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内疫情十分稳定,但还是要做好预防措施,就在不久前合肥市出现了很多本地病例,当地政府发现后也迅速的开展了一些防护措施,据报道,目前合肥市已经出台八项有关举措来阻止新冠疫情继续扩散,对此想要了解更加详细资讯的话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合肥:暂时关闭中风险地区非必需文体休闲娱乐场所
据“合肥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14日合肥市出台八项举措,全面贯彻落实精准防控相关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一、暂时关闭中风险地区非生活必需的文体休闲娱乐场所,待调整为低风险后自然恢复。
二、加强中风险地区人员进出管理。外地中风险地区如必须来肥人员,需提前向所到地或单位报告,并出示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点人员的排查防控,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戴口罩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倡导广大群众切实提高自身防护意识,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四、加强医疗机构院感防控,进一步发挥30家发热门诊、106个基层发热哨点诊室“前哨”作用,强化发热患者管理;发热患者在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100%落实核酸检测;未设置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的医疗机构,特别是社区医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不得接诊发热患者。
五、全力做好中风险地区居民和集中隔离人员的生活保障。加强对集中隔离场所感染防控和服务人员规范化培训,开展食品安全排查,坚决杜绝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六、持续开展冷链食品和进口物品风险排查,加强环境及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做好源头端、生产端、市场端、消费端等各环节疫情防控工作。
七、养老院、福利院等场所一律实行封闭管理,落实非必要不探视制度,确需探视的,必须凭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行探视;在院人员应按规定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八、加强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值班值守,主要领导在岗在位,流调、采样、检测等信息做到一小时一报。
安徽疫情源头
5月13日,安徽合肥市、六安市两地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截至5月14日中午12时,安徽全省共报告确诊病例4例(合肥市2例,六安市2例),疑似病例1例。现就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确诊患者基本情况
李某某,女,27岁,为江苏省无锡市某某集团员工,5月8日从六安市到肥西县,5月13日,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张某某,女,29岁,长期居住于六安市裕安区,5月2日至7日接受李某某培训,5月13日,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吕某,女,31岁,为江苏省无锡市某某集团员工,系李某某同事,5月13日,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李某,女,33岁,长期居住于六安市裕安区,为张某某同事,共同接受李某某培训,5月14日,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范某某,男,37岁,长期居住于六安市金安区,与确诊病例有接触史,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普通型)。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1、避免去疫情高发区
2、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场所。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多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外出记得佩戴口罩。
3、加强开窗通风。居家每天都要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加强空气流通,可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4、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或者免洗洗手液洗手。打喷嚏或咳嗽的时候注意用纸巾或胳膊肘捂住口鼻,不要直接用双手捂住口鼻。
5、及时观察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尤其是高热不退)、咳嗽、气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佩戴口罩并及时就医。
隋末唐初的权力棋局中,王世充作为割据洛阳的郑国皇帝,其政权架构与军事部署一直是史家研究的焦点。在众多历史人物中,王仁则作为王世充侄子的身份,既存在于正史记载,又...
郑国 2025-09-08 羊斟:一碗羊羹背后的历史悲歌公元前607年的春天,郑国在楚国授意下出兵攻打宋国。宋国统帅华元率军迎战,却在战前犒劳将士时犯下一个致命疏漏——他的车夫羊斟未分得一碗羊肉羹。这个看似微小的细节...
郑国 2025-08-22 邓析:春秋末期的思想革新者与法治先驱在春秋末期这个社会剧烈变革、思想多元碰撞的时代,邓析以其独特的思想主张和大胆的革新行动,成为郑国乃至中国思想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既是法家思想的先驱,又是名...
郑国 2025-08-13 列子的思想主张:虚静无为中的生命觉醒战国时期,郑国隐士列御寇以“御风而行”的传说闻名于世,这位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思想家,在《列子》八卷中构建了以“贵虚”为核心、融合宇宙论与生命哲学的独特体系。其思...
郑国 启 2025-08-05 夏目漱石相当于中国的谁:跨越国界的文学镜像在东亚文学的星空中,夏目漱石与鲁迅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分别以日本和中国为坐标,以文学为棱镜,折射出时代转型期的精神困境与人性挣扎。若以“国民作家”为标尺,夏...
鲁迅 2025-08-04 郑庄公为何名“寤生”:一场跨越千年的命名之谜公元前757年,郑国第三位国君郑庄公降生。这位在《左传》中被记载为“寤生”的君主,其名字背后隐藏着先秦时期对生育风险的认知、母子关系的纠葛,以及史官对历史事件的...
郑国 2025-07-24 烛之武名字的由来:从地名到历史符号的文化解码在春秋时期的外交舞台上,烛之武以三寸不舌化解郑国危局的故事被载入史册。这位年逾七旬的老臣,其名字本身便蕴含着先秦时期独特的命名文化与身份标识逻辑。从“烛地”到“...
郑国 2025-07-22 张载哲学:唯物与唯心的千年辨析北宋哲学家张载的哲学体系,因“太虚即气”“一物两体”等命题的提出,在中国哲学史上引发了长达千年的唯物与唯心之争。这场争论不仅关乎学术史的定位,更折射出中国哲学对...
太虚 2025-07-15 王世充的武功之谜:历史与虚构的交织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中,王世充以“郑国皇帝”的身份活跃于历史舞台,其军事才能与政治手段备受争议。然而,关于他是否精通武功、修炼何种绝技,史书记载极为有限,更多线索却...
郑国 2025-07-15 王世充当了几年的皇帝?——隋末群雄中的短暂帝王梦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场逐鹿中原的混战中,西域胡人王世充凭借军事才能与政治手腕,在洛阳建立郑国,自立为帝。然而,这位篡位者的帝王生涯却如昙花一现,仅...
郑国 2025-07-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