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为何赐死养子刘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
刘备在入荆州投靠刘表的时候并没有子嗣,当时刘备已年过四十,为稳定人心,刘备求取寇氏子弟寇封为子并改名为刘封,寇封原本是长沙刘氏的外甥,刘备收其为养子,也许是看中长沙刘氏在荆州的影响力,以便拉拢荆州本地豪族。
不管怎样,刘封拥有强大的军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曾跟随张飞、赵云等人进攻益州,期间所立战功颇多,后来又跟随刘备攻打汉中。
曹操也想染指汉中,于是率大军来袭,刘备占据有利地形拒不迎战,只是派儿子刘封去挑衅曹操,这可把曹操气坏了,刘备自己死守不出,却让养子与自己对战,这明显是瞧不起他,曹操破口大骂:“你让你家假儿子出战,我让真儿子曹彰来打你。”
曹彰勇武之名在当时是得到公认的,由此可见曹操对于刘封的能力也十分认可,可惜后来刘备因关羽之死痛恨刘封,再加上诸葛亮对刘封的11字评价,刘备最终决定赐死刘封,那么诸葛亮是如何评价刘封的呢?
拒不出兵,关羽殒命
刘封跟随刘备确实立下赫赫战功,在攻取汉中后,刘封被指派前往上庸,与孟达共同攻打上庸,最终上庸太守申耽开城门举族投降,而刘封也因此被封为副军将军,与孟达共同镇守上庸。
而在攻取上庸不久,关羽就趁机攻打襄樊,曹操得到消息后派大将于禁领七军火速救援,结果不幸遇到暴雨导致的汉水溢流,以致于七军被水淹没,关羽领兵乘船攻打于禁,大胜,擒获于禁。
此时关羽处于优势,为了早日攻下襄樊,曾多次要求驻守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派兵相助,结果刘封两人却以上庸归附不久为由拒绝出兵,后来关羽被东吴、曹魏联手坑了一把,导致关羽兵败而逃,最终被杀:
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襄樊之战的失败对蜀汉集团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不仅使得刘备失去一位信得过的大将,更重要的是,关羽之死导致刘备、诸葛亮在荆州的布置毁于一旦,命大将领兵从荆州出秦川的战略构想化为泡影。
不管刘封和孟达两人到底出于何种考虑不肯出兵相助,导致关羽兵败身亡的责任,两人是不可能摆脱掉的,而刘备对于刘封的态度也由此事,从欣赏转变为“恨之”。
不过此时蜀汉缺少人才,再加上蜀汉实力在三国中稍弱,刘备要保持内部稳定,团结一切力量一致对外,所以刘备并没有因关羽之死而严惩刘封两人,但刘备万万没有想到,接下来刘封的行为却令刘备的努力付诸东流。
孟达降曹,刘封败逃
刘封毕竟是刘备养子,地位自然要比孟达要高一些,在两人坐镇上庸期间,刘封没少凭此欺辱孟达,最严重的一次是刘封公然抢夺孟达的“乐队”,这无疑是对孟达的羞辱,因此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糟糕。
孟达既怕刘备因关羽之死怪罪他,又愤恨刘封如此侮辱他,于是直接递给刘备一封离别信,带着手下投降曹魏了,这对刘备的打击不可谓不大,毕竟孟达出逃一事若处理不好,会导致很多原本站位就摇摆不定的人离开:
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而曹丕见孟达投降更是开心不已,为了树立一个“好榜样”,曹丕不吝封赏,将孟达封赏为平阳亭侯,而曹丕在知道孟达与刘封的矛盾之后,更是贴心地让孟达与曹魏大军一起攻打刘封,帮助孟达报仇。
孟达已经投降曹魏,自然想要通过立功来快速融入曹魏集团,于是孟达便写信劝降刘封,但刘封性格高傲,怎么会接受孟达的劝降,奈何原上庸太守申耽反叛,使得刘封内外受困,结果战败逃回成都。
当初刘封拒不出兵相助关羽一事就已经惹得蜀汉集团元老派们不满,认为关羽之死,刘封要负很大的责任,结果这回又丢失镇守的上庸,面对这种情况,即使刘备有心回护,也不得不考虑这些人的看法。
诸葛亮劝诫,刘备赐死养子
不过刘封毕竟当了刘备那么多年养子,两人之间没有丝毫感情也说不过去,对于如何处置刘封,刘备一直没有想到好的办法,但接下来诸葛亮对刘封的评价却让刘备下定决心要赐死刘封。
原来,诸葛亮认为刘封对关羽这等从刘备创业之初就跟随的老人尚且不服从命令,又看不起孟达等地位比自己低的将领,这种性格的刘封就是蜀汉内部的一个不稳定因素,不能留着: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
其实更加重要一点是,刘封毕竟只是刘备养子,而现在刘备膝下已经有了刘禅这个亲儿子,如果将来刘禅继位,那么等诸葛亮等一众老臣去世后,刘禅恐怕很难把控住刘封,到时候万一刘封有不臣之心,蜀汉基业就要易主了。
刘备自然也能想到这一点,他内心当然更加偏向于亲儿子,而以刘封的性格而言,的确不适合辅佐刘禅,所以,为了给儿子铺路,即使刘封没有犯过什么错,刘备也会想办法制衡,更不说刘封犯下了这些大错。
在听完诸葛亮的建议后,刘备也终于下定决心除掉刘封,于是一纸命令赐死刘封,而刘封在接到刘备命其自裁的命令后,也十分懊悔当初没有接受孟达的劝降,以致于沦落到如此地步。
结语
常言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既然刘备已经有了亲儿子刘禅继承蜀汉基业,那么留着一个可能会成为隐患的养子对他有什么好处呢?而在史料记载中,刘封自裁后,刘备曾一度悲伤到痛哭流涕,可这到底是刘备的真情流露,还是在众臣面前的逢场作戏已经无人知晓。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王连:从南阳县令到蜀汉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末三国乱世中,王连(字文仪)以南阳郡为起点,历经刘璋、刘备两代政权,最终成为蜀汉政权中掌管经济命脉的核心人物。他的仕途轨迹与历史选择,既折射出乱世中士人的生...
刘备 2025-09-29 白帝城托孤:刘备的权谋算计与诸葛亮的生死困局公元223年,白帝城永安宫的病榻前,刘备握着诸葛亮的手说出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世将其视为君臣相知的典范。然而,当掀开史书温情脉脉的面...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9 吕布辕门射戟:一场智勇交织的权力博弈公元196年的深秋,徐州小沛城外,一场看似荒诞的赌局改写了三国初期的军事格局。吕布以一箭射中辕门戟支,迫使袁术大将纪灵退兵,解除了刘备的灭顶之灾。这场被《三国志...
吕布 刘备 2025-09-28 刘琰:从蜀汉元老到“桃色事件”牺牲品的陨落之路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刘琰曾是一位地位显赫却最终因荒唐行为断送前程的元老重臣。他的人生轨迹从刘备的亲密随从到诸葛亮北伐时期的冗员,最终因一场涉及皇权的“桃色事...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