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又称《商子》,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相传为商鞅所写,故而得名。
《商君书》里面论述大量的愚民政策,以及为确保帝王稳固政权,肆意压制和剥夺百姓人权的观点:
1,认为国家与人民是矛盾的关系,人民强大,则国家虚弱,所以想要国家强大,则必须削弱人民。
2,能够战胜强敌、称霸天下的国家,必须首先制服本国的人民。
3,只有使人民愚昧无知、朴实忠厚,人民才不易结成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国家和君主,这样国家才会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才会牢固。
4,认为人性本恶,必须承认人之恶性,治理国家要“以恶治善”才能使国家强大。
5,主张重刑轻赏,加重刑罚,减少奖赏,是君主爱护民众,民众就会拼命争夺奖赏;增加奖赏,减轻刑罚,是君主不爱护民众,民众就不会为奖赏而拼死奋斗。
由于上面这五条极其典型又看起来非常有效的所谓“驭民之术”,再加上历史上“商鞅变法”的的确确将秦国推上了富强之路,于是乎便有人给《商君书》送了顶直达天庭的高帽子,“天下第一禁书!”言下之意是说这本书里面有着能够确保帝王们成功统治天下的终极奥义,故而只能存在于帝王之家,由皇帝太子之类的阅读、学习,万万不可流入民间,让普通百姓知晓。
无稽之谈!
首先,所谓的“天下第一”这种说法,显而易见,属于典型的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用词方式,语不惊人死不休,用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其次,禁书的说法同样站不住脚。《商君书》虽然传说是商鞅所作,但其内容有相当部分涉及商鞅死后的人物称谓和事件,故而只能算作后人将其思想收集整理的汇编作品,并且在战国末期曾经相当流行。秦统一天下开启帝国时代之后,历朝历代的史书,诸如《汉书》、《隋书》、《新旧唐书》、《宋史》等都有记载,特别是在印刷术普及开来的宋元明清四朝,都有不同的木刻版本流传——试问,哪有这样容易得到的禁书?
再次,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焚书坑儒”,书的类目中就有“百家语者”,《商君书》是法家的著作,当然包括在内。随后,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崇儒术”,法家渐渐式微,同时,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乃是《韩非子》,如此一来,《商君书》自然而然被排除在儒生群体的书目之外,慢慢的、一点点的淡出读书人的视野。毫不客气地说,《商君书》不是被禁掉了,而是被儒家无视并淘汰了的。
第四点,《商君书》中的相当多的举措,实际上已经跟不上时代和形势的变化,成了“擒龙之技”。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和人口稀少,北方的游牧民族还没有成气候,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是主题,故而商鞅变法重点强调的是耕、战,其他措施都是为以上两点服务的。
但是自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内部的战乱相对少了很多,征兵制逐渐向募兵制演化,中原王朝追求的是长治久安,推崇的理念是耕、读,耕战与耕读,虽然一字之差,实际上却有天渊之别。
最后,从汉至清,两千余年的中原王朝,历经了数以百计的皇帝,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在少年时代,都是在博学大儒的悉心教导之下,诵读学习儒家典籍,如何能让他们把一本法家的书籍来当作宝典来讲述呢?要知道,儒家思想成为正统之后,皇帝同样要遵循儒家的道德规范来行事,否则,桀纣的大帽子随时恭候。
再者,两千年的帝国时代,都是皇权唯我独尊的人治时代,《商君书》强调的严刑峻法,虽然很过分,但本质上终究还是法制,与人治处在根本的对立面,从而不可能容于帝王之家,而这恰好也是法家式微的主因。
嬴驷,即秦惠文王,是战国时期秦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君主。他早年车裂商鞅巩固权力,中年任用张仪连横破纵,晚年却陷入精神崩溃、身体衰败的悲惨境地,最终英年早逝。这位曾...
张仪 商鞅 2025-09-03 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历史浪潮中的关键推手北宋熙宁年间,一场旨在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王安石变法轰轰烈烈地展开。这场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
商鞅 王安石 2025-08-07 商鞅变法:历史天平上的功过评说战国时期,秦国在秦孝公的推动下,由卫国入秦的商鞅主导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变法运动。这场变法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实行连坐之法”为核心,将秦国...
商鞅 秦孝公 2025-07-31 赢驷车裂商鞅:权力博弈下的必然结局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具实力的国家。然而,这场变法的主要推动者商鞅,却在秦孝公死后,被新君赢驷下令车裂,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赢驷车裂商...
商鞅 秦孝公 2025-07-31 商鞅:功臣与罪人的双重镜像——从历史评价与制度变革看其历史定位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作为战国时期最富争议的改革家,其变法使秦国从边陲弱国跃升为战国霸主,却也因严刑峻法与激进手段被后世斥为“刻薄寡恩”。这种矛盾...
商鞅 2025-07-29 战国七雄:除秦之外,谁执牛耳?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兼并战争与制度变革交织的时期。七雄之中,秦国凭借商鞅变法、地理屏障与持续的人才战略,最终完成统一大...
商鞅 2025-07-29 商鞅变法为什么成功了:多维视角下的历史必然性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现了从边陲弱国到战国霸主的蜕变。这场持续十余年的改革不仅重塑了秦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结构,更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其...
商鞅 2025-07-28 法家的最高境界:在规则中构建秩序的终极形态法家思想作为中国先秦时期最具实践性的政治哲学,其核心主张“以法治国”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两千余年的制度设计。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法家思想始终以“规则至上”...
秦始皇陵 商鞅 2025-07-23 商鞅的老师之谜:历史迷雾中的多元解读商鞅,这位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以其变法图强的壮举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他的老师究竟是谁,却如同一团迷雾,至今仍笼罩在历史学家的争...
商鞅 2025-07-21 嬴驷诛杀商鞅:权力博弈下的必然抉择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嬴渠梁溘然长逝,其子嬴驷即位后迅速下令逮捕商鞅,最终以谋反罪名将其车裂于市。这场震动秦国的政治风暴,表面是君臣反目,实则是新兴法家集团与旧...
商鞅 秦孝公 2025-07-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