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正史中的周瑜究竟如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周瑜出生于世家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曾经担任过东汉的太尉之职,他的父亲周异,也曾担任过洛阳令,所以说周瑜家完全是个官宦之家,非常有权势。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周瑜,不仅人长得高大帅气(吃得好,基因好),而且颇有才能。可以说,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描写,还是比较公道的!
当时的江淮一带,年轻人中除了周瑜比较出名,还有个比较出名的人,这便是孙策。由于孙策是孙坚的儿子,比较有才气,且岁数和周瑜相同,所以周瑜直接慕名拜访孙策,并劝孙策搬来和周瑜一块居住,甚至还把自己的大宅院让给孙家,主动拜访孙策的母亲。这一系列交好行为,迅速拉近了周瑜和孙策的关系,两人就此变为好友。不过随着孙坚的战死,孙家开始落魄了,于是孙策带着母亲又搬离了庐江,离开了周瑜。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从袁术手中借得兵马,准备攻打江东,在出征前,孙策给周瑜写了一封信,邀请周瑜一同作战,共襄大业。周瑜本就是胸有大志之人,看到孙策邀请他,立马就去投靠了孙策,并给孙策带去了大量的粮食、器械,增强了孙策的实力。之后在周瑜的辅助下,孙策犹如开了挂一般,四处攻略,队伍很快壮大,俨然成了江东第一大势力。
孙策知道周瑜胸有大志,但是他不完全信任周瑜,不确定周瑜是否能和他一起走下去,于是他对周瑜进行了一番试探。
《三国志》: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
孙策对周瑜说,我现在手中的兵马足以平定江东了,要不周瑜你回去镇守丹阳吧。很多人认为,这是孙策在赶人,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这本质上是孙策在试探周瑜。当时的孙策,名义上仍然归属于袁术,他之所以攻打江东,其实就是想以江东为基地,发展壮大,当初周瑜带兵来投的时候,孙策非常高兴,现在有人有地盘了,孙策不可能干这种过河拆桥的事情,但他又不确信周瑜是否真的忠诚于自己,所以他想试探一下周瑜,看看周瑜会不会离开自己,结果周瑜没有经受住考验,直接带军队走了。
说白了,周瑜没有经受住孙策的考验,他只是把孙策当作一个平级、朋友,而没有把孙策当作一个主公,并没有想过要在孙策手下效力。自离开孙策后,周瑜在长达三年的时间内,一直都心在袁术,在为袁术出谋划策。这其实也是非常正常的,毕竟袁术四世三公,实力强大,孙策不也是袁术的手下吗?周瑜想辅助袁术而不是孙策,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站在孙策的角度来看,周瑜的选择就颇有问题了,套用今天的话语便是: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周瑜离开孙策三年后,发现袁术确实不是一个明主,不值得辅助,而当时的孙策,已经发展得极为强大了,于是周瑜准备重新投靠孙策。孙策听说周瑜前来投靠,自然非常高兴,但他给予周瑜的待遇,再也没有之前那么好了!
《三国志》: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
从表面上来看,孙策对周瑜还是不错的,又给官位又给兵,但事实上,周瑜已经被排除在了孙家的核心团队之外!按照常理来说,以周瑜和孙策的友情,再加上孙策创业之初,周瑜所提供的巨大帮助,他完全算得上是孙家创业团队的元老,他应该进入孙家核心班底的,可就是因为他当年离开了孙策,转投了袁术,所以原本属于他的胜利果实,已经没有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周瑜投靠孙策以后,虽然在战场上屡立大功,但他一直被调任在外,并未能回到集团核心,相当于说,周瑜拼死拼活,不管立下多大的功劳,都被排除在了核心团队之外,自从他离开孙策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永远不可能再重新迈入核心团队了。这一点,从孙策临死前所说的话也可以看出!
对于孙策的临终嘱托,很多人一直认为是这样的: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然而事实上,上述话语都是三国演义虚构的,正史中孙策的临终托孤,压根儿就没有周瑜什么事情!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吴历》: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可以看到,孙策临终托孤的人选,乃是张昭,对于他来说,张昭是最值得信任的!而周瑜战功虽高,但当年他抛弃了孙策选择了袁术,他并不值得信任!很多人认为,孙策之所以没有托孤给周瑜,乃是因为周瑜当时驻守在巴丘,并不在江东,然而若是孙策真心信任周瑜,他完全可以留下诏书,让周瑜参与辅政,亦或是像刘备一样,直接把李严和诸葛亮都叫过来,这很简单啊!说白了,周瑜还不如李严,孙策对周瑜并不放心!
孙策死后,周瑜干的事情,又再次让孙权产生了巨大的敌意!孙策身死,周瑜作为臣子、朋友,前来奔丧,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周瑜却带兵前来,这个举动就颇有威慑意义了!
《三国志》: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注意“瑜将兵赴丧”这五个字,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举动,作为外臣,是不可以带兵入京的,这就好比当年的董卓带兵进洛阳,你想干什么?孙策刚死,周瑜就带兵前来,美其名曰奔丧,可奔丧需要带这么多军队吗?孙家虽然失去了孙策这个主心骨,但孙权还活着,孙家大部分人还活着,周瑜此举,与反叛无异,放在和平时期,孙权完全可以砍了他的头。
然而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最终周瑜不仅没有被治罪,反而留下来和张昭共掌权力了,令人吃惊!孙策临终前,托孤的大臣明明只有张昭一人,但周瑜带兵来了后,掌权的人就变成了两个,变成了周瑜和张昭,这说明什么?不就说明周瑜抢夺了原本属于张昭的权力吗?也就是说,周瑜带兵奔丧,其实就是前来抢夺权力的,最终张昭为了大局退了一步,所以周瑜才没有和孙家大动干戈!
赤壁之战,很多人都只看到孙权和周瑜君臣的精诚合作,却没看到此事背后的各种算计!当年曹操南下,孙权问遍了群臣的看法,可就是没有问周瑜的看法,令人非常奇怪,最终还是鲁肃提醒孙权,孙权才召回周瑜,询问周瑜对赤壁之战的看法,由此可见孙权对周瑜是非常不信任的,遇到大事他根本不想咨询周瑜的意见。
周瑜回来后,力主抗曹,希望孙权把所有军队交给他,由他带着去抵挡曹操。然而孙权却只给了周瑜三万人,并没有把所有军队交给周瑜。另外,为了制约周瑜,孙权还派了一个和周瑜完全不对付的程普一起指挥军队,且程普的军事决策权丝毫不低于周瑜,由此可见孙权对周瑜是充满了防备的,毕竟当年周瑜抛弃孙策投靠袁术,后来又带兵奔丧抢夺权力,给孙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赤壁之战,周瑜大败曹操,然后开始攻略荆州。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并没有增援周瑜更多的兵马,以便让周瑜扩大战果,反而是自己带人去攻打合肥,令人感到非常奇怪?为啥孙权不去支援周瑜呢?要是去支援了周瑜,刘备怎么可能抢下荆南四郡?
再然后,周瑜在打下南郡以后,建议打击刘备集团,干掉刘备,自己再带人进攻益州,这样东吴就可以拿下长江南边的广袤土地了。然而孙权却并没有接受周瑜的建议,他不仅没有软禁刘备,还和刘备联姻了,而且孙权在答应让周瑜去攻打益州后,周瑜转头就暴毙了。周瑜暴毙后,孙权又立马解散了周瑜攻打益州的团队,并把南郡借给了刘备,令众人颇为不解!前脚孙权还答应周瑜,让他以南郡为基地攻打益州,怎么后脚攻打益州的团队就被解散了,南郡还被给了刘备?这战略转化得也太快了吧?
说白了,这背后的原因都是因为孙权不信任周瑜!在孙权看来,周瑜这个人并不忠心于孙家,且能力超强,已经有功高盖主之嫌了,而且野心志向颇大,若是让他拿下了益州,对孙权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孙权不愿意按照周瑜的计划行事,不愿意软禁刘备,反而是要和刘备联合在一起。另外,周瑜之死,很可能与孙权有很大的关系!年纪轻轻的周瑜,身体倍儿棒的周瑜,突然暴毙,太可疑了!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与曹魏、蜀汉鼎足而立。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战略博弈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位都督先后执掌东吴军政大权,他们或以火攻破曹,或...
周瑜 吕蒙 2025-09-30 鲁肃接任周瑜: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选择公元210年,赤壁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东吴水军大都督周瑜却在巴丘病逝,年仅36岁。这位以火攻破曹、奠定三分天下格局的军事奇才,临终前却将兵符交予一位“资历尚浅”...
周瑜 2025-09-30 赤壁风云中的“双面棋子”:蒋干两次误曹与结局之谜建安十三年(208年)的赤壁江面,火光冲天,战船连环的曹军在烈焰中崩解。这场奠定三国格局的战役中,蒋干以两次“神助攻”成为历史焦点——他既是周瑜反间计的执行者,...
周瑜 2025-09-29 小乔之终:历史迷雾中的归宿探寻在三国风云中,小乔与周瑜的佳话流传千古,但这位绝代佳人的最终归宿,却因史料缺失与后世附会,成为历史迷雾中的未解之谜。从现存史料与考古遗迹的蛛丝马迹中,我们或许能...
周瑜 2025-09-23 三国小乔墓考:三处遗迹背后的历史迷雾与文化想象三国时期的小乔,作为周瑜之妻,以“国色天香”闻名于世,其墓葬位置却因历史记载的模糊性,演变为横跨皖湘两地的文化谜题。安徽庐江、南陵与湖南岳阳三处“小乔墓”,既是...
周瑜 2025-09-16 红颜未老恩先断:大乔的命运与三国乱世的女性悲歌东汉末年,庐江皖城的晨雾中,两位国色天香的少女推开雕花木窗,她们的命运即将随孙策、周瑜的马蹄声改写。大乔,这位江东传奇女子,在史书与传说的夹缝中,留下了一段充满...
孙策 周瑜 2025-09-05 历史草船借箭的真实主角:从演义到史实的探寻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广为流传,诸葛亮凭借其超凡的智慧和胆识,在三天内“借”得十万支箭,令周瑜惊叹不已,也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然而,当...
诸葛亮 周瑜 2025-07-30 三气周瑜:文学虚构与历史真相的碰撞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三国演义》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和鲜活立体的人物塑造,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其中“三气周瑜”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将诸葛亮与周瑜的智谋对决推向高...
诸葛亮 周瑜 2025-07-15 周瑜:三国东吴的军事脊梁与战略先驱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烽烟四起。在这片英雄辈出的土地上,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成为东吴政权的核心支柱。他不仅是赤壁之战的指挥者,更是孙吴政权从地方割据...
周瑜 2025-07-14 小乔之死:历史迷雾中的多重可能在三国历史与文学交织的宏大叙事中,小乔作为周瑜之妻,以其倾国之貌与贤淑之名,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形象。然而,关于她的死亡真相,史书却未留下明确记载,反而在民间传说...
周瑜 2025-07-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