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印象中的皇帝都是日理万机,尤其是清朝的皇帝,要遵守近乎严苛的规矩,勤于政务。下面要聊到的这位小皇帝虽然年纪不大,却荣登大唐荒淫皇帝的榜首,也是大唐第二短命的皇帝,仅次于亡国皇帝了,一众忠心耿耿的大臣为了劝诫小皇帝也是煞费苦心。
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穆宗长子,初封为鄂王,后徒封为景王,长庆二年(822年)十二月被册立为皇太子,长庆四年(824年)正月,穆宗病死,李湛于同月即位,成为唐朝第十五位皇帝。
当时,唐敬宗还是个十六岁的少年,非常贪玩。登基后,他根本不把国家大政放在心上,游宴无度,荒于国事,宠信宦官,贪图安逸,击球玩乐,留恋女色,不问朝政,还迷信道士,希望能够长生不老。同父亲穆宗一样,敬宗也未立皇后,目的是为了减少皇后干涉,方便猎艳后宫。
敬宗一味追求享乐,就连皇帝例行的早朝也荒废了。每天,群臣来到朝堂准备入阁议事,可是敬宗一直到日上三竿还没有上朝。大臣为了参加朝会,天不亮就要起床准备,饿着肚子等候皇帝朝见,可皇帝迟迟不到,时间长了,臣僚们坚持不住,以至于有些老年体弱的大臣昏倒在地。为此,不少忠君爱国的大臣急得焦头烂额,使出浑身解数劝谏敬宗早朝。
对敬宗这一有悖祖制的行为,谏议大夫李渤曾几次上疏,但敬宗不当回事,反而比之前更晚了,一次气得李渤向宰相说打算出阁待罪,直到看到敬宗出来了,才作罢。退朝后,李渤又上疏说:“今天入阁,陛下没有按时见群臣,群臣都分散而斜倚,散乱随意,是表现在外的;焦虑忧思,则是郁结在内的。忧虑倦怠积郁多了,必生灾祸,小则天旱出现妖孽,大则产生战争叛乱,一定要注意了。《礼》曰:‘三谏而不被采纳,就应逃离。’陛下新即位,我已达三谏,恐会危及社稷。”又说:“左右常侍之职为规劝讽谏,但却缄默不言,若设官而不要求他们尽责,不如免官。”
李渤的劝谏,没有奏效,左拾遗刘栖楚看不下去了。一次退朝以后,刘栖楚劝谏敬宗说:“先前的几任皇帝刚即位时,都非常勤政,忧国忧民,坐以待旦。陛下即位不长时间,每天早晨都睡懒觉,快中午了才起床。宪宗及先帝都是年龄较大的长君,朝夕恪勤,四方犹有叛乱者。陛下这么年轻,刚登基没几天就这样,恐怕对社稷不好吧。我既然是谏官,就应当对陛下负责,如果陛下不听劝,受到天下人的讥笑,有负天下人,我宁愿去死!”说完后,刘栖楚头叩龙墀,血流不止。见此情景,敬宗当时表现出很受感动的样子,但仍是不改,后来甚至发展为一个月也难得上朝两三次。
后来,裴度做了宰相,也想改变敬宗的这个毛病。当时,敬宗年少骄纵,厌倦接见群臣,裴度于是巧妙和缓地进言:“近来,陛下每月坐朝约六、七次。天下人的心里,无不知道陛下亲自处理各种政务,甚至河北的逆臣在遥远的地方听到传闻,也都惊惧。自从这两个月以来,陛下朝会百官、开延英殿议事渐渐稀少,常常担心必须禀奏皇上明断的重要公事,有所耽搁延误。敬望陛下尽量多坐朝,以扩大接见、讯问。臣下以为陛下保养身体,在于顺应时令气候。如果饮食有节制,安寝、起床有常度,身体惟求康和,可保长寿,而多上朝就是一种增加活动量、延年益寿的方式。再者,目前正值盛夏,若上朝太晚,正赶上一天中最炎热的时刻,若早一步上朝,天气比较凉爽,就可以避开酷暑,切望陛下采纳。”
裴度在官场多年,伺候过数位帝王,经验老道,知道怎么对付小皇帝敬。这番话,与其说是劝谏,倒不如说是糊弄、哄骗小皇帝,真真笑死个人。但是,敬宗听了以后很受用,此后坐朝理政次数稍有增多。
好景不长,不知怎么的,敬宗又懒惰起来。为了使敬宗能够上朝理政,在地方上任职的李德裕进献《丹扆六箴》:其一曰《宵衣》,批评敬宗上朝此时太少,也太晚;二曰《正服》,批评敬宗经常穿奇装异服,不符合皇帝身份;三曰《罢献》,批评敬宗征敛奇玩异珍名目繁多;四曰《纳诲》,批评敬宗不接受大臣们的正确意见和建议;五曰《辨邪》,批评敬宗宠信谄谀小人;六曰《防微》,批评敬宗嬉戏玩耍无节制。
《丹扆六箴》讲的这六点,言辞虽烈,倒也属实,活脱脱勾勒出了敬宗放荡公子哥的形象。对李德裕的劝谏,敬宗命令翰林学士起草了一道表扬诏书,但自己仍我行我素,醉生梦死。小皇帝如此,谁都没有办法。
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的一天晚上,敬宗“打夜狐”后在喝酒时被宦官杀死,年仅十八岁。(刘秉光)
在中国诗歌史上,唐代诗人李白以“诗仙”之名傲立巅峰,其豪放飘逸的诗风、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后世难以逾越的高峰。然而,若追溯其艺术血脉的源头,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身影...
李白 2025-09-18 杜甫:诗史长河中的永恒灯塔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星空中,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如同一颗永不熄灭的恒星,以1400余首传世诗篇照亮了盛唐转衰的历史天空。这位被后世尊为“诗圣”的文学...
杜甫 2025-09-17 尤俊达是好人吗?——历史与文学交织下的复杂镜像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诗仙的笔墨:李白诗歌数量与创作传奇的考证在盛唐的月光下,李白以诗为剑,劈开了中国文学史的苍穹。这位自称"谪仙人"的诗人,一生游历四方、纵酒狂歌,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
李白 2025-09-17 沈珍珠之死:权力、贞洁与帝王心术的残酷交织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七月,安徽寿州崇善寺内,一名自称太子李适生母的女尼广澄,在接受朝廷盘问后被乱鞭打死。这场看似荒诞的“假冒案”,实则撕开了安史之乱后大唐...
李适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李白 李商隐 2025-09-16 郭子仪之死:功高不震主,忠良终得全——驳“灭九族”谣言之真相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以“再造王室,勋高一代”的功绩载入史册,其八十五载人生横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历经安史之乱、吐蕃入侵、仆固怀恩叛乱等重大危机,始终以...
郭子仪 2025-09-16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