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热映,热血寒战全民泪目,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转折点,长津湖战役历时28天,战争史上最残酷的会战之一。还记得《长津湖》结尾的“冰雕连”吗?真实的战役比电影里更惨烈。
长津湖的地理位置位于朝鲜东北部,常年冰封积雪。长津湖战役中,由于入朝仓促,各部队3天没吃到粮,弹药不能及时供给,冬季物资也不能及时补充。大量战士冻死冻伤,3个冰雕连仅有两人生还。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战士们依然重挫美军王牌师。再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可见长津湖的真实战斗有多惨烈,致敬英雄!
图-长津湖战役第九兵团
1950年的冬天,极度的寒冷。在朝鲜半岛的 长津湖畔,那是气温骤降,白雪皑皑,战士们是在零下40度作战啊,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位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名叫周全弟,在长津湖作战时,还不到16岁啊,当时的气温,零下40℃啊,他在长津湖畔的大雪地里,一趴就是三天三夜,每天只能吃上三个土豆,来充饥。
可当鬼子出现了的时候,冲锋号吹响了,那一刻,战士们如狼似虎地杀向敌人,可周全弟却再也没法从雪地里站起来。
图-长津湖战役中艰苦奋战的士兵
他的手和脚,毫无知觉啊,虽然意识清醒,但他的整个身体,那是一动不动的困在了雪地里。就在周围的战士,发起冲锋的那一刻,周全弟却昏死过去。
当这场大战打完以后,他被战友们发现了,仔细一看,他还有一丝呼吸。于是,周全弟被火速送往国内医院,进行紧急抢救。埋在冰天雪地之下太久了,已经冻得全部坏死,必须立刻截肢。
结果,周全弟的两个前臂,全部截断了,他的双腿,从大腿根部,全部截除。一周之后,周全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图-模范旗
图-抗美援朝新兴里战斗中缴获的美军北极熊团旗
当老美继续往前走时,却遇到了志愿军的第二个“冰雕连”,他们以为这些战士,也都被活活地冻死了。
但是,他们却想错了,这次遇到的是会动的“冰人”。
图-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士兵
随着一声冲锋号响,无数的志愿军战士,从雪底下冒了出来,犹如天降神兵一般,那冲杀声、呐喊声,响彻天际啊。
图-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士兵
很多战士在冲锋时才发现,自己的一条腿已经冻的坏死了,但也顾不了这么多了,他们凭着剩下的另一条腿,跳着往前冲,而没有了腿的战士们,就趴在雪地上,往前爬着作战。
图-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士兵
这突如其来的攻势,打得老美措手不及、四处逃窜。而老美也被眼前的这一幕一幕,彻底地惊呆了。
长津湖一战,彰显了中国军人的决一死战、视死如归、保家卫国、不惜一切的民族精神、血性和气节。
图-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士兵
这场战役,我们大获全胜,一共歼敌13916人,由于气候极度寒冷,老美冻伤了7700人、冻死几百人。
图-长津湖战役剧照
而我们志愿军整个九兵团,冻伤了28000多人,有的战士因为冻伤严重,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我们一共冻死了4000人。”其中,有3个连队,成建制地全员冻死在阵地之上,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冰雕连”。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在春秋末期这个社会剧烈变革、思想多元碰撞的时代,邓析以其独特的思想主张和大胆的革新行动,成为郑国乃至中国思想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既是法家思想的先驱,又是名...
郑国 2025-08-13 列子的思想主张:虚静无为中的生命觉醒战国时期,郑国隐士列御寇以“御风而行”的传说闻名于世,这位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思想家,在《列子》八卷中构建了以“贵虚”为核心、融合宇宙论与生命哲学的独特体系。其思...
郑国 启 2025-08-05 夏目漱石相当于中国的谁:跨越国界的文学镜像在东亚文学的星空中,夏目漱石与鲁迅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分别以日本和中国为坐标,以文学为棱镜,折射出时代转型期的精神困境与人性挣扎。若以“国民作家”为标尺,夏...
鲁迅 2025-08-04 郑庄公为何名“寤生”:一场跨越千年的命名之谜公元前757年,郑国第三位国君郑庄公降生。这位在《左传》中被记载为“寤生”的君主,其名字背后隐藏着先秦时期对生育风险的认知、母子关系的纠葛,以及史官对历史事件的...
郑国 2025-07-24 烛之武名字的由来:从地名到历史符号的文化解码在春秋时期的外交舞台上,烛之武以三寸不舌化解郑国危局的故事被载入史册。这位年逾七旬的老臣,其名字本身便蕴含着先秦时期独特的命名文化与身份标识逻辑。从“烛地”到“...
郑国 2025-07-22 张载哲学:唯物与唯心的千年辨析北宋哲学家张载的哲学体系,因“太虚即气”“一物两体”等命题的提出,在中国哲学史上引发了长达千年的唯物与唯心之争。这场争论不仅关乎学术史的定位,更折射出中国哲学对...
太虚 2025-07-15 王世充的武功之谜:历史与虚构的交织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中,王世充以“郑国皇帝”的身份活跃于历史舞台,其军事才能与政治手段备受争议。然而,关于他是否精通武功、修炼何种绝技,史书记载极为有限,更多线索却...
郑国 2025-07-15 王世充当了几年的皇帝?——隋末群雄中的短暂帝王梦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场逐鹿中原的混战中,西域胡人王世充凭借军事才能与政治手腕,在洛阳建立郑国,自立为帝。然而,这位篡位者的帝王生涯却如昙花一现,仅...
郑国 2025-07-15 黄泉之下,血浓于水:郑庄公与武姜的母子情仇与和解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与母亲武姜的关系,堪称一部充满权力斗争与亲情纠葛的史诗。武姜因郑庄公出生时难产而心生厌恶,转而偏爱小儿子共叔段,甚至暗中策划叛乱助其夺位...
郑国 2025-07-10 酒奠梁上:韩信传说中暗藏人性深渊的致命抉择在淮安市淮阴区的民间传说体系中,韩信的故事早已超越历史记载的框架,演化成承载道德训诫的文化符号。其中“酒奠梁传说”以最尖锐的笔触,揭开了这位军事天才在权力漩涡中...
韩信 2025-07-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