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邦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白登之围差点活捉的刘邦,打仗水平怎么样?
刘邦是一个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皇帝,他自从斩白蛇起义之后,有打不完的仗。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这一箭堪称夺命追魂,箭伤发作快要了他的命。吕后给他找来全天下最好的箭伤医生,刘邦也是有意思,他居然念叨着“朕提三尺剑取天下”的豪言壮语,拒绝了治疗。这可是他唯一的活命机会,他放弃了。没多久他与世长辞了,他辛苦开创的大汉王朝,前后延续了竟四百多年。汉是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一个朝代,有着“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致,皆为汉土”的底气。
当年苏武被羁留在匈奴,单于想逼迫他投降,苏武偏不,还掷地有声地说出这番话来:“南越杀我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我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我汉使者,即时诛灭。”汉朝的武力值爆表,所以才有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刘邦作为这样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他个人的武力值是如何的呢?
有人说他武力值平庸,离开了韩信在战场上就是条虫。垓下之围靠的是跟韩信联手,灭了项羽;到了白登之围没有韩信,居然被匈奴人包了饺子,差点连命都丢了。这个说法似乎有点道理,可是刘邦从秦末乱世之中拉起队伍,起义之前他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假如他真的是草包一个,如何镇得住手下这群狼病虎将?先来看看跟他打江山的有哪些猛人:淮阴侯韩信、燕王韩信、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这些人个个都是有裂土分疆能力的骁勇英豪,果真刘邦是枚软蛋,如何让这些人服服帖帖?
要看一个人能力如何,就要看他的对手是什么人。西楚霸王项羽是刘邦人生路上的头号劲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虽然赢过刘邦很多次,但是最后也输在刘邦手上。或许轮阵前刀剑往来,拍马冲锋刘邦不如项羽,这只是个人的武力值。打仗能力拼的是带兵作战的水平,这就是个综合能力。作为一名将领,本人的骑射刀剑功夫自然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协同指挥能力,如何整合军团、摆兵布阵,如果出其不意打对方个措手不及。这一点上,项羽在刘邦面前,恐怕没有绝对的优势。项羽留下最著名的以少胜多案例“彭城之战”,他从率领三万人马一路骑袭,以雷霆万钧的攻势迅速干掉了刘邦的百万联军。这是刘邦输得最惨的一次,被项羽追赶得灰头土脸。这从侧面证明了,刘邦指挥百万军团的能力是欠缺了一些。不过,也证明了刘邦另外一个优势——超级强悍的心理素质。
这是刘邦能够一路从弱小到强大、化劣势为优势的最佳武器。这份强悍而且笃定的自信心,让他无论面对怎样的境遇,都能绝处逢生。比如彭城之战他都快输光了家底,但是他很快就找回了冷静,马上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赢过项羽。心理素质差一点的人,遇到这样的惨败,可能想不开抹脖子的都有。但是刘邦不是,他是那种哪怕手中还有一兵一卒,也要想办法翻盘赢回来的类型。
不管被打败多少次,他都有东山再起的信心。有这样强悍的心理素质,山穷水尽时也是触底反弹的开始。刘邦趁着项羽兵疲,往东出击,经过几番鏖战,最终与韩信在垓下合围灭掉项羽,最终登基称帝。反观项羽,如果他有一点点刘邦的韧劲,肯坐船渡过江东,或许凭借他的号召力能够重整旗鼓,刘邦能不能顺利登基都不一定了。
说实在的,论大兵团指挥作战的能力,刘邦和项羽都不算强。最强的是先是被封楚王、后来封淮阴侯的韩信。大家都了解,有个“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韩信素有“兵仙”之称,大规模兵团作战真是他的长处。汉朝平定天下之后,有一次刘邦和韩信喝酒,君臣两人就论起兵道来。刘邦向来是个喜欢夸口的,对自己带兵打仗的能力尤其“戏精”。看他临时之前都不忘强调“朕提三尺剑取天下“,就明白他对当英雄这件事有多大的执念。那个时候,论英雄豪杰从来都是看马上较量,男人和男人之间的比拼看打仗。
估计是刘邦喝嗨了,请韩信点评自己的带兵能力,还问他“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也不含糊,脱口而出:“十万”。刘邦正得意,估计觉得自己横竖比项羽强了,顺口问了一句:“那你呢?”韩信的回答也很真诚:“百万。”韩信没有夸张,大兵团作战的确是他的强项,只是刘邦的脸色一下子变绿了。”那你怎么还归我管呢?“本来就是地痞出身的刘邦,一下子没有什么风度了。
韩信意识到自己犯了个不可原谅的错误,马上说:“臣只是善将兵而已,而主上善将将。“这样才圆回刘邦的面子。这其实说得没错,刘邦跟韩信比拼为将的能力,那不是在一个层级的。但是,刘邦有个本事,那就是能够拿得住这群悍将。这不单是武力值的比拼,还有谋略、心机、威望等等等。厉害如韩信,最后还是栽在刘邦手上。第一次,他被刘邦抓住,‘械之“,从楚王将为淮阴侯;第二次,他落在吕雉手上,被乱棒打死在未央宫。
刘邦打仗的水平无需质疑,他尽管不是秦末汉初乱世最强的,也是第一流的战将了。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彭城之战刘邦联军规模考辨:从“56万大军”到实战真相的解析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彭城之战爆发。史书记载刘邦率“56万大军”攻占彭城,却在半日内被项羽3万骑兵击溃,这一战果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
项羽 刘邦 2025-09-17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从项羽大腿到千年望族:杨喜后裔的传奇崛起之路公元前202年,乌江畔的寒风裹挟着血腥气,项羽自刎的瞬间,历史的天平彻底倾斜。五名汉军将领争抢尸首以换取爵位,其中郎中骑都尉杨喜夺得左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食邑...
项羽 刘邦 2025-09-16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刘邦返乡寻曹氏:历史迷雾中的情感与权力博弈关于刘邦与曹氏的关系,正史记载极为简略。《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仅以“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一笔带过;《汉书·高五王传》进一步补充“曹...
刘邦 2025-09-12 楚汉之争项羽失败的原因:从军事天才到政治败局的深层剖析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之一。西楚霸王项羽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横扫秦军,却在四年内被市井出身的刘邦反...
项羽 刘邦 2025-09-10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刘邦48岁之前:从市井游侠到起义领袖的沉淀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刘邦以48岁“高龄”起兵反秦、最终建立汉朝的传奇经历,常被后世视为“大器晚成”的典范。然而,若细究其前半生,会发现这位看似“游手好闲”的沛县亭长,...
刘邦 2025-09-04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