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备辉煌人生的起点,应该从入蜀开始算起,当他占领四川之后,就如龙归大海虎入山林,此后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东躲西藏,整天托庇于别人门下。当时刘备从荆州出发,只带着一万人就打了天府之国,比起经营西川的刘璋,刘备实力明显弱很多,他又为何能干翻刘璋一举夺下川蜀呢?
针对刘备入川时带着多少兵力的事,不同的史料有不同的记载,又说数万人的,又说万余人的,以当时刘备的实力而言,数万人属实有点夸张,万余人应该是比较可信的,那些数万人的说法,可能是把其他势力的兵力也算在了刘备麾下。据《华阳国志》记载,先主率万人朔江西上,可见刘备当时从荆州往益州去的时候,就是带着万余人而已,而且这万余人,还不全都是刘备的嫡系,盟友孙权,也派了军队数千人跟着一起去,名义上帮助盟友,实际上是想把刘备送走,赶紧把荆州拿回来。
当时,孙权一方跟着刘备的是吕岱,作为猛军他当然不会负责攻坚,主要负责“北诱张鲁”,也就是帮刘备牵制住张鲁,想攻城略地还得刘备自己来,这些兵力大约2000。等刘备踏入蜀地之后,刘璋也来共襄盛举,指令白水军听从刘备指挥,并军三万余人。
当然,这也只是表面功夫而已,当时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有兵才有底气,别说刘璋和刘备除了同一个姓之外再无瓜葛,就算是袁绍袁术亲兄弟也没听说送几万兵力的,所以也只是表个态而已,临走前把杨怀、高沛留下,说起来是怕没人指挥连将领一起送了,实际上是让杨高二人牢牢把住这些兵力,不能真归了刘备。后来刘备设计杀了杨高二人,也能证实这一点,两人根本就不和刘备一条心。也有人认为刘璋给刘备的可不止杨高带的这些兵,在之前还派法正、孟达带着4000去帮助刘备,坚定刘备入川的信心。不过刘备当然知道这部分兵力和自己貌合神离,别说战场上拼命,别背后倒戈一击就烧高香了,自然不敢带在身边,而是在入川时,把他们全部放在了荆州,只象征性地带着一个法正做参谋,毕竟一个文臣,就算是有想法也翻不了天。
所以,刘备带数万人入川确实过于夸张,满打满算也就万余人,而且这万余人可能还包括孙权支援的兵力。毕竟当时刘备只占据荆州一小块地方,发展几万大军根本不现实,而且还有留兵防守荆州,毕竟川蜀能不能占下来尚未可知,可不能再把荆州给敌人了,否则又得像之前一样到处找靠山。
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何况刘备这条龙还不算太强,初入川时,他就遭遇了重大挫折,连盟友吕岱都不看好他,如果不是因为刘璋暗弱,频频送出神助攻,刘备几乎不可能拿下益州。刘备这边刚开战,曹操立马跳出来打孙权,吕岱在孙权的催促下,带着数千吴军临阵撤离,本来还想靠他骚扰张鲁减轻压力,这下完全指望不上了,唯一可靠的外援就在刘备热切的目光下,连夜拔营赶回东吴。外援没了也就罢了,2000兵力也改变不了整个战场的态势,但刘璋这时又和他翻脸了,真称得上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没了刘璋,葭萌关和荆州之间的补给线就断了,没有了后方的粮草补给,刘备这万余人直接成了无绳的风筝。
这时候刘备虽然设计吞并了刘璋送给自己的白水军,但这些新附之兵根本毫无忠诚度可言,战场上撑撑门面还行,真要死战那跑起来比谁都快。刘璋手下的谋士刘度对刘备此时的状况做了很好的总结:兵不满万,士众未附,军无辎重,野谷是资(兵少不齐心,没有粮草,全靠掠夺补给),随后便献上了坚壁清野的计策,只可惜刘璋没有采纳,否则刘备只能灰溜溜的带兵回荆州了。
至于回到东吴的吕岱,对刘备也同样不看好,在和孙权汇报工作时,就说“备部落零,死亡且半,事不可为。”不过此时刘备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用这万余人的嫡系兵力,开始了困难模式的征川之路。
刘璋神助攻,入川终得成功
刘璋在益州经营几十年,只要别犯太大的错,和万余兵力的刘备打起来,那依然是轻轻松松,但在整个过程中,刘璋却把所有不该犯的错全都犯了一遍,屡屡神助攻让部下丧失信心,让刘备军力越打越强。
最开始刘璋不听刘度的建议,给了刘备一点喘息机会,后来又派出多支部队去涪城堵刘备,然而全被刘备干败,主要是当时刘备手下谋士太强,和刘璋手下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妥妥的降维打击。
此后,刘璋集团表现越来越差,刘璋派出去抵抗刘备的兵力,不但没起到任何抵抗作用,反而倒戈直接降了刘备,先是吴国舅带头投降,后来李严、费观等先后投降,连续吃下两波兵力,刘备才不至于像之前那样捉襟见肘,后来费诗又降,刘备兵力再次加强,这时他已经有余力分兵去占领周边的县城,稳固新占之地。
直到达到雒城,刘备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攻坚战,刘璋之子刘循和张任,带兵把守这里,刘备攻了一年多也没能拿下,还把庞统折在这里(非演义中说的死于落凤坡)。军事死在阵前,刘备只能把诸葛亮调来,让关羽负责守荆州。诸葛亮来了,那战争就没有任何悬念了,最终刘璋在城中有兵有粮、部下准备继续死战的情况下出城投降。刘备终于在蜀中站稳脚跟,实现了隆中对的初步战略构想。
其实,当初刘璋想邀刘备入蜀,协助抵御张鲁的时候,就已经为自己灭亡埋下了伏笔,只是人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如果早知道自己先被灭,想必刘璋怎么也不会邀请刘备吧。可惜世间无后悔药可吃,而刘备调诸葛亮入川,也同样为关羽败亡埋下了伏笔,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每一处都是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王连:从南阳县令到蜀汉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末三国乱世中,王连(字文仪)以南阳郡为起点,历经刘璋、刘备两代政权,最终成为蜀汉政权中掌管经济命脉的核心人物。他的仕途轨迹与历史选择,既折射出乱世中士人的生...
刘备 2025-09-29 白帝城托孤:刘备的权谋算计与诸葛亮的生死困局公元223年,白帝城永安宫的病榻前,刘备握着诸葛亮的手说出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世将其视为君臣相知的典范。然而,当掀开史书温情脉脉的面...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9 吕布辕门射戟:一场智勇交织的权力博弈公元196年的深秋,徐州小沛城外,一场看似荒诞的赌局改写了三国初期的军事格局。吕布以一箭射中辕门戟支,迫使袁术大将纪灵退兵,解除了刘备的灭顶之灾。这场被《三国志...
吕布 刘备 2025-09-28 刘琰:从蜀汉元老到“桃色事件”牺牲品的陨落之路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刘琰曾是一位地位显赫却最终因荒唐行为断送前程的元老重臣。他的人生轨迹从刘备的亲密随从到诸葛亮北伐时期的冗员,最终因一场涉及皇权的“桃色事...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