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6年,一代明君乾隆为了不超过祖父康熙的61年在位时长,下诏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就是下文提到的嘉庆帝或颙琰。
乾隆帝退位后,自称太上皇,由于处于耄耋之年,行动不便,很多时候由和珅代行皇权,颙琰虽名为皇帝,但没有过多的实权,乾隆退位到驾崩期间,颙琰自知难敌和珅,选择假装“昏庸”,“胸无大志”,麻痹和珅,父皇死后,颙琰见时机成熟,一举荡平“和家班底”,牢牢掌握皇权。

和珅是乾隆帝的宠臣,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和军机大臣等重要职务,是清朝出了名的贪官,叱咤官场,在乾隆退位后,对权力的欲望达到了顶峰。康熙皇帝立颙琰为太子后,和开始恐慌,他深知乾隆是他最有力的靠山,倘若某一天乾隆驾崩,他必将成为众矢之的,几十年苦心经营的势力将之诸东流。
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突然间要换君主、改朝换代了,曾几何时,和珅只手遮天,不知得罪了多少同僚,虽然自己在朝从政几十载,势力根深蒂固,但也不得不忌惮新君主秋后算总账,同僚弹劾。
和珅本来就有才能,怎能甘心自己的靠山轻易失去,于是他千言万语再三劝说乾隆暂缓归政。纵使“溜须拍马”,说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可他忘了,乾隆是一代明君,怎会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劝说乾隆帝失败后,和感到惴惴不安,见风使舵,取得新皇帝的宠信些许是他最好的后路。
和珅企图尽力讨好乾隆的同时又取得新皇帝的宠爱,这脚踏两条船,必须寻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中间点,否则一旦失衡,他就会葬身鱼腹。和珅城府极深,假借献上玉如意为借口试探太子,太子颙琰当然知道和珅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是出于目前没有实力与之抗衡,选择隐忍,养精蓄锐,待时机成熟再行出手。
颙琰毕竟乾隆挑选的继承人,并非等闲之辈,在实力不允许的情况下绝对不往刀口上撞,聪明的他心知肚明,如果一不小心,自己的太子之位就会在和珅的煽风点火下被父皇废掉。再说,和珅毕竟在宦海骇浪中摸爬滚打几十年,狡黠奸诈,刚成为储君的颙琰岂能是他的对手。当然,颙琰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让一位大臣的权力长期凌驾于自己之上。
颙琰也是一位胸怀大志的人,他吸取了曾祖父康熙对太子立而废、废而立的教训,平时处事如履薄冰,对乾隆的命令唯命是从,绝不违抗,有什么怨言不外露,选择默不作声。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太子选择“沉默”,这正是他的英明之处。何坤为了提防颙琰日益强大,可谓“煞费苦心”,安插吴省兰在太子身边。“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暗中练兵的事被和珅的眼线发现,太子之位差点被乾隆废除。
太子知道,这一切肯定是和珅暗中作梗,对和珅怨恨进一步加深,只要乾隆在,太子就相当于一个“傀儡”皇帝,为了避其锋芒,不让和珅怀疑,只能静观其变,平日遇见和珅依旧如故,以笑相迎。
和珅作为军机首席大臣,位高权重,在宫经常借机训斥皇子,指手画脚,没有一点作为臣子礼貌。朝廷有对他不满的大臣跑到太子面前告状诉苦,太子知道自己身边安插了许多和珅的线人,于是将计就计,说和珅对于朝廷来说无可替代,自己能坐上皇位已如愿以偿,对政权没有太多奢欲。
果不其然,这些话传到和珅耳朵里,和很高兴,拿着奏折跑到太子面前跪下再试探一下,太子说:“和爱卿免礼,以后除了公共场合就不用下跪了。”
和站了起来把奏折呈给太子,太子看出了和的试探,故意说:“我刚登基不久,不善于处理朝政,对于军政大事,你看着办就行了,由你呈给皇上最合适,有很多地方我还需要学习,以后还望和爱卿多多指教。”
和珅听罢,乐开了花,甩手就离开了,以为真的试探清太子的底线,之后重要的奏折基本不转呈太子,而是直接转呈给乾隆帝。和不知道的是,他对太子的每一次较量和试探,都是把自己一步步逼向深渊。太子为了把“戏”演得更逼真,让和珅这位“VIP观众”观赏得更投入,对身边的人说:“你们不知道,朕治理国家依靠的是和爱卿,倘若没有他的辅佐,国家怎么能治理得如此井然有序?如果有一天和爱卿不辅佐朕了,朕该怎么办?国家又该怎么办?”
不料这番话传到和的耳朵里,信以为真,于是认为太子目前不是自己的对手,暂时掀不起什么浪花来,再加之太子平时经常让和在乾隆帝面前“代言”,对自己“唯唯诺诺”,内心深处觉得太子只是一名“庸碌之辈”,“胸无大志”,造不成威胁。
太子成天待在太上皇身边,重要国事无论大小,一律听乾隆帝的,乾隆帝见太子如此“安守本分”,自然很高兴。然而,心机重重的和并没有完全相信他,太子当然心知肚明,重要的事情事必躬亲,不让和的耳目抓住丝毫把柄,惹火烧身。
为了进一步麻痹和,太子平日周密计划,利用和的耳目传递假情报,以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故意下《咏玉如意》数首诗来表达对和的尊重和感谢之恩,除此之外,还写一些颓废的诗句故意让吴省兰看到,和知道后果然心花怒放。颙琰为了日后能顺利扳倒和珅的所作所为,有点像唐高宗李治和兄弟争夺太子和皇位一样,先一步步取得父皇的信任,相机观变,然后水到渠成,不得不称赞是一种“无为而治”的大智慧。
太子颙琰利用和珅的麻痹大意,认真地涵养身心,待有朝一日时机成熟,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绝不会给予和珅任何可以喘息的机会。
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驾崩,驾崩前把权力亲自交给了太子,此时的太子非彼时的太子,真正称得上是嘉庆帝了,乾隆的驾崩,和珅已隐隐约约地感到不安,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危险向他扑来。
嘉庆帝面对父皇的去世,依然很稳重,把发丧守孝当作首要任务,但他此时清楚,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即将来临,现在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必须放下之前的“隐忍”,做好准备放手一搏。
父皇驾崩的第二日,嘉庆帝快刀斩乱麻,下诏罢黜和珅军机大臣和九门提督等要职,要求和与福长安在宫守孝。福长安曾经也是和珅的死对头,乾隆时期,与和有过几次交锋,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之后被和拉入阵营,成为和的党羽,是“和家班底”的骨干。
明面上和珅和福长安被要求一起守孝,实则是被聪慧的嘉庆帝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将其软禁了起来。嘉庆帝召见和,再也没有了之前“唯唯诺诺”的样子,而是言辞犀利,一副威严,和此时才反应过来,眼前的嘉庆帝根本不是“昏庸”、“胸无大志”的君主,于是跪在嘉庆帝面前放声大哭,嘉庆帝列举出和的二十大罪状,要求他与乾隆陪葬。
尽管和珅苦苦哀求,不断磕头,但是嘉庆帝仍不予理睬,挥袖离去。和滥用权力,聚敛钱财无数,可以说是罪不容诛,再加之之前对嘉庆的种种不是,嘉庆帝岂能轻易饶恕他。
真是墙倒众人推呀!先前投靠和的官员见和东隅已逝,纷纷倒戈,上奏弹劾诉苦诉冤,嘉庆帝借机顺水推舟,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拿下和珅,将军机大权掌控在手,和府和他的党羽被抄。嘉庆帝向朝廷内外宣告和珅之前欺瞒圣上、聚敛钱财、任亲为官等二十大罪状,通报各督抚将其定罪,要求凌迟处死。
在和的儿子丰绅殷德连同妻子固伦和孝公主,大臣刘墉、董诰等人的请求下,其他文武百官也表态,嘉庆帝见目的已达到,念和对先皇忠心耿耿的情面上,对和宽大处理,恩赐和牢中自尽。
何坤死后,大量家产被没收,和除了生前挥霍掉的钱财,最后大部分皈依朝廷,所以人们当时常说:“和珅倒,嘉庆吃饱。”
和珅老奸巨猾,阴险狡诈,在朝势力可谓根深蒂固,之前从来没有人能扳倒他,乾隆驾崩,被嘉庆帝轻松扳倒。其实和珅犯了一致命错误,就是“麻痹轻敌”,认为嘉庆帝是“昏庸”和“胸无大志”的君主,这就是“骄兵必败”,倘若他不“轻敌”,以他在朝多年发展的实力,就算会败,些许也不会败得这么快。
反观嘉庆帝,首先与和珅较量,但是认知到暂时没有实力与之抗衡,选择隐忍,取得乾隆的信任,顺理成章掌握皇权,乾隆死后,伺机而动,顺水推舟,一举扫平“和家班底”,不得不赞许,嘉庆帝的帝王术真是高明!突然有两疑问,乾隆帝到底是不是真的宠幸和?如果真的很宠幸,那为何死前不赐予免死金牌?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舒妃:无子之身,却盛宠不衰的清宫传奇在乾隆皇帝那庞大且后宫佳丽如云的宫廷之中,妃嫔们想要脱颖而出、获得长久的宠爱绝非易事。然而,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入宫便直接成为一宫主位,一生未曾诞下子嗣,却始终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舒妃 2025-11-13 令妃:宠冠六宫却止步皇贵妃的隐秘逻辑在乾隆帝的后宫中,令妃魏佳氏以十年生六子、统摄六宫十载的战绩,成为清朝历史上生育能力最强、执政时间最长的皇贵妃。然而,这位以宫女身份逆袭的传奇女性,至死未获皇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11-1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