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三国时期,荆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魏、蜀、吴三方势力角逐的重点区域。曹操派在荆州一线的统帅是曹仁,而刘备派在荆州一线的统帅是关羽。
这两位各自阵营中资历和战绩都比较突出的军事统帅,谁的军事能力更强?谁更适合独镇一方?
两人是有过直接交手的。
东汉建安十九年,刘备召诸葛亮、张飞、赵云率部入川,自此,将荆州方向的防御和进攻,完全交给了关羽。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下半年,曹仁被曹操调派到樊城,同样承担起了曹魏在荆州方向的防御和进攻的重担。
至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关羽兵败身亡前,两人各自统帅大军对峙、互攻长达两年之久。
刘备称汉中王后,关羽起兵北伐,兵锋直指襄阳和樊城。
从后来曹操马上派遣于禁统帅七军去救援樊城来看,曹仁显然是被关羽压制得无法还手。
关羽水淹七军后,樊城也差点被攻破,幸亏徐晃率军赶到,才救了曹仁,《三国志·曹仁传》中记载:
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徐晃救至,水亦稍减,晃从外击羽,仁得溃围出,羽退走。
这一战中,曹仁从未出城跟关羽正面对战过,关羽也未曾攻破樊城的防守。
不过,逼得曹操不断派援军前来,单论曹仁和关羽两人之间的这次交锋,曹仁当然是输了。
虽然并非绝对,两人之间也只有这一次对决作为参考,可就此说关羽在军事指挥能力上强于曹仁,大概也不会错。
毕竟,关二爷到底杀出了个“威震华夏”的名声出来。
但军事上的能力略强,未必就比对方更适合独当一面。
作为一个方面军的统帅,两人都要直面另外两处大敌,除了军事上的攻防外,政治和外交也是异常重要的。
古代通信不便,授予前方大将一定的和敌对势力谈判的权限是常事,曹仁和关羽都有类似的权限。
曹仁被曹操授予“假节”之权,关羽被刘备授予“假节钺”之权。
史书上没有记载曹仁是否跟东吴或蜀汉有过政治、外交上的纠纷,但关羽却是有,还记载得清清楚楚,主要是针对东吴。
刘备一方在荆州的归属上本就有点理亏,历史上真实的“单刀赴会”这一场景中,关羽一度曾被鲁肃逼问得只能以“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来敷衍。
因此,为避免双线作战,一定是要安抚东吴,《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中,本就有“外结好孙权”的决策。
就刘备自己而言,打赢了汉中之战后,拥有横跨荆、益两州之地的庞大实力,也不敢说一定能同时硬抗曹魏和东吴的联手进攻。
适当的妥协和认怂是必须的。
在这一点上,关羽实在是做得太差劲。
《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
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不管孙权抱着什么心思,他以一方势力首脑的身份,帮儿子求娶关羽的女儿,是相当给关羽面子了。
刘备不也曾为双方交好,娶了孙权的妹妹?
就算不从政治角度考虑,单从外交礼仪上讲,关羽即使不同意孙权的求婚,也不应该辱骂人家派来的使者。
何况,这样的大事,也并非紧急的事务,根本用不着临机专断,完全可以派人去问问刘备的意见。
国家的利益肯定大于个人利益和情绪。
就此事而言,关羽所谓的熟读《春秋》是白读了,政治上极不成熟,粗鄙武夫耳。
类似的事件还不止一件,《典略》中还记载过一件事:
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鲗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
关羽北伐,孙权想派兵跟进,双方联手一起北伐,有财一起发嘛,这其实在最后试探关羽的态度。
这其实是好事,双方可以暂时放下荆州的纠葛,孙权要是如约出兵配合关羽北伐,短时间就不会打荆州的主意。
关羽也可以稍许放下对后路的担心,专心和孙权一起打曹操的土豪,分曹操的田地。
后来诸葛亮出兵北伐前,不也是赶紧先跟孙权结盟,忽悠孙权一起出兵?
关羽难道真就以为灭了于禁后,就凭他麾下的三万荆州军,就能单挑拥有整个北方的曹操了?
其自大的秉性一显无疑。
这次关羽的拒绝,促使了孙权下决心要搞掉关羽。
既然关羽不愿意带孙权发财,又多次显露出对孙权的敌意,孙权当然不会让关羽北伐成功。
三国交锋,不能联合关羽,就联合曹操呗,谁也不比谁正义。
于是,孙权授意吕蒙和陆逊偷袭了关羽的后路,关羽人生唯一的一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胎死腹中,连他本人也被东吴将领干掉。
就上述关羽在政治上和外交上的实际范例看,他是真不适合独当一方,在方面军统帅的位置上,只有武力和脾气是远远不够的。
相比曹仁,虽然无功,对阵关羽时还很狼狈,但也无大过,稳得很。
就此而言,曹仁反而又比关羽更适合独当一方。
三国纷争,懂得合纵连横,懂得拉一派打一派,比武力强横重要得多。
即使不懂政治和外交,能谦虚一点也好过嚣张跋扈。
总的来说,关羽在军事能力上比曹仁强,综合能力却差了很多,关二爷还是比较适合在刘备的监督上作战。
曹仁没关羽能打,但确实比关羽更适合独当一方。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麦城余烬:关羽败亡后部将的命运分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在麦城突围时仅剩十余骑,这位曾威震华夏的“万人敌”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与长子关平同殒临沮。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蜀汉在荆州的统治...
关羽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