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允祹,原名胤裪,康熙帝第十二子,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异母弟,人称十二爷,他是如何保全自己得以善终的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历史上第四位皇帝,也就是康熙帝,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生功绩赫赫,可谓是千古一帝。但说到清朝重要的历史事件,不得不提的就是著名的九子夺嫡。
皇太子骄纵蛮横,结党营私,康熙帝罢黜皇太子开启了九子夺嫡的篇章。皇位的诱惑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抵挡的,就连平日里不被看好的皇子,也积极结党,表明立场,希望在斗争中能够存活下来。可就有这样一位皇子,隔岸观火,仿佛置身事外。
一、储位之争暗流涌动
胤祹自幼就受到皇帝的喜爱,康熙将他交给了苏麻喇姑教养,也这是这个决定,对他后来的品行以及命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苏麻喇姑是孝庄文皇后侍女,身历五朝,通晓满蒙文字,担任康熙帝的启蒙老师,参与设计开国冠服,是一位才德兼备的女性。在孝庄文皇后去世后,考虑她其年事已高,过分悲痛对其影响不利,康熙特地将胤祹交于她抚养。

有这样一位优秀老师的教导,胤祹茁壮成长,勤勉笃行,饱读诗书,为人谦和,深受康熙的喜爱。二十五岁被封为固山贝子,康熙出巡也常伴左右,胤祹逐渐显露出他的才能。
康熙十四年,康熙立仅两岁的胤礽为皇太子,可这位皇太子并没有因为父亲的看中更勤勉努力,或许是早早享受了权利带来的快感,胤礽勾结党羽,祸乱朝纲,为了稳固自己尊贵地位不择手段,一番高调的操作下来,为自己树敌太多。
这样的状况作为父亲的康熙自然也是看在眼里,胤礽阵营里的大将赫舍里·索额图,在计擒鳌拜,讨伐准噶尔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是这样一位辅佐康熙的能臣也因牵扯皇太子之争被圈禁宗人府,最后落得活活饿死的下场。
索额图的死使得储位之争的局势进一步紧张,康熙四十七年,宣布废除太子,空缺的皇太子之位,像是欲望的黑洞,将所有蠢蠢欲动的阿哥吸引而来,储位之争逐渐拉开帷幕。
二、九子夺嫡一触即发
皇太子之位悬而不决之际,大阿哥胤禔自知拼自己的资历无望,开始举荐八阿哥胤禩,并主张杀掉被废的胤礽,看到自己的儿子们为了皇位手足相残,康熙帝十分寒心,对虎视眈眈的八阿哥也多了一份戒心,可储位之争仍愈演愈烈。
此时三阿哥又披露了导致当时胤礽被罚的隐情,暗指其遭到大阿哥陷害,康熙知道后将其关押,考虑到胤禔与胤禩平日交好,储位之争两人又有牵扯,便连同八阿哥胤禩一起关押,施以惩戒,责令反思,后又释放。

康熙四十八年胤礽又重回太子之位,可此时的斗争,俨然是不能允许如此的一个皇太子,继续安稳地坐在位子上的,胤礽被告结党营私再次被废,但这次胤礽再无东山再起的机会,一直被圈禁致死。事态的急转直下,让三阿哥胤祉为保全自身,也不再争取。
废太子后,局势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四爷党和八爷党的阵营趋势逐渐显现,储位之争的局面渐渐确立,各位阿哥也纷纷加入党派,希望分得一杯羹,但此时的胤裪却仿佛独立于这场纷争之外。
胤裪出身并不高贵,被苏麻喇姑一手带大,他的生活后宫环境迥然不同,苏麻蝲蛄跟在皇帝身边的时间很久,知道皇帝不愿看到皇子手足相残,争权夺利,自己伴随康熙帝,但终归人微言轻,没法成为胤裪强大的背景靠山。
所以苏麻喇姑对胤裪从小的教育便是远离纷争,孑然一身,以求自保,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胤裪一直时刻谨记苏麻喇姑的教导,即便被各方势力所影响,在复杂关系中斡旋,他还是能够一直坚定立场,审时度势,尽职尽责,不为所动。
三、手握重兵全身而退
康熙五十六年,仁宪皇太后薨逝,胤祹被任命署理内务府总管事,期间胤祹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凭借着自己的才能,事无巨细,处理的相当妥当,安排的有条不紊。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胤祹之后更被多次委以重任。
因为办事得力,康熙帝对于胤裪的信任也逐渐增加,放心地委任他更多实务,赋予他更大的权力。同年十月,康熙更是将正白旗事务安排胤裪处理,在储位之争的紧张事态下,胤裪的地位也在一步步稳固。

随着权利越来越大,胤裪并没有像其他的阿哥那样,觉得自己可以竞争储位,或者觉得有资本可以加入阵营站定立场,反而依然秉承着自己一贯淡泊名利的作风,立于风暴之中却岿然不动,也许正是看中了这份难能可贵的品德,康熙帝才放心委以重任。
康熙六十一年,胤裪被册封多罗履郡王,也是在同年,康熙帝病故,遵照康熙帝遗嘱胤禛继承皇位,九子夺嫡,最后还是以四阿哥胤禛的胜利告终。这场对皇权的争夺战不难想象,下场会是怎样,雍正登基后,几位阿哥的下场也是十分惨淡。
胤裪在这场战斗中始终处于边缘人的角色,在雍正继位后,虽然因为种种事由被贬,但好在其心胸宽阔,对权位之争并不热衷,所以倒是悠然自乐,正是因为这种淡泊的心态,胤裪以87岁的高龄寿终正寝,有了一个善终。
四、总结
从胤裪的身上不难看出,生在皇家,即便是无欲无求,淡泊名利,也会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政治斗争中,在纷争之中不能一味地退缩,逃避,而是要坚定自己的立场,稳固自己的地位,即便是不上场斗争,也要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遇到困境和瓶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面对,明确自己的处境,坚定自己的目标,抱着一颗随遇而安的淡然之心,就一定可以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就。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雍正与宜妃:权力更迭下的恩怨纠葛在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交替之际,宫廷内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其中雍正帝与康熙宠妃宜妃之间的恩怨,成为这段历史中颇具戏剧性的一幕。雍正对宜妃的羞辱,背后交织着个人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施世纶:靖海侯之后,清朝第一清官的传奇人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政治舞台上,施世纶以其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作为靖海侯施琅之子,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荣耀,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
康熙的儿子们 施琅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