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周(885年—952年),字尚质,妫州怀戎(今河北怀来东南)人,五代时期杰出的军事将领。他出身军伍世家,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官至天平节度使,累封齐王,死后追赠尚书令、秦王,谥号“武懿”。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高行周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政治品格,成为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将星。
一、出身名门,少年从军显锋芒
高行周出身于世代戍守妫州怀戎的军伍世家,其父高思继兄弟三人俱以武勇闻名燕地。唐末军阀混战中,高思继因依法纠治戍守幽州的河东军,激怒李克用而被处死。年仅十余岁的高行周,在家族蒙难后仍被刘仁恭编入军中,以军职随侍左右。这一经历不仅磨砺了他的意志,更让他在少年时期便积累了宝贵的军事经验。

真实能力初显:天佑四年(907年),刘守光篡位称帝,建立桀燕政权。晋王李存勖以“僭逆不道”为由攻打幽州,高行珪(高行周之兄)在武州投降晋军,燕将元行钦率部攻打高行珪。高行周奉命向晋军大将周德威求援,李嗣源率军驰援,在广边军大败元行钦。此战中,高行周不仅展现了冷静的应变能力,更在后续战斗中屡立战功,被李嗣源调拨至麾下,与养子李从珂一同统领牙兵,为其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后唐立功,骑兵战术显神威
高行周在后唐时期的表现堪称其军事生涯的巅峰。他以骑兵战术见长,多次在关键战役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经典战例一:贞明元年(915年)黄河伏击战
梁、晋两军对阵于黄河沿岸,梁军欲占据晋军上游的杨村寨。李嗣源率部埋伏于斗门,意图伏击梁军,却因众寡不敌反被围困。危急时刻,高行周率骑兵驰援,横冲梁阵,成功救出李嗣源。此战中,高行周对骑兵机动性的精准把握和果断出击,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经典战例二:同光元年(923年)郓州奇袭战
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后,命李嗣源奇袭郓州。时逢阴雨连绵,士卒皆无战意。高行周激励士气道:“此乃天助我军,必能出其不意!”他率前锋军冒着大雨连夜渡河,一举攻克郓州,为后唐灭亡后梁奠定胜局。此战中,高行周对天时、地利的巧妙利用,以及激励士气的领导力,展现了他作为统帅的全面才能。
军事才能评价:高行周的骑兵战术以“快、准、狠”著称,他善于利用地形和天气条件,通过突袭和迂回包抄打乱敌军阵型。其指挥的骑兵部队在五代时期堪称精锐,为后唐的扩张立下汗马功劳。
三、四朝元老,政治智慧保家族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高行周却能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中屹立不倒,这与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密不可分。
政治抉择一:弃燕归晋
刘仁恭父子统治幽州期间,高行周兄弟虽在其麾下任职,但始终保持独立判断。当李存勖攻打幽州时,高行珪选择投降晋军,高行周则通过求援行动表明立场。这一抉择不仅避免了家族与晋军的直接冲突,更为高家将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政治抉择二:审时度势仕后晋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在契丹支持下建立后晋。高行周虽曾为后唐效力,但在石敬瑭南下灭唐后,他选择接受后晋官职,以同平章事身份归藩潞州。这一决策体现了他在乱世中“保境安民”的务实态度——通过拥戴新政权换取地方稳定,避免无谓的战乱。
政治智慧评价:高行周的政治智慧体现在他对时局的精准判断和对家族利益的长期规划。他深知在五代时期,忠诚于单一政权往往意味着毁灭,因此选择“顺势而为”,通过平衡各方势力维护家族地位。这种策略虽被部分人诟病为“反复无常”,但客观上为高家将的延续提供了保障。
四、军事与政治的双重遗产
高行周的一生,是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完美结合的典范。他的军事成就体现在:
战术创新:将骑兵机动性与地形利用相结合,开创了五代时期骑兵作战的新模式。
战略眼光:在郓州奇袭战中,通过精准判断天气和敌军心理,实现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治军能力:他统帅的部队以纪律严明、战斗力强著称,为后世将领提供了治军范本。
在政治领域,高行周的遗产同样深远:
家族传承:他培养了以高怀德为代表的第三代高家将,使家族在北宋初期仍保持重要影响力。
政治平衡术:他的“顺势而为”策略为五代时期的武将提供了生存模板,影响了后世对乱世政治的认知。
地方治理:在镇守各地期间,他注重民生,通过发展农业和商业稳定地方经济,为五代时期的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五、历史评价:英雄与争议并存
高行周的历史评价存在争议,但主流观点仍肯定其军事才能和政治贡献。
正面评价:
《旧五代史》称其“性仁厚,善抚士卒”,肯定其治军和为人。
薛居正评价他“禄厚而君子不议,望重而人主不疑”,将其与唐朝名将郭子仪相提并论。
现代学者认为,高行周是五代时期“保境安民”的典型代表,其军事和政治才能对稳定地方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争议点:
部分人认为他投降后唐和后晋的行为是“反复无常”,但结合五代时期的政治环境,这种选择更多是生存策略而非道德缺陷。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江湖风云、英雄辈出的古典名著中,孔亮,绰号“独火星”,虽非光芒万丈的顶尖豪杰,却以其独特的性格与经历,在梁山108将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他的故...
2025-11-25 杨再兴:南宋铁血忠魂,郾城孤胆英雄在南宋抗金的历史长卷中,杨再兴(1104—1140)以孤胆冲锋的壮烈身影,铸就了华夏民族抵御外侮的精神丰碑。这位出身湘西苗疆的武将,从流寇头领蜕变为岳家军中流砥...
2025-11-25 郭英:明初铁血名将,兄长郭兴共铸勋业在明初波澜壮阔的军事画卷中,郭英与兄长郭兴宛如两颗璀璨星辰,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赤胆忠心,为明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赫赫战功。他们出身平凡,却凭借着无畏的勇气与智慧,...
2025-11-25 侯健:通臂猿的江湖传奇——梁山后勤保障的幕后英雄在《水浒传》的江湖世界里,一百单八将各具特色,他们或武艺高强、冲锋陷阵,或智谋过人、运筹帷幄。而侯健,这位绰号“通臂猿”的好汉,虽在武力上并非顶尖,却以独特的技...
2025-11-25 险道神郁保四:水浒传中的巨人勇士在《水浒传》波澜壮阔的英雄画卷中,郁保四以“险道神”的威名,成为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极具特色的一员。他身形魁梧、性格勇猛,虽未在正面战场大杀四方,却以独特的身份和事...
2025-11-25 杨幺:南宋义军首领的抗争与悲歌南宋初年,山河破碎,百姓苦不堪言。在这动荡的时代,一位名叫杨幺的义军首领挺身而出,以洞庭湖为舞台,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抗争篇章。出身贫寒,投身义军杨幺,本名杨太...
2025-11-25 牛皋:南宋抗金名将的忠烈人生牛皋(1087年—1147年),字伯远,汝州鲁山(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民族英雄。他的一生,是抗击外敌、捍卫家国的壮烈史诗,其事迹...
2025-11-25 韩山童:元末民变军(红巾军)领袖的抗争与悲歌在元末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社会矛盾尖锐,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燎原之火般燃起,而韩山童便是这场起义的关键发起者之一,他作为元末民变军(红巾军)...
2025-11-25 铁笛仙马麟:水浒江湖中的艺术战将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浩瀚人物星河中,马麟以其独特的绰号“铁笛仙”和鲜明的个性形象,成为梁山好汉中极具辨识度的一员。他位列一百单八将第六十七位,上应地明星,在梁...
2025-11-24 邹润:绰号“独角龙”的水浒英雄好汉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浩瀚星河中,邹润以其独特的绰号“独角龙”和鲜明的个性形象,成为梁山好汉中极具辨识度的一员。他位列一百单八将第九十一位,上应地角星,在梁山的...
2025-11-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