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字衡臣,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统治者手下臣子的辅佐和帮助,他们为国家建设殚精竭虑,对君主也是忠心耿耿,甚至有些臣子还先后辅佐两三位帝王,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穷尽一生的精力,这些老臣作为元老级别的人物,也自然会受到后续统治者的重视和尊重,可这并不代表他们所有人都会有一个好的结局,能够得以安享晚年。
就比如清朝时期的三朝老臣张廷玉,因为存在着满汉民族的差异,再加上其他的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被乾隆皇帝所认可,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反而还惨遭乾隆下令抄家,不过让人不解的是,在抄家过后,抄来的很多东西,竟然被乾隆皇帝还了回去,那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原因呢?清朝时期满汉两族又是存在着怎样的矛盾呢?
01
清朝入关,满清两族的民族矛盾和冲突
众所周知在明朝灭亡后,清军联合吴三桂顺利进驻中原,接替了明朝的统治,在中原建立了清王朝,可是清朝的政权并不被当时的中原人所认可,即便有着战斗力强悍的八旗军,也无法彻底压制和消灭国内的反动势力,而且在清朝政权稳固之后,仍然存在反清复明的思想和势力,可见清王朝在中原建立自己统治的道路上是充满坎坷和曲折的。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首先,满汉两个民族有着不共容的特点,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满族和汉族两个民族相互排挤,谁也不容谁,因为这两个民族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饮食特点,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更何况两族语言和文字不通,这也就产生了很大的隔阂,谁也不希望对方掺杂到自己的民族之中,骨子里就是将其认为是异类,而清军入关则被当时中原的汉族人认为是外族的侵略者,自然从心底里就不会认可他们的统治。
其次就是忠君爱国这种思想的根深蒂固,在古代很多的朝代都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思想统治地位,世世代代的人们对于自己的国家和君主都有着崇高的信仰,就比如宋朝时期的靖康之变,在遭受被灭国的屈辱后南宋人民通过世代的努力终于报仇雪恨,击败了金国,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对于自己国家是有着怎样的忠诚度。
当然,在后来清朝的统治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开始任用汉族的人,让他们能够入朝为官,以此来减轻两族之间的矛盾冲突,事实证明这一方法是很有效的,虽然在当时汉族在整体上的地位是要低于满族的,但是可以被允许进入官场,这就大大的抵消了他们抵触的情绪,而在其中张廷玉便是清朝时期有名的汉族臣子。
02
三朝元老张廷玉
在清朝建立之初,也就是在清军入驻中原后,首位皇帝便是顺治皇帝,可惜顺治因为太过操劳,年纪轻轻便英年早逝随即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在他继位为后平定三藩之乱,又智擒鳌拜,这才算是稳住了江山基业,等到他彻底走上皇位之后开始选拔和任用官员,帮助他治理国家,在这其中登科及第,考中进士的张廷玉很快便被康熙皇帝看中,并且在康熙晚年的时候还深受其器重。
等到康熙去世后皇位传给了雍正,他对于这位老臣自然是非常的尊敬和信任,怎么说都是自己父亲一手栽培和提拔上来的,对于清朝也是忠心耿耿,所以雍正皇帝对他委以重任,先后任命他为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等,后来又晋升成为大学士,到最后更是成为了首席的军机大臣,这样的地位也就相当于现在国务院总理的位置,这时候的张婷玉,可谓是迎来了事业的巅峰期。
其实张廷玉能坐上这个位置,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别看当时清朝放宽了许多针对汉族人的政策,但在总体上来说满族人还是在很多方面压制汉族人的,毕竟上层的统治者仍然是满族人,汉族要想入朝为官或者是在其他方面有所作为是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和难度的,所以说张廷玉能受到清朝统治者这样的重视的确有些让人出乎意料,不过他汉族人的身份,仍然成为了君臣之间隔阂的一层屏障,而这层屏障恰恰影响了他和乾隆的关系。
03
君臣关系僵化,惨遭抄家
在雍正皇帝因病去世后,张婷玉这位老臣依然还健在,而且还坐在位高权重的位子上,这让即的乾隆皇帝深感不安,首先,张廷玉并不是自己民族的人,这让乾隆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情感,再加上他又是军机大臣,影响着国家政策的制定,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着清朝的命脉与发展,这样一个人的存在怎么可能让乾隆皇帝安心。
除此之外,当时的张婷玉还掌管科举考试,朝中的很多官员乃至在外为官的地方官员很多都是受他任用和选拔上来的,张廷玉对他们来说有着知遇之恩,更有着师生之情,也正是这种情感关系,让张婷玉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帝王。
所以在乾隆皇帝继位之后,便极力打压他,在很多方面剥夺他手中的权利,而张廷玉也深知乾隆皇帝的心思,为了避免被针对,张廷玉主动请辞告老还乡,而乾隆皇帝面对这一要求自然也是应允,可是在后来张廷玉的一个做法触怒了乾隆皇帝。
那就是前朝的皇帝曾答应张廷玉让他死后进入太庙,能够和清朝的祖先一同享受供奉,所以等到张廷玉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的时候,便多次上书请求乾隆皇帝的答复,是否能够同意在自己死后将其安置在太庙之中,因为这不仅关乎着他自身的荣誉,还影响着后世子孙能否得到很好的待遇。可面对这样的请求,乾隆皇帝就算是知道先朝皇帝答应的事他也不愿意去这样做,他不认可这位汉朝的臣子能够进入满族皇室的太庙之中。
所以在后来以莫须有的罪名要抄张廷玉的家,没收了自康熙以来三代君王赏赐给他的东西,可让乾隆没想到的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张廷玉很多私人的东西也被夺来,原因是负责这件事的总管德保借题发挥,以为乾隆皇帝要整治汉族臣子,而张廷玉也因为惨遭这般对待怒火攻心而亡。
本来只是想取消他进入太庙的资格,却没成想因为这件事情还把这位老臣给气死了,出于愧疚,乾隆皇帝把抄来的很多东西还了回去,同时选择按照先皇遗旨将他安放在太庙,张廷玉也成为了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进入太庙的汉族臣子。
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江南地区温热病肆虐,传统“伤寒论”体系难以应对时疫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代名医叶天士(1666—1745)以“天医星”之誉崛起,其医学著作不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0 薛生白的医学著作:温病学派的璀璨明珠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南园俞家桥畔的扫叶庄内,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正伏案修订医书。他便是与叶天士齐名的温病大家薛生白(薛雪),其笔下《湿热病篇》的条文,正以“三禁”原...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叶天士 2025-09-04 永琪未逝:一场被历史改写的皇位继承猜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三月初八,26岁的和硕荣亲王永琪病逝于兆祥所。这位被乾隆帝誉为“于诸子中更觉贵重”的五阿哥,其生命戛然而止于权力巅峰的前夜。若将历史时...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04 清代画家席佩兰:诗画双绝的才女传奇在清代乾隆年间的江南水乡常熟,一位名叫席佩兰的女子以诗画双绝的才情惊艳了文坛。她不仅以画兰闻名,更以诗作成为清代性灵派女诗人的代表人物,与丈夫孙原湘、师长袁枚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席佩兰 2025-09-03 康乾盛世:封建王朝的回光返照与历史困局“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史观对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662—1795年)的概括性评价,这一时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疆域辽阔而被视为清朝统治的巅峰。然而,这...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29 暗夜星辰的陨落:解码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的真实死因在清代乾隆末年的金陵城,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伏案疾书,窗外风雨如晦,案头《历算简存》的墨迹尚未干透。这位29岁便香消玉殒的奇女子王贞仪,其生命终章的真相,在200...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王贞仪 2025-08-28 清朝状元柳敬亭:历史迷雾中的虚实之辨近年来,关于“清朝状元柳敬亭”的传说在网络与民间口耳相传,甚至被演绎为“乾隆钦点状元”的传奇故事。然而,通过梳理正史、方志、文人传记及学术考证,这一说法实为历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8-26 洪熙官与方世玉:江湖传奇中的真实与虚构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江湖画卷中,洪熙官与方世玉宛如两颗璀璨星辰,他们的故事被后世小说、影视反复演绎,成为中华武术文化中不可磨灭的符号。然而,当剥离艺术加工的层层面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方世玉 2025-08-25 翰林风骨:王尔烈殿试夺魁后的传奇人生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春,北京贡院内,44岁的王尔烈以二甲头名进士身份完成殿试。这位来自辽东的布衣书生,以"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q...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王尔烈 2025-08-22 甘国宝:两度戍台的清代名将,海峡两岸的守护者在清朝乾隆年间的风云变幻中,甘国宝以文武双全的才华和勤政爱民的品格,成为海峡两岸共同敬仰的历史人物。他两度担任台湾挂印总兵,以铁腕治军与仁政安民并举,在巩固海疆...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甘国宝 2025-08-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