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夷简,字坦夫,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于宋仁宗时期任职宰相。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一)临危受命担重任
1022年宋真宗因病去世,年幼的宋仁宗继位,由刘太后执掌朝政。刘太后德不配位,不懂朝廷事务且又性格刚愎,作为丞相的吕夷简既要殚精竭虑处理好纷繁的政务,在关系到国家的大事上寸步不离,且又要顾及到刘太后的颜面。
刘太后却时常感到不高兴,恨不得立刻罢了吕简夷的官。遇到这种情况,吕夷简不急不躁,给她详细说明,再三表明自己的看法。迫使刘太后同意按正确的意见办。
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集结重兵,准备大举入侵南宋,消息传到京城,一些人认为国家军事力量薄弱,完全抵挡不住契丹的进攻,最好把京城迁到洛阳。
吕夷简认为。如果把京城迁到洛阳,契丹军队顺利的渡过黄河,那我们就根本抵挡不住乘胜进军的契丹军队了。他建议宋仁宗御驾亲征,这样才能威慑敌人,振奋全国军民抗敌的决心和信心。宋仁宗采纳了他的意见,最终契丹南侵的阴谋破产。
吕夷简勤政谋政的最大功劳,按一些史料上的说法,培养出了宋仁宗——宋朝中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二)国事为重处关系
若论在宋朝以后的名声,让大家所熟悉的是范仲淹而不是吕夷简。但是在那个时代,吕夷简的名声硬是要比范仲淹大得多。据有关史料载,北宋共有宰相71人,担任宰相的时间,赵普最长,吕夷简次之,吕夷简前后执政的时间长达13年。范仲淹的最高职务,是担任地位相当于副相的参政知事。
吕夷简和范仲淹两人的关系是对待私人关系的典范。总的来说因为一些政见上的不同,有针锋相对的时候;也有形成了共识,能够冰释前嫌的时候。简而言之。都是从国家大事出发,不存在任何个人恩怨。
吕夷简和范仲淹最开先对着干,是宋仁宗废除皇后郭氏一事。宋仁宗皇后郭氏是个大大的醋坛子,嫉妒成性。
她十分忌恨宋仁宗宠爱的妃子尚美人,某天越想越有气,就去找尚美人算账。宋仁宗本来对皇后郭氏就不太满意,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去阻挡。正好遇到郭氏甩开巴掌打尚美人,无巧不成书有书才有故事哦,那一巴掌恰好打在了宋仁宗脸上。虽然是无意中打的,但打却成为了事实。
在封建社会,皇帝是真龙天子哟,谁敢做这大逆不道的事?宋仁宗脸上实在挂不住了,打算废掉皇后郭氏。立废皇后是件大事,虽然最终由皇帝决定,按程序事前也须由朝臣们议一议。
在廷议中,品夷简认为,以郭氏的人品和性格,不足以胜任皇后母仪天下。范仲淹则认为皇后是终身制,不能说废就废。吕范两人持不同的意见,在廷议中针锋相对。凡事向灯的有,向火的也有,朝臣们一些同意这看法,一些支持那意见,形成了事实上的党争。吕夷简气愤不过,上奏弹劾范仲淹,宋仁宗将范仲淹贬职逐出朝廷。
宋朝实行的是重文轻武政策,军队战斗力不强,边境很不太平。有一次西夏军队大规模侵犯宋朝边境,朝廷前后选了好几位将军领兵前去抵抗,结果都失败而归。
(宋仁宗)
朝廷在苦无良策之际,吕夷简向宋仁宗推荐了范仲淹。范仲淹由此被宋仁宗重新重用,任图龙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的确有才能,不久就顺利完成了任务。
范仲淹回到京城,深 有感触地给吕夷简说:以前因为一些事没按你的意思办,我还认为得罪了你,你可能对我印象不好,不料国家需用人之际,你如此看重和举荐我。我不能因为过去的事情而耿耿于怀。
两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维护了边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后来范仲淹认为吕夷简习惯任用门人,事实上形成了朋党,对国家不利。和欧阳修等人一起上奏弹劾他,也是从国事从发,而不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
(三)处事问题深谋远虑
一次,吕夷简的夫人到皇宫,皇后告诉她御膳房很久没买到糟白鱼了,自己很想吃。这鱼是吕夷简家乡的特产,吕夫人一口答应帮着买,回到家后就装了十箱准备送去。吕夷简知道后就说送两箱就行了。
吕夫人笑着说用不着这么小气吧?吕夷说皇家都很难吃到的东西,我们一下子就送去这么多,让皇上如何想啊?吕夫人一下子恍然大悟。
吕夷简有次被宋仁宗贬官放外任期间,宋仁宗生病了。很多大臣听到消息都赶紧进宫去探望。吕夷简得到消息,慢慢回家休息好后才去探望。宋仁宗有些生气。吕夷简说,我慌忙火气赶来看你,会引起众人对皇上的病情有些不必要的议论。宋仁宗听了,感到吕夷简处理事情考虑得十分周到。
(刘太后)
先帝宋真宗的一个妃子李氏病死后,执掌朝政的刘太后打算简单为其办后事,后来听从吕夷简的劝告按皇后礼仪安葬。
刘太后死后宋仁宗知道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是李氏,就准备清算刘太后。
但宋仁宗打开李氏的棺木,却见遗体有水银保护,面目如生,肌体完好,认为刘太后处理得当,就不仅不再追究刘太后的罪过,反而对其族人更加优厚。
吕夷简在处理事上面深谋远虑,显示出常人难以企及的远见和智慧。
宋真宗赵恒(968—1022年)作为北宋第三位皇帝,在位25年间不仅推动了“咸平之治”的繁荣,更因复杂的宫廷情感与政治博弈,留下了五位皇后的历史印记。这五位皇后...
宋真宗 2025-09-12 宋仁宗与刘娥:权力阴影下的母子恩怨在北宋宫廷的珠帘之后,宋仁宗赵祯与养母刘娥的权力博弈持续了二十四年。这段被后世称为“狸猫换太子”原型的宫廷秘辛,实则是权力欲望与人性温情的激烈碰撞。当十三岁的赵...
赵祯下一任皇帝 刘娥 2025-09-10 仁宗与章得象:君臣相得的北宋政治图景北宋仁宗朝(1022-1063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高峰期,其间涌现出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名臣,而章得象作为仁宗朝第十一任宰相,以“清忠无所附”的品格成为这...
赵祯下一任皇帝 欧阳修 2025-08-21 宋仁宗与宋英宗:跨越血缘的帝王父子情在中国北宋历史的长河中,宋仁宗赵祯与宋英宗赵曙的父子关系堪称一段传奇。两人虽无直接血缘,却因皇位传承与政治考量结下深厚渊源,其关系演变深刻影响了北宋中期的政治格...
赵祯下一任皇帝 宋英宗 2025-08-19 赵光义皇位传承:从“金匮之盟”到赵恒继统的权力变局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赵光义驾崩,皇位由第三子赵恒继承,史称宋真宗。这场看似平稳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北宋初年皇位继承制度的深刻矛盾——从“金匮之盟”的...
宋真宗 宋太宗 2025-08-18 杨金花比武:巾帼英姿映忠烈,箭舞长空定乾坤北宋仁宗年间,汴京城南校场旌旗猎猎,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武举选拔正在上演。狄青力荐其子狄龙挂帅南征,包拯却提议以比武定元帅。当狄龙以凌厉刀法连胜二十余将、途径天波...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8-01 北宋名相韩琦:三朝元勋的治国安邦之道北宋仁宗至神宗年间,一位出身相州安阳的士人以卓越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在历史长河中刻下深刻印记。他便是韩琦(1008—1075),字稚圭,号赣叟,这位历经三朝、...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7-23 王钦若的籍贯考据:从临江新喻到北宋政坛的江南身影北宋真宗、仁宗两朝的宰相王钦若,其政治生涯充满争议,但关于他的籍贯,史籍记载却高度一致——这位以“五鬼”之名载入史册的政治家,确凿无疑地出身于江南西路临江军新喻...
宋真宗 2025-07-22 福康公主香消玉殒后:驸马李玮的沉浮与历史余波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正月,兖国公主赵徽柔在孤寂中病逝,年仅33岁。这位曾被宋仁宗捧在手心的长女,死时衣衫褴褛、满身虱虮,甚至因生火取暖被炭火烧伤面容。这...
宋神宗怎么死的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7-10 丁谓:北宋权臣的功过与历史定位之谜丁谓(966-1037年),字谓之,苏州长洲人,北宋真宗、仁宗两朝重臣。他以"才高八斗、机敏善辩"著称,却因&quo...
宋真宗 丁谓 2025-07-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