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不少皇帝都是因为饭菜里被人下了毒,最后不治身亡。所以之后的各个皇帝对于自己用膳的防毒检验都十分严格,一定要有人吃过并且没事,才能拿去给皇帝吃。到了清朝,整个御膳程序已经非常完善了,其中验毒只是常规,如果菜里有不干净的东西,导致皇帝吃了不舒服,那御厨的麻烦就大了。发现沙子、小石子等异物,御厨最少要挨80大板,给皇帝做饭也算一个高危险职业啊。
大家都知道现代法医鉴定技术,判断清朝的光绪皇帝死于急性砒霜中毒!按照古代对砒霜的通常用法,这种毒药很大可能是被施加于光绪皇帝的饮食中的。而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御膳是有人来品尝试毒的。那么到了光绪皇帝这里,御膳房试毒怎么就全然没有用处了?
御膳竟然已形成了一种体系
在中国2000年的封建历史上,不乏因为食物被人下毒而毒死的皇上,因此在皇帝御膳中防备下毒,是历朝历代都很重视的一个事儿。到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清朝,皇上御膳的安全防范措施已经发展得非常充分了。
在清代皇上每天一般要吃四顿饭,其中两顿正餐外加清晨的点心和晚上的便饭,每顿饭的菜肴品种以及所用的餐具都有文字记录,由专门给宫内做饭的机构御膳查房的负责人来拟定,并且需要专门呈递给皇帝审定。
所有宫廷常例的菜肴之外的新奇菜品食品,都需要标注材料来源和烹饪者。除此之外,清朝还有严格的制度。按照大清会典的规定,在御膳查房的菜肴烹饪出来之后,至少就要执行两拨人去尝菜。
首先是做菜的厨子,然后是御膳查房的管理人员,如果厨子忘记尝菜就给皇上端过去了。那么这厨子本人要打50大板,根据现存的历史资料,清代在御膳查房的食品安全问题上,对厨子不尝御膳的惩罚其实是最低的。
厨子的其他违规操作惩罚力度大许多
厨子的其他违规操作都要比惩罚力度要大。比如说备菜粗糙,像什么菜里边有沙子,萝卜不切块,整个就给皇上端过去了。这些操作失误一律要打60大板。如果给皇帝做的菜材料不卫生,比如说这猪大肠没洗,或者说燕窝里边全是泥之类的,那么要揍厨子80大板子。
而级别最高的惩罚是厨子烹饪菜肴时触犯了饮食禁忌,不顾食物的搭配,生冷荤腥一锅端,把皇帝给吃的跑肚拉稀了,那么这厨子得打一百大板!
从惩罚力度上来看,反倒是厨子替皇帝执行第一道常菜试毒的步骤,如果不执行,惩罚力度最轻。根据这则史料,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厨子在菜肴里边下毒弄死皇上罪行最小?
肯定不是!因为御膳查房的厨子尝菜只是御膳房试毒流程中的第一道关口,而且是普遍必须执行的第一道关口,这道关只能挡住厨子自个下毒。而在后面的御膳传递上菜过程中,如果只是靠厨子尝菜,那是挡不住下毒的。因此它属于必要程序,而不是关键程序。所以惩罚力度才会这么轻。
况且厨子不尝菜被揍50大板,前提是厨子没下毒。如果真下毒了,那就不是50大板的惩罚了,那得杀头了!根据学者们的研究,菜肴从御膳查房出来之后,再递送菜肴的过程中,至少会有两名以上的太监互相监视。大家肯定会发现,这一套御膳的防毒程序还是比较完善的,至少对砒霜的防范效果应该是很不错的。但是为什么光绪皇帝还会中砒霜之毒而死呢?其实这个非常好理解。距离光绪稍微远一点的菜肴,那不是冷的,就是搜的臭的,太监们只是用来滥竽充数的。
光绪皇帝看到自己连一顿饭都吃不饱,就去向慈禧太后抱怨申诉,结果这老佛爷非但不予改善,反而斥责光绪皇帝生活不够节俭。作为封建王朝的核心角色,皇上一旦失去权力,连吃个饱饭的都做不到。
那么过去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御膳房措施也就全然成了空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失去权力的光绪,最后中砒霜之毒而死,正是封建王朝皇权斗争的一个直白的表现。
在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史上,井田制是夏、商、周三代最具代表性的土地分配方式。其核心特征是将土地划分为“井”字形九块,中央为公田,周边八块为私田,形成“八家共耕公田,...
2025-09-15 张仲景三大名方:千年医道的智慧结晶东汉末年,战乱与疫病交织,百姓苦不堪言。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一位医者以“仁心济世”为志,遍尝百草、悬壶济世,最终著成《伤寒杂病论》,为后世中医临床奠定了“辨...
2025-09-15 日本镰仓真的妖气很重吗?——从历史传说与现实风貌中探寻真相在日本的文化语境中,“妖气”常被用来形容某些地方因历史传说或神秘氛围而产生的超自然感。镰仓,这座位于神奈川县的千年古城,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遗迹以及流...
2025-09-15 明朝岭南第一状元伦文叙:草根逆袭的传奇与文化丰碑在明朝科举的星空中,伦文叙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破夜空,以“岭南第一状元”的身份载入史册。这位出身贫寒的南海才子,用一生演绎了从卖菜童到状元郎的逆袭传奇,更以诗文对...
2025-09-15 大仲马三部曲:文学星空中璀璨的史诗三部曲在法国文学史上,大仲马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跌宕起伏的叙事风格,构建了一个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文学世界。而在他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有三部作品以“三部曲”的形式串联起跨越...
2025-09-15 苏门六君子:北宋文坛的璀璨群星在北宋中后期文坛的星空中,苏门六君子如六颗耀眼的星辰,以卓越的文学成就与独特的人格魅力,共同构筑了宋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这一群体由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2025-09-15 元怿之死:历史真相与艺术加工的辨析北魏清河王元怿的一生,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权力斗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这位孝文帝元宏的第四子,自幼以“聪颖拔俗、貌美绝伦”闻名,却因刚正不阿的性格卷入宫廷漩涡,...
2025-09-15 土耳其人认为自己是赫梯人吗?——历史、基因与文化认同的纠葛在土耳其的历史叙事中,赫梯人常被提及为安纳托利亚半岛的古老原住民,但土耳其人是否自认为赫梯人的后裔?答案是否定的。尽管赫梯文明在土耳其境内留下了辉煌的遗产,现代...
2025-09-15 蒙克与象征主义:穿透灵魂的视觉诗篇19世纪末的欧洲艺术界,象征主义如同一股暗流,在古典主义的理性框架下悄然涌动。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以《呐喊》《病孩》《生命之舞》等作...
2025-09-15 宇文忻与宇文泰:同族血脉下的不同历史轨迹在北朝至隋唐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宇文氏家族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其中宇文忻与宇文泰作为同族成员,虽共享宇文姓氏,却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他们的关系...
2025-09-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