭、袁尚两兄弟火并的消息,于是乎,曹操立即率军北上,击败袁军,至此,北方之地,皆归曹操统治。——第五,建议曹操以轻骑兵奔袭乌桓,曹操最终平定北方:袁尚、袁熙兵败逃入乌桓,想借乌桓国之力击败曹操,曹操此时也想远征乌桓,但怕荆州刘表和刘备来偷袭许都,这个时候,又是郭嘉,他看出来曹操发愁的这个事情,又想曹操献策,说:“此时的刘备和刘表正在为荆州之地相互明争暗斗,不会对许都用兵,现在主公,只需要选一个良将,用一支轻骑兵,奔袭乌桓军,乌桓军必败。”曹操按照郭嘉建议的用兵,果不其然,打了乌桓一个措手不及,乌桓首领蹋顿和袁尚、袁熙率军仓促应战,最终,乌桓单于蹋顿被斩杀,走投无路的袁尚、袁熙投奔了辽东的公孙康。——第六,郭嘉建议曹操招募重用袁绍旧部,补充人才库:郭嘉建议曹操多多招募重用袁绍原先的幕僚和武将,对他们网开一面,曹操采纳了郭嘉的意见,连原先辱骂过自己的陈琳,曹操也是既往不咎,重用他。就这样,越来越多的袁绍旧部知道曹操的宽宏大量,都来投入曹操的帐下。在郭嘉的辅佐下,曹操平定了中国北方,成为问鼎中原的霸主。多年以后,在赤壁之战上,曹操因为郭嘉早死,没有谋士为自己分担解忧。致使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所以说有郭嘉的曹军,和没郭嘉的曹军是两支不同的曹军。
第三,郭嘉深知伴君如伴虎,所以处处谦卑示人,从不让曹操为难
郭嘉作为曹操的幕僚之一,是一个懂得自保的谋士。不像杨修,许攸之辈恃才傲物,触犯曹操,也不像荀彧那样愚忠汉室,对于曹操的专权,霸权,指手画脚。
郭嘉只会处处谦卑示人,想主公之所想,尽自己所能,来帮助自己的主公曹操来实现霸业。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郭嘉是这句话的一个很好的践行者,他认清了了时代潮流的形势,知道东汉政权早晚会成为过去时。所以才会尽全力辅佐新王曹操,这也就是曹操从来不嫉恨郭嘉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207年,郭嘉因为常年劳累,再加上眼疾加重病逝了,至此,曹操失去了自己一个最得力的助手,不久,曹操兵败赤壁。战后曹操的在总结会上一直在念叨郭嘉,说郭嘉在也不会让自己大败。这也正面说明了郭嘉对于战局的影响力。
郭嘉作为一个在曹操身边能够全身而退的幕僚,即使自己因病早逝,但他是一个曹操在评价上一直正面评价的幕僚,而不像杨修、许攸等人,曹操一提到,就是满脸憎恶之相。
所以说,从这方面来说,郭嘉确实是个让人觉得恐怖的大才之人。
在中国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谋士如云,但能以“鬼才”之名流传千古的,唯有郭嘉一人。这一称号不仅是对他超凡智谋的赞誉,更是对其非常规思维与出其不意策略的生动诠释。郭嘉...
郭嘉 2025-09-08 郭嘉与杨修:同为谋士,命运殊途的东汉末年双生花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麾下谋士如云,郭嘉与杨修作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虽同为智囊,却因性格、立场与政治选择的不同,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他们的人生轨迹,...
曹操怎么死的 郭嘉 2025-08-11 贾诩为何恨郭嘉:三国谋士暗战的虚实之辨在三国谋士群像中,贾诩与郭嘉的交锋常被后世演绎为智者间的宿敌对决。然而,拨开《三国演义》的文学虚构,从正史《三国志》的记载出发,二人之间并无直接交集,更无“仇恨...
贾诩 郭嘉 2025-06-11 郭图与郭嘉:同族不同路的东汉末年谋士在东汉末年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郭图和郭嘉这两位来自颍川郭氏的谋士,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各自独特的印记。他们虽同出一族,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和政治选...
郭嘉 2025-05-08 郭嘉神话的背后:我们是否高估了这位三国谋士?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郭嘉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远的战略眼光,被后世誉为“鬼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郭嘉的形象逐渐被神话化,成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谋士典范。那么,郭...
郭嘉 2025-03-25 郭嘉成名之战揭秘:官渡之谋,真有那么神?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郭嘉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远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曹操麾下不可或缺的重要谋士。而谈及郭嘉的成名之战,人们往往会提到官渡之战。那么,官渡之战究竟是不是...
曹操怎么死的 郭嘉 2025-03-25 三国第一谋士之争:郭嘉与诸葛亮谁更胜一筹?在三国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谋士们以其超凡的智慧和谋略,为各自的主公出谋划策,书写了一段段传奇历史。而在众多谋士中,郭嘉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明星。他们各自...
诸葛亮 郭嘉 2025-03-13 郭嘉与曹操:智者与雄主的黄金搭档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郭嘉与曹操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一段佳话。作为曹操麾下的第一谋士,郭嘉以其卓越的才智和精准的判断力,为曹操的统一北方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一...
曹操怎么死的 郭嘉 2025-03-13 郭嘉未获提拔之谜及其在曹操心中的地位郭嘉,字奉孝,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谋士,以其卓越的谋略和智慧著称于世。然而,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郭嘉的官职却一直未能得到显著的提拔。这其中的原因何在?郭嘉在曹操...
曹操怎么死的 郭嘉 2025-03-13 三国中最令人惋惜的两大谋士:郭嘉之外,尚有此人!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英雄豪杰与智谋之士层出不穷,共同编织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提及最让人惋惜的谋士,郭嘉之名往往首当其冲,然而,除郭嘉之外,还有一位谋士同样令...
郭嘉 2025-03-0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