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康熙帝第四子,年号雍正。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在雍正办公的地方,有一个小房间,里面的柜子里,有一个个上了锁的小盒子,这些小盒子中,装有官员们给雍正上的密折。
雍正会用对应的钥匙分别打开小盒子,然后查看官员上的密折,从中了解民间和官员之间(弹劾、指责、举报等)发生的事情,并予以批示。
这个故事情节反应的就是清朝自康熙时期起,就采用的密折奏事制度,即部分官员得到皇帝的许可后,可以绕开公开的奏事渠道,单独给皇帝说事。
密折奏事制度虽然起于康熙朝,但康熙只是把他作为了解地方和民间情况的一种补充,授予密折权力的官员人数并不多,且密折在观看后,会交还给本人。
雍正继位后,为了强化皇权,强化对官员的管理,将这么一种奏事的制度发扬光大,把它当成了自己手中的一柄重要武器。
雍正不但增加了密折奏事官员的人数,且密折会存档,用作监督官员的证据,并用于实际的政治控制行为中,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让官员们互相监督,并利用这种监督强化皇权
在古代的各个王朝,官员之间的弹劾,是有正规渠道的,有专门的言官和机构负责此事。
但这种公开的举报和弹劾行为,受制于朋党、亲眷、师生之间的纠葛,往往无法反应真实情况,且很容易引起党争。
而密折奏事制度,可以有效缓解官员们对同僚的某些顾忌,能防止臣子们上下串通一气,欺瞒皇帝。
且雍正许可的不区分官员大小等级、不分管辖地区,不分事务管辖范围的全范围的互相监督和纠察式的密折奏事,能让臣子们在互相监督的同时,还要互相防范和警惕。
如此一来,官员们就无法整合在一起对抗皇权,而要依靠皇权给自己撑腰、做主。
官员的对错和升迁,雍正可以依据密折奏事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政治需要来判断和下决定。
得到密折奏事许可的人数越多,官员之间的猜忌和防范就越严重,因为谁也不知道,身边的某位同僚会不会偷偷给皇帝上奏折,披露和揭发自己。
如年羹尧倒台前,不但有品级相差不大的亲密助手岳钟琪用密折揭发,还有其作战和防御地区的知府、知县用密折揭发,上上下下有无数的眼睛盯着他。
当官员们因互相监督、揭发的需要而无法团结时,皇权自然获益匪浅。
于是,大多数官员们都会在密折中表态:“所依赖者,惟知有皇上,不知其他”。
二:通过密折来打击异己、孤立政治上的对手
密折既然沾上了个“密”字,其中的内容即只有雍正和上奏人知道,包括雍正给臣子的批示,也具有高度机密性,不经许可是不能传播的。
唯一拥有主导权的雍正可以根据政治需求来决定是否公布密折内容,打击政敌,或根据密折内容,做秘密批示,在官员势力中挑拨、拉拢。
如雍正朝初期,在防范、惩治年羹尧、隆科多等权势比较大的臣子时,雍正就借用密折的批示,在官员群体中大肆挑拨。
如雍正在给湖南巡抚王朝恩的密折批示中写道:“二人(年羹尧、隆科多)就曾在朕前奏你不可用......”。
雍正又在给河道总督齐苏勒的密折批示中写道:“隆科多说你操守不好”,“而年羹尧前岁奏你不能料理河务,言不学无术”。
雍正在给云贵总督高其悼的密折批示中写道:“(年羹尧)奏你不称云贵总督之职”,“朕恐他(年羹尧)愚弄你,陷汝于不是......所以明白写来”。
雍正在给陕西凉州总兵宋可进的密折批示中写道:“年羹尧不大喜你,你防着些。诸凡不要将把柄着他拿住......”。
如此种种,雍正充分利用密折奏事这种得天独厚的手段,想打击谁就打击谁,想分化谁就分化谁。
至于雍正要对付的人,是否说过那些话语?官员们在得到批示后,是无法互相证实的。
官员们也不敢互相证实,因为你也许刚当面或写信去求证,回过头,就被同样拥有密折奏事权力的被求证者揭发。
因此,官员们只能被雍正牵着鼻子走,还要对皇帝的提醒“感惧涕零”。
在这样一种氛围下,谁能对抗雍正的皇权?年羹尧和隆科多不行,皇子胤禩、胤禟们也不行。
三:利用密折联络群臣感情,针对性的灌输君臣大义
雍正虽然扩大了密折奏事的人数和范围,但对于庞大的官僚队伍来说,拥有密折奏事权力的官员还是少数。
因此,很多官员认为拥有密折奏事权力,是一种荣誉,是皇帝给予的信任,普遍对雍正抱有感激之情。
雍正就利用官员的这种敬畏和感激心理,根据不同官员的欲望、性格,通过密折这种单对单的交流方式,针对性的对不同官员晓以君臣大义。
并且,因为密折的机密性,雍正可以随意对官员表态,如“独看好你”这样的语气,让收到批示的官员有一种被“独宠”及“看重”的心态,进而随时准备为雍正效死力。
现今解密和公开的清宫档案中,在雍正朝奏折那一部分中,能经常看到雍正对臣子们的肉麻般的批示语句。
这不单是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让臣子们亲近雍正,也是以这种语气让臣子们放下对雍正的警惕心,达到大事小事都愿意向雍正诚实汇报的目的。
1735年,雍正帝猝然离世,25岁的弘历以“乾隆”年号开启长达63年的统治。这位自诩“十全老人”的君主,在继承雍正遗产的同时,却以一系列政策调整与父亲形成鲜明对...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09 帝王权术的双面镜:雍正与乾隆震慑臣子的不同结局在清朝268年的统治中,雍正与乾隆父子以截然不同的政治手腕书写着帝王权术的篇章。当雍正用“年羹尧案”“隆科多案”树立皇权威严时,乾隆则通过“讷亲之死”“鄂昌自尽...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09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卫死后为何无人敢动?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五十八岁的雍正帝突然驾崩,直隶总督李卫闻讯后三日暴毙,终年五十一岁。这位以“缉私盐、整漕运、治江南”闻名的能臣,死后虽遭乾隆斥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01 忠奸分野:李卫与年羹尧结局差异的深层密码雍正朝两大权臣李卫与年羹尧,同为帝王股肱之臣,却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终局。年羹尧从抚远大将军沦为阶下囚,被赐自尽时身负九十二款大罪;李卫则历经三朝,以直隶总督之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10-01 九子夺嫡:雍正登基后,八位失败者的命运终章“九子夺嫡”是清朝康熙年间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九位皇子为争夺储君之位各施手段,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雍正帝。而其他八位参与夺嫡的皇子,在这场残酷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 棠棣情深:雍正与十三阿哥胤祥的传奇兄弟情在清朝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风波中,雍正帝(胤禛)与十三阿哥胤祥的关系堪称历史典范。两人虽非一母同胞,却以超越血缘的信任与默契,共同书写了帝制时代权力结构中的极...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 康乾盛世中的双子星:雍正与乾隆的治世之道在清朝268年的历史长河中,康雍乾三代君主以134年的统治时长构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辉煌。其中,雍正与乾隆这对父子皇帝的治世理念与成就,始终是历史学者争论的焦...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 佟国维:从康熙国丈到八爷党幕后推手,一场险象环生的政治博弈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堪称清朝最激烈的权力斗争,而在这场风暴中,康熙国丈佟国维的抉择与结局尤为耐人寻味。作为孝康章皇后之弟、孝懿仁皇后之父,佟国维凭借家族背景与...
康熙的儿子们 孝康章皇后 2025-09-25 22岁太后佟佳氏早逝之谜:权力漩涡中的生命悲歌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年仅7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改元康熙。其生母佟佳氏以22岁之龄晋封圣母皇太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太后之一。然...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25 雍正对敦肃皇贵妃的深情:超越权谋的帝王之爱在清朝雍正帝的后宫中,敦肃皇贵妃年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并非影视剧中那个嚣张跋扈、工于心计的“华妃”,而是以温柔贤淑、端庄恭谨著称的宠妃。从康熙指婚到雍正朝的盛...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