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败夷陵之后,刘备逃到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1号社),此后一直没有回到蜀汉都城成都,而是继续呆在白帝城。期间诸葛亮多次请求刘备回成都主持大局,他一概不理。第二年三月,自感时日无多的刘备召来诸葛亮,上演了一出感人肺腑的托孤戏码,四月二十四日(223年6月10日)病逝。
刘备至死未回成都,当然不是因为不敢。蜀汉其实是一个建立在刘备个人声望上的政权,他在蜀汉的地位非常崇高。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超过了曹丕在曹魏的地位。
曹丕若死了,曹魏立刻就可以推出一位新君,不影响曹魏的内部稳定。刘备若死了,能接替他位置的一个也没有。刘禅能够勉强稳住政局,是因为有诸葛亮这个超级外挂。也就是说,刘备根本没有不敢回成都的理由,成都没什么让他感到恐惧的。那为什么刘备就是不回去呢?
这么说吧,不是不敢,一是感到羞愧,没有颜面回去见大臣们;二是心灰意冷,对统一天下再也没有信心。为啥?还不就是因为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这两场战役对蜀汉影响很大,可以说攸关国运,甚至促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先说襄樊之战。公元219年,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失败,退回长安,由攻势转为守势。孙权趁机调集大军,准备再次发动合肥之战。顺带一提,此前孙权已经打过2次合肥,每次都是出兵十万,无功而返,得名“孙十万”。这时的孙权还不知道,合肥是东吴无法征服之城,后来又打了4次,还是没成功。
曹操得知孙权动向,便抽调各州兵力驻屯扬州,想要阻住孙权北上的通道。关羽看到这两家快要打起来,认为时机难得,于是出兵攻打荆州北部的襄阳和樊城。可他没想到,孙权对蜀汉阵营早有意见,更不想看到蜀汉做大,在背后来了一刀,趁他与曹军交战,东吴大将吕蒙白衣渡江,拿下了关羽的大本营南郡。
此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由于孙权背盟,关羽败走麦城,和长子关平一起于临沮被吴将杀害,头颅都被割了。但对于蜀汉来说,更严重的后果是丢失了在荆州的地盘,南郡、零陵郡以及武陵郡,失去了北伐的一大基地。蜀汉本就弱小,只有部分荆州和益州,少了荆州,处境更为雪上加霜。
东吴原有荆州的三个郡(长沙郡、江夏郡、桂阳郡),再加上新得的,就有了六个郡,不仅增加了地盘,而且还全据长江,进一步巩固了东吴政权的安全。而对蜀汉来说,强大起来的东吴是一大威胁。因而刘备大为震怒,称帝后亲自率领5万大军(蜀汉常备军4万多、新投来的五溪蛮夷约1万),于221年对东吴发动大规模进攻。打的旗号是为结义兄弟关羽报仇,但这很可能只是符合他人设的一种表面说辞,实质上为的是夺回荆州。没了荆州的蜀汉,难以走出蜀地。
但道理是这个道理,当时的蜀汉,已经在襄樊之战中损失惨重,蜀汉驻扎在荆州的关羽军团全军覆没,据史料统计,至少死了3万人。这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此战中曹魏损失的士兵大约也在3万以上,之后曹魏退回北方,很长时间没有南征。比曹魏体量小得多的蜀汉,更是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因而很多蜀汉文武极力阻止刘备,认为应该休养生息几年后再出兵。但刘备通通不听,一意孤行御驾亲征。
孙权有点害怕,想跟刘备求和。东吴重臣诸葛瑾(诸葛亮之兄)还给刘备写了封信,大意是您不能因为关羽之死而失去了理智,您和关羽再亲,难道还能亲得过汉朝各位先帝?您是要做大事的人,不要被个人仇恨蒙蔽了双眼,更不能因小失大。这话挺有理,但诸葛瑾搞错了重点,刘备攻东吴,为关羽报仇本来就是其次,夺回荆州才是主要的。
显然孙权不可能放弃到手的好处,他想要将蜀汉势力赶出荆州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对此刘备心知肚明,双方也就没什么好谈,便拒绝议和继续攻东吴。悲催的是,此战蜀汉又败了。而且失败的原因主要在刘备身上,他采用了错误的战术。不察地形,将军队带入难以展开的崎岖山道之中,还将战线拉开了七百里,处处结营、没有重点,正好方便了吴军各个击破。
曹丕知道后,叹道“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此次兵败对刘备的打击是沉重的,留下个不会打仗的笑柄只是小事,主要是带出来的将士又损失了许多,具体伤亡不知道,但有些史料记载刘备“仅以身免”,纵然还活着一些,想来也不会很多,刘备愧对当初阻止他出兵的蜀汉臣子。
最主要的是,刘备知道,若不能在此战夺回荆州,以后就更难了。没有荆州,又何谈光复汉室?他人生最大的目标,基本没有完成的可能。一念至此,刘备都没什么心情活下去了,还回什么成都。果然,没多久就郁郁而终。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