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人的之心人人都有,但是当爱美人之心遭遇了伦理道德,那应该是坚持真爱,还是遵守基本道德底线呢?而三国时期的曹操以及他的儿子曹丕就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面对美人,男人完全可以做到毫无下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曹丕为何早逝,而之所以早逝的原因就与这不尊崇伦理道德有着很大的关系。
1、震碎三观的故事
两性,在中国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对于两性的看法是含蓄的,甚至可以说是忌讳莫深的态度。尤其是对于一国天子而言,虽说后宫佳丽三千人,但真要因为宠信女子而失去了皇帝的气度,必定会遭到天下人的耻笑和唾骂。
每个人都珍惜自己的名声和羽毛,不过但有些人可能不配为人,比如在《魏书》中就记载了有关皇帝刘骏的故事:刘骏酷爱美女,为人荒淫无度,更是连自己的母亲都不放过。
根据史书中记载,每到深夜,他总喜欢出入母亲的寝宫,每当他进去后不久,当值的太监或宫女就总能听到从寝宫里面传出来奇奇怪怪的声音。自此,魏书中的加载也算是有了出处和根据。
随着这段有悖人伦的历史被扒出,不少网友通过查阅史书发现,这样的人不仅仅只是刘骏一人,历史上如此不顾道德底线的人大有人在,比如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同样是这样的人。
曹操、曹丕、曹植被后人称为“三曹”,他们在政治上、文学上有不小的贡献,对后人也有不小的影响,更被称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然而,就是这样的天众奇才,依然难逃美人计。
曹丕17岁时,跟着父亲曹操打下了袁绍值守的邺城,甄宓的美色让曹操父子早有耳闻,于是庆功宴上就有一出这样的闹剧,曹操本想让貌美如花的甄宓前来助兴,正在这时他的下属就向他汇报,身为五官中郎将的曹丕已经将甄宓占有了。无奈之下,曹操只能断了这个念头,并将甄宓许配给了儿子。
曹操也不是什么良人,他一生最饱受夫人痛恨的一点也是因为他的好色,当年,在宛城之战时,本已经投降的张绣,因为曹操半夜摸进嫂嫂的寝室之中,玷污了嫂嫂,而起了谋反之心,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而为了营救曹操,儿子曹昂负责善后,最终战死。这一切的源头都因为曹操的好色。如今,他的儿子和他一样,也真是印证了有其父必有其子,正如《物理论》中说的:“上不正,下参差。”
2、无人管教的变本加厉
曹操死后,曹丕的好色并没有随着父亲的去世而消失,也并没有因为自己要接手父亲的职位而肩负起重任。他唯一接手了一样东西——父亲的女人们。尸骨未寒之际,曹丕就迫不及待地招纳父亲的嫔妃们伺候自己。
史书中有记载,曹丕的母亲就曾这样骂过他,“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儿。”足以可见,母亲对他的憎恨已经到了不可调节的地步。
不过,这也怪不得曹丕,毕竟他的父亲传授给后代的知识,从来就是权谋、心机,从未有过一丝丝的团结和和睦。加之,曹操的言传身教,如何能教育出言行正直的后代呢?权利,美色,没有哪一条这些自己不去占据。
权利,自古以来就是人之向往,哪怕是沉迷于美色的曹丕,依然不忘和兄弟曹植之间权力的争斗。拉拢世家大族,巩固自己的朝中地位,时刻关注对手的动向,好抓对方的错处,随后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战。
兄弟之间,似乎从未有感情可言,有的只有数不尽的权谋,使不完的心计,想想也是十分可悲了。在私德上有亏的曹丕,最终的下场是怎样的呢?
3、四十岁驾崩算长寿?
私生活十分奢靡的曹丕,其风流韵事数不胜数,直到如今依然是众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人物,毕竟人都有猎奇心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他在处理女人之间的平衡时,采用的心机。
史书记载,曹丕后宫美人甚多,这其中薛夜来、莫琼树、段巧、田尚衣最受他的宠爱,每晚都要招几人侍寝。时间久了,难免会生出事端,人总有攀比之心,尤其对于男人的争宠上,这一点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出争宠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各不相同。
比如莫琼树就喜欢将头发梳成各式各样的发髻,让自己的容貌更加美丽,外在形象更为出众,还特地按照自己的头型以及长相,设计了一款名为蝉翼的发型。看着她的形象大受曹丕喜欢,其他几位美女自然也不甘落于人后。立马开始琢磨,自己能够做什么将对方比下去。
又或是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整治对方,于是便有了接下来的一幕。百花丛中,风度翩翩的曹丕整个发髻精美,娉婷玉立的美女莫琼树一起手牵着手的游玩,蝴蝶围绕在他们身边飞舞,风清气朗,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可是,突然蜜蜂也蜂拥而至,各类飞蛾齐上阵,围绕莫琼树的发髻就是一顿围攻。慌乱之下,二人只得赶快回到寝宫,躲避祸事。面对突然其来的事情,曹丕自然是勃然大怒,但同时经过调查,也明白了是何人在背后搞鬼。
罪魁祸首薛夜来、田尚衣、段巧,可谓是毫不惧怕,直接承认了这件事情是她们联手干的,为的就杀一杀莫琼树骄傲的态度。她们交代了整个犯罪过程,先是假借姐妹情深的名义为莫琼树梳头,随后就是趁着莫琼树不注意,直接将香油倒在她的头上,让她在陪曹丕逛花园的时候出丑,这样一来对方势必会厌烦于她。
真相大白后,莫琼树本以为曹丕会为自己做主,可是她终究还是错看了曹丕对她的真心。毫无疑问,莫琼树确实是曹丕最为宠爱的女子,但这种宠爱仅仅只限于,不涉及到其他漂亮女子,一旦将她和其他几位美女放在一起,曹丕必定是会做端水大师的,绝不会轻易得罪另外几人。
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就是,犯错的三位女子曹丕不舍得惩罚,但是在当前局势下又不得不罚,于是他就想到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办法,处罚三人一天内不许吃饭,仅此而已。
从这样一件小事就能看出来,曹丕的权衡,后宫中几位女子之间的矛盾,他都要左右权衡,也勿怪旁人说他40岁死,算是幸运中的幸运了。毕竟,在温柔乡中败坏了身体,处理事情更是殚精竭虑,自然容易早死了,能够活到40岁他也算高寿了。
4、总结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当一个人为了美女,为了一副皮相,而不顾道德人伦的时候,这就是一件十分让人唾弃的事情了。不论是曹操,还是他的儿子,似乎都逃不过好色这个称号。
美人配英雄,而不是配好色之徒。不过,人无完人,也许他们二人确实在私德上有亏,但并不妨碍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成就。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与曹魏、蜀汉鼎足而立。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战略博弈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位都督先后执掌东吴军政大权,他们或以火攻破曹,或...
周瑜 吕蒙 2025-09-30 污点与功绩交织:马超是否配得上五虎上将之名的历史审视在蜀汉政权“五虎上将”的荣耀殿堂中,马超始终是争议最大的存在。这位曾割据凉州、威震关中的枭雄,既以“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标签被史书诟病,又因“文韬武略过人”的才...
马超 2025-09-30 陈泰:名门之后的三国名将与忠臣悲歌陈泰(200年—260年),字玄伯,颍川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出身于汉末名门颍川陈氏。其家族世代显赫,祖父陈寔以德行著称,父亲陈群是曹魏司空、九品中正制的创...
陈群 2025-09-30 乱世枭雄的制胜密码:曹操成功的多维战略解析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刘备与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表里”之辨——从战绩差异看战略与战术的互补性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三国名将高览:实力与结局的双重解构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中,袁绍麾下的“河北四庭柱”以勇武闻名,其中高览作为与颜良、文丑、张郃齐名的猛将,其生平与结局始终笼罩着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迷雾。通过正史记...
文丑 张郃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三国武力巅峰对决:赵云与许褚的实力深度解析三国时期,赵云与许褚作为蜀汉与曹魏的标志性武将,其武力值与军事能力常被后世热议。若以正史记载与演义情节为基准,从个人战力、军事指挥、战略眼光三个维度综合对比,赵...
赵云 2025-09-30 鲁肃接任周瑜: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选择公元210年,赤壁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东吴水军大都督周瑜却在巴丘病逝,年仅36岁。这位以火攻破曹、奠定三分天下格局的军事奇才,临终前却将兵符交予一位“资历尚浅”...
周瑜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