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十恶不赦,臭名昭著的“太监宰相”李辅国最后是怎么死的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中国历史上,以太监的身份爬上宰相高位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赵高,一个就是李辅国。赵高阴险毒辣,在历史上臭名昭著。李辅国比起赵高来,一点儿也不逊色。他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不学就会;他翻云覆雨,落井下石,无所不能;他谋害同类,残杀异己,从不手软。他的臭名自然也不在赵高之下。
李豫即位后,虽然对李辅国专权不满,但因为他有拥戴之功,也不敢对他怎么样。宝应元年五月,代宗加封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李辅国就成为唐代第一个以宦官身份入主宰相的人,实现了他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
不仅如此,代宗还尊李辅国为“尚父”,食邑八百户。然而,李辅国仍不满足,他比以前更加骄横跋扈,甚至公然对代宗说:“大家(唐时宦官称皇上为大家)只管坐在宫中,外边的事情尽听老奴处置好了。”气焰嚣张到了极点。代宗虽然不高兴,但惧于李辅国的权势,再加上自己刚刚继位,政局不稳,只得忍气吞声,任其摆布。
李辅国的专权,终于引起了一个人的不满,这个人就是李辅国的心腹程元振。程元振自认为对李辅国有功,不满于现有的地位,他的野心是取代李辅国,成为政治的核心人物。于是,程元振就在代宗面前历数李辅国的罪状,恳请代宗加以制裁。代宗本来就对李辅国不满,现在有程元振的支持,他就将计就计,利用程元振这个宦官来除掉李辅国这个宦官,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这一年六月,代宗和颜悦色地对李辅国说:“李公公,你是三朝老臣,为我大唐王朝立下了很大功劳。朕念你劳苦功高,年龄大了,该好生休息,军务太繁重,就交给程公公吧。你也应该回家享福了。这么多年来,真是辛苦你了。”
这样,李辅国稀里糊涂地被解除了元帅行军司马和兵部尚书的职务,由程元振担任,并且命令他搬出皇宫,居住到自己的府第去。
李辅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看着程元振,程元振赶忙把目光移开了。百姓闻听罢免了李辅国,人们奔走相告,长安城一片欢腾。李辅国这才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在举国上下的一片唾骂声中,他不得不上书请求辞职。代宗求之不得,趁机罢免了他的中书令之职,封他为博陆王,允许他进京朝拜。李辅国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李辅国被罢免了中书令,想最后一次到中书省写一封谢表。他刚步入中书省的门槛,值班的官员大声喝道:“您已被罢免宰相,不能再进入此门。”李辅国没办法,就气呼呼地跑到代宗面前,说:“我这个老奴侍候不了您这个小皇帝,我只好去侍候九泉之下的老皇帝了。”代宗知道他心中有怨言,只好下了一道诏书,对他进行安慰并准备送他出京。
正当李辅国准备动身出京的时候,宝应元年十月十八日晚上,一个刺客翻墙进入李辅国的府第,把睡意朦胧的李辅国杀死,并割走了他的脑袋和右臂。多行不义的李辅国终于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时年59岁。
李辅国死后,代宗下令有司追捕刺客,并用木头做了一个脑袋,安在李辅国的无头尸上,加以安葬,并追赐他为太傅。
李辅国究竟是怎么突然被杀的?历来说法不一,至今仍是不解之谜。史学界一般有三种说法:
说法之一:代宗皇帝在作太子的时候,就深受李辅国压制,早就积怨太多,但一直没有报仇的机会。再加上李辅国杀害了李倓,假传圣旨逼迫玄宗移居太极宫,围攻皇宫吓死肃宗,更使得代宗仇上加仇,下决心要除掉李辅国,为自己的父皇和弟弟李倓报仇。但是,李辅国拥戴代宗当皇帝又立了大功,代宗不好明着下手,就派人暗中刺杀了李辅国,连夜将他的人头和手臂送到泰陵,祭奠死者,然后又杀死了刺客,杀人灭口。
说法之二:程元振一直和李辅国有隙,在他手下受气太多,后来升了官仍然遭到李辅国的蔑视。程元振接替李辅国担任元帅行军司马和兵部尚书的职务后,虽然李辅国已无法调遣,但这些人大多为李辅国的旧部,根本不服管教。程元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死了李辅国,以此来威慑李辅国的那些旧部。
说法之三:第三种说法就是民间的刺客杀死了李辅国。解除一切职务只是李辅国政治生命的终结,而他所犯的罪行,杀一万次也不足以平民愤。因此,民间的侠客进入李辅国家中,把他杀死了。有人在杭州曾见过一个相貌奇特的武士,这个武士在衙门里当差,有一次酒后失言,说他就是杀李辅国的人。是否真实,不得而知。
虽然李辅国之死成了千古之谜,但多数人认为,第一种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在秦二世胡亥的暴政与赵高的乱政下,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已摇摇欲坠。此时,秦三世子婴登上历史舞台,他在位仅46天,却以一系列举措展...
秦二世 赵高 2025-09-11 赵高是阉人怎么有女儿: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中国历史上,赵高以“指鹿为马”的权谋手段闻名,其宦官身份与拥有女儿的矛盾,成为千年争议焦点。这一谜团背后,既涉及秦代官制与刑罚制度的特殊性,也折射出后世对“宦...
赵高 2025-09-10 姓与氏的千年迷雾:解码胡亥不称“嬴”的深层密码公元前207年,望夷宫内,23岁的秦二世胡亥在赵高女婿阎乐的逼迫下自尽,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这位被后世称为“暴君”的统治者,不仅因残酷统治闻名,更...
秦二世 赵高 2025-08-28 李林甫与李辅国:并非同一人的历史真相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物众多且复杂,一些姓氏相同的人物常因名字相近或所处时代有交集,而容易被后人混淆,李林甫和李辅国便是如此。实际上,他们并非同一人,而是分别活跃于...
李辅国 2025-04-09 权宦末路:李辅国之死与唐代宗的权力暗战公元762年十月十八日夜,长安城尚父府突现刺客身影。这位权倾朝野的宦官李辅国,在睡梦中被割去头颅与右臂,成为唐朝宦官专权时代终结的序章。这场暗杀背后,是唐代宗李...
李辅国 2025-04-09 赵高:权谋与野心交织的复杂人物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赵高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复杂的性格成为了备受争议的人物。作为秦朝时期的宦官和权臣,赵高的一生充满了权谋与野心,他的行为不仅影响了秦朝的政治格局,...
赵高 2025-03-12 赵高之死:阴谋与反噬的终局在中国历史上,赵高以其狡诈多谋、权倾一时的形象而臭名昭著。作为秦朝末年的重要政治人物,赵高不仅篡改遗诏、扶持傀儡皇帝,还极尽权谋之术,对秦朝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
赵高 2025-03-12 赵高与魏忠贤:权力影响的历史差异在中国历史上,赵高和魏忠贤都是极具影响力的宦官,但他们对各自朝代的影响却截然不同。赵高在秦朝末年手握大权,对秦朝的灭亡产生了深远影响;而魏忠贤虽然在明朝末期权势...
魏忠贤 赵高 2025-03-11 重新审视赵高:其才能与复杂性在历史的长河中,赵高往往被描绘为秦朝末年的奸臣,他的名字几乎成了“奸诈”和“阴谋”的代名词。然而,当我们抛开历史偏见,深入探究赵高的生平与事迹时,会发现他其实是...
赵高 2025-03-11 赵高:秦朝末年的权谋之士与历史争议人物在秦朝末年的风云变幻中,赵高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和历史影响力的人物。他以其深沉的心机、狡猾的手段和对权力的极致追求,在秦朝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赵高的...
赵高 2025-03-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