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埃及艳后一身非凡美貌,曾经被无数男人视为是心中的女神,但是这一次的情况却不同了。因为对面的这个男人叫做屋大维,凯撒大帝的养子,是凯撒大帝的外甥,是凯撒的继承者,同时也是严重只有权利的男人。埃及艳后被重重的镣铐所束缚,不管怎么搔首弄姿,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打动眼前这个冷血的男人,已经彻彻底底的沦为了阶下囚。
可是她清楚地记得,在18年前,自己用同样的手段征服过凯撒,并且以此保住了自己的王位,可是现在与凯撒一脉相承的屋大维为什么油盐不进呢?
埃及艳后出身于王室,当年父亲临终时曾指认她和弟弟共同执政。
但是一个国家不允许两个国王同时存在,按照当时埃及的传统,有个很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埃及艳后与弟弟结婚。两人是同父异母的姐弟,虽然有血缘关系和夫妻之实维持,但是在权力面前这些都不堪一击。
随着两人共同执政的时间越久,彼此之间的利益争夺就越激烈。刚开始的时候,碍于情面,姐弟俩(也是夫妻俩)还能勉强保持表面的和谐,但后来以二人各自为首的两大派系明争暗斗不断,埃及艳后成为丈夫必须要清理的头号目标。
公元前48年,丈夫带领亲信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亲手将自己的妻子赶出国境。自此,风华绝貌的埃及艳后沦为流民,身无分文、又没有生存技能的她只能依靠出卖肉体勉强维生,在边境线上做起了“皮肉生意”。
说巧不巧,埃及艳后被夺权的同一年,罗马的凯撒大帝正集结军队,准备开疆扩土攻打埃及。
这对于埃及艳后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她处处打探凯撒的驻军地点,终于得知凯撒正在亚历山大里亚休整。于是她跋山涉水来到此地,并在一天夜里偷偷潜入凯撒的寝宫。
我们不难想象,在月黑风高的夜晚,一名妙龄玉郎以毯裹身、扭动着婀娜的身段走向床头,这对于铁血柔情的凯撒来说造成了多么大的冲击。
埃及艳后有绝世的容颜、而凯撒手握欧洲最精锐的军队,两人算得上是各取所需。
最终,凯撒帮埃及艳后夺回了王位,并将曾欺辱过她的弟弟亲手溺死在河中。而在多年的“情感交流”中,埃及艳后有了身孕,孩子出生之后立马被她立为埃及的信任国王,母子二人共同执掌大权。
在那段历史中,罗马是地中海一带最强的国家,埃及在她面前只能选择依附。
公元前44年,凯撒被元老会的一帮人联合刺杀,短时间内罗马由元老会单独统治。为了对抗元老会,凯撒手下安东尼、外甥屋大维、和另一名亲信雷必达组成政治同盟,重新夺回了权力。在这三个人当中,安东尼的实力最强。
对于埃及艳后这个女人,安东尼印象十分深刻,毕竟当年自己的领袖被她迷得神魂颠倒,肯定是倾国倾城。出于好奇,也为了炫耀自己的权势,安东尼派人出使埃及,邀请艳后来自己的营中觐见。
凯撒一死,埃及艳后缺少了顶力的支持者,孤儿寡母想要坐稳这片江山实属不易,所以必须重新另找靠山。
为了此次觐见,埃及艳后是煞费苦心。
乘坐一艘紫帆银桨的镀金大船,这艘船上挂着用名贵的推罗染料染成的紫帆,船尾楼用金片包镶,在航行中与碧波辉映,闪发光彩。女王打扮成爱神阿佛洛狄忒的模样,安卧在薄如蝉翼的纱帐之内。美丽的童子侍立在两旁,各执香扇轻轻摇动。装扮成海中仙子的女仆,手持银桨,在鼓乐声中有节奏地划动。
此情此景宛如仙子下凡,安东尼怎能不动心?
在艳后的精心算计之下,安东尼心甘情愿地成为她第二任“护花使者”,不仅扫清了埃及所有的政敌、并且将征服的土地悉数送给了她。
我们刚才说过,罗马实行的是“三头同盟政治”,安东尼、屋大维、雷必达共同执政。虽然安东尼的实力最强,但屋大维、雷必达也不是吃素的。
当安东尼把大片土地送给埃及艳后之后,国内矛盾瞬间尖锐起来。罗马人民不再信任安东尼,认为他就是个“叛国者”,而屋大维也认为安东尼随意送出土地,其实是想把自己踢出局,从而建立独裁统治。
于是在公元前32年,安东尼在罗马的势力被全部清剿,只能逃到埃及,而屋大维则率领军队一路追击。
埃及艳后起初是想求生的,当她被押到屋大维面前时,也是好话说尽、希望能够诱惑屋大维,可最终还是失败了。当她得知自己将被押回罗马,遭受士兵和罗马民众的羞辱时,她悲痛欲绝,断然放弃了生的希望,拿起一条毒蛇放在自己胸前,了解一生。
从始至终,她都有很大机会能够活下去,为什么偏偏要选择自杀?
4.1、从凯撒到安东尼,虽然都是艳后利用的对象,但在长时间的接触下早已日久生情,现在他们相继死去,对一个女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她的心态已经崩溃,已经丧失了对求生的渴望。
4.2、事关一个女王的尊严问题。亡国之君向来都是饱受讥讽的,她起初之所以想诱惑屋大维,是想保住自己的王位,可屋大维不吃这一套,还要将她带回罗马示众。这样的惩罚对一代女王来说比死还要可怕,所以她绝望了。
4.3、埃及艳后年轻时饱受屈辱,为了生存不惜出卖肉体,深知这样的日子有多痛苦,一旦自己被带回罗马,肯定会过得生不如死,与其这样不如自行了断,还显得体面一些。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唐姓家族涌现出诸多杰出人物,他们或以文治武功载入史册,或以经济才干影响时代。其中,北齐重臣唐邕与当代金融学者唐彬虽相隔千年,却因姓氏与家...
2025-09-24 宇文阐与杨丽华:乱世中错位的母子羁绊在北周末年血雨腥风的权力更迭中,宇文阐与杨丽华的关系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皇权交替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这位七岁登基的幼帝与名义上的"皇太后&am...
2025-09-24 高适:从边塞诗人到封疆大吏的传奇人生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高适以其独特的边塞诗风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成为盛唐气象中极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他以诗笔写尽沙场烽火,以韬略平定乱世烽烟,最终以军功封侯,...
2025-09-24 曾子墓:跨越千年的儒家精神地标在齐鲁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曾子墓如同一座沉默的丰碑,承载着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见证着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作为春秋战国时期五大圣人之一宗圣曾参的陵墓,曾子墓不仅是...
2025-09-24 破解人类决策密码:卡内曼前景理论实验的深度解码1979年,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与阿莫斯·特沃斯基在《计量经济学》期刊发表《前景理论:风险决策分析》,以颠覆性实验揭示人类决策的深层心理机制。这项...
2025-09-24 古代成亲时抬棺材:一场跨越生死的婚俗密码在安徽徽州、浙江部分地区及广东大埔等地的婚俗中,曾存在一种令人震撼的仪式:新娘出嫁时,送亲队伍中赫然抬着两口红漆棺材,它们被置于队伍最前端,以红绸包裹,麻布衬里...
2025-09-24 元代王桢:以笔墨与匠心镌刻农耕文明的密码元代农学家王桢(1271—1368),字伯善,山东东平人,一生历任安徽旌德、江西广丰两县县令。他以清廉为官、务实为民著称,更以一部《王祯农书》和木活字印刷术的革...
2025-09-24 推恩令:汉武帝以“温柔刀”破解千年分封困局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颁布的“推恩令”,以“推恩皇族子孙”之名,行瓦解诸侯势力之实。这项被后世称为“千古第一阳谋”的政策,通过修改继承制度实现权力...
2025-09-24 谯国夫人:岭南圣母的传奇人生与家国大义在南北朝至隋朝的动荡岁月中,岭南大地涌现出一位杰出的女性领袖——谯国夫人冼英。她以非凡的智慧、过人的胆识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在历史长河中镌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后...
2025-09-24 盐铁官营:汉武帝时期的经济集权与财政革命盐铁官营作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其核心在于通过国家垄断盐铁生产与销售,实现财政增收与经济控制。这一制度虽历经后世调整与演变,但其发轫与成熟均集...
2025-09-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