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英:Arabs;阿:عَرَب),闪米特人的一支,是指西亚和北非讲阿拉伯语的居民,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语言为阿拉伯语,多信奉伊斯兰教,人口约四亿五千万人,由阿拉伯人组成的社会为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作为民族指代词最早出现于西元前九世纪亚述征服亚兰时期的阿卡德文文献“库尔恩独石”上。欧洲人称之为“萨拉森人”。
阿拉伯国家包括阿尔及利亚、巴林、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利比亚、摩洛哥、阿曼、巴勒斯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叙利亚、突尼斯、阿联酋、也门、科威特。还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乍得、坦桑尼亚等国。
可以有两种方式判断一个人多大程度上是阿拉伯人:
基于宗教阿拉伯语为该群体的第一语言,各地有着其他不同的方言。
阿拉伯人是一个语言共同体而并非民族血缘群体。他们由于宗教和历史原因,伊斯兰教和与之伴随的阿拉伯语及其各种方言广泛流行。
大多数认为自己是阿拉伯人的人们是考虑到语言的因素,但是也有人虽然满足上面那条,但是基于基因的考虑认为自己不是阿拉伯人。
另外,《古兰经》认为伊斯玛仪是阿拉伯人的祖先,穆斯林们认为是他们属灵上的祖先,而伊斯玛仪是亚伯拉罕(即易卜拉欣)的儿子,所以阿拉伯人也认为亚伯拉罕(即易卜拉欣)是其祖先。
阿拉伯人的民族来源可以上溯到远古的闪米特人部落,他们认为自己是以实玛利的后代。
在历史上与亚述人、阿拉米人、迦南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犹太人)等有亲缘关系。7世纪初,伊斯兰教兴起后,各阿拉伯部落在伊斯兰教旗帜下完成统一后迅速向外扩张。
8世纪中叶建立起东自印度河,西至大西洋,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中国史称“大食”)。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建都麦地那,后移至库法。
倭马亚王朝(661~750)迁都大马士革;阿拔斯王朝(750~1055)迁都巴格达。10世纪起,国势渐衰,并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哈里发政权。
1055年塞尔柱土克曼人攻占巴格达,东部哈里发国遂亡。西部各哈里发国也随之先后覆灭。但哈里发的名义一直延续到1258年。
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和之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广为传播以前,阿拉伯人系指阿拉伯半岛上以游牧为生的闪米特(Semitic)居民。
阿拉伯帝国之后,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居民接受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并且经历了混血。形成一个以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为纽带的语言文化群体。
近代所称阿拉伯人包括从非洲西部摩洛哥到伊朗西南的沼泽地带操阿拉伯语的居民,其范围包括北非马格里布(Maghreb)全部,阿拉伯半岛以及中东等广大地区。
在中国古代史的褶皱中,清河公主的命运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皇权崩塌、性别压迫与阶层冲突的复杂图景。这位西晋末年的公主,以“被卖为奴”的极端经历,成为乱世中女性生存...
2025-10-23 锦帆怒涛:甘宁的传奇轶事与历史定位作为三国时期东吴阵营中极具争议的“斗将”,甘宁的一生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刃,既以“百骑劫曹营”的悍勇震撼敌胆,又因“射杀凌操”“射厨泄愤”等争议事件引发后世热议。其...
2025-10-23 宁成:酷吏的狂飙与崩塌——从权臣到灭族的权力游戏西汉南阳穰县(今河南邓县)的宁成,以“好使气任威”的性格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既是汉景帝时期与郅都齐名的酷吏,又是汉武帝时代因“狼牧羊”式治理遭人忌惮的...
2025-10-23 铁血忠魂:东吴虎臣董袭的生死突围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烽烟中,一位身高八尺、武力过人的会稽青年以断缆之功名震江东。他便是东吴“十二虎臣”之一的董袭,其一生以勇猛著称,以忠烈殉国,最终在濡须口的暴...
2025-10-23 盛世深宫四万影:解码唐玄宗后宫女性的入宫密码唐玄宗开元年间,长安城的大明宫中曾汇聚四万余名女性,这一数字占当时全国女性总数的六百分之一。她们或执掌六局二十四司的女官,或执役于掖庭的宫婢,或静候帝王垂青的嫔...
2025-10-23 忠义与谋略交织:东吴将领陈表的传奇人生在三国乱世中,东吴将领陈表以“忠义”与“谋略”双全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独特印记。作为江东十二虎臣陈武的庶子,他凭借治军才能与人格魅力,从太子幕僚跃升为独当一...
2025-10-23 陈脩:东吴虎臣的家族传承与治军传奇三国时期,江东孙氏政权麾下聚集了一批以勇武著称的将领,史称“江表之虎臣”。在这群将星中,陈脩(字修)凭借卓越的治军才能与家族传承,成为东吴军事体系中不可忽视的存...
2025-10-23 东汉第一将门:耿氏家族的铁血传奇与忠勇史诗在东汉两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家族以军事才能与忠勇精神铸就了不朽传奇——耿氏家族。从开国名将耿弇到坚守西域的耿恭,再到终结北匈奴的耿秉,三代人以血肉之躯捍卫疆...
2025-10-23 铁骨铮铮护家国:南宋名臣胡铨的忠义人生在南宋风雨飘摇的百年历史中,胡铨以“脖子最硬”的姿态,成为民族精神的脊梁。作为“南宋四名臣”之一,他的一生交织着金戈铁马的抗争与文墨刀锋的较量,用忠义二字铸就了...
2025-10-23 汉末“三刘出京”:一场被历史误读的权力博弈东汉中平五年(188年),一场看似偶然的任命悄然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益州牧刘焉、荆州刺史刘表、扬州刺史刘繇三位汉室宗亲同时被派往南方三州,史称“三刘出京”。这...
2025-10-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