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诺》继续热播,萧启元在民间途中,遇到了自己从小认识的董若萱,董若萱也长大了,而萧启元对她则是一直都念念不忘。而董若萱这个角色,很像是董鄂妃,极有可能会是一个红颜薄命的角色,那董若萱最后究竟会是怎么死的呢?萧启元又是为什么会对董若萱如此喜欢呢?
在剧中,董若萱就是董鄂妃的原型,只可惜红颜薄命,在44集中,成年后的董若萱(杨超越饰演)终于上线了。董若萱被一群纨绔子弟追杀,皇帝萧启元突然出现英雄救美,对成年后的董若萱一见钟情,或许他们的缘分早就从小时候开始了,小时候的萧启元无意中听到了董若萱的名字,因此一直对她念念不忘。
董若萱的官配是茗玉的儿子萧启元,剧情设定萧启元跟董若萱是年纪相仿的,两人从孩童时期就相识了。小若萱十分有礼貌的向两位太后介绍了自己名字的来历,是因为父亲希望她一生能像忘忧萱草那样无忧无虑,所以起了“若萱”的名字。
这样一番介绍十分讨两位太后的欢心,同时也让一旁的萧启元一见钟情,大声喊“朕记住你的名字了”,这也是两人悲剧开始的地方。董若萱上线,令萧启元一见钟情,但是却成了萧承煦的“催命符”。
董若萱被萧启元封为妃子,还独宠董若萱,太后很是担忧后宫与朝堂,多次劝说自己儿子反遭嫌弃,萧启元还拿她母后跟萧承煦之间的感情来说事,萧启元独宠董若萱,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成年之后的萧启元如愿以偿纳董若萱为妃,但是后宫佳丽三千他却只宠董若萱一人,丝毫不知道收敛,更不会考虑到前朝与后宫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茗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多次劝说萧启元却没有结果,萧启元十分叛逆,甚至拿茗玉与萧承煦的旧事来比较,他觉得母后都可以不顾流言蜚语只爱萧承煦一人,凭什么到了自己这里却不能独宠董若萱呢?
这也让萧启元越发的仇视萧承煦,甚至完全不顾及萧承煦对自己多年的教导之恩,一心想要致萧承煦于死地,但是又碍于他的身份不能明面上动手,于是趁他出征的时候故意设下圈套。
名为为国战死沙场,实则是萧启元被仇恨蒙蔽了双眼,间接害死了自己的九皇叔,知晓一切的茗玉只剩心痛,却不能像之前一样为承煦出头,因为酿成这场大祸的正是自己的儿子萧启元。
《长安诺》董若萱的结局是年纪轻轻便身患重病,最终病逝在皇帝萧启元的怀中。董若萱这个角色在历史上面是以出身名门的董鄂妃为原型的,一生贤良淑德深得顺治帝宠爱,但因病饱受折磨去世,死后被追封为皇后。
《长安诺》里董若萱是雍临领主孙女贺兰茗玉之子萧启元的宠妃。萧启元对董若萱非常痴情,在宠妃董若萱病逝之后也随她而去。仅留下贺兰茗玉以及年幼的小皇帝。茗玉为了大晟的将来,再一次坚强陪伴在登基的小皇帝身边。《长安诺》以虚构的大盛国为背景,讲述贺兰茗玉从天真烂漫的少女成长为太皇太后的故事。
雍临领主孙女贺兰茗玉自幼聪颖,少年与盛州九皇子萧承煦意外结识,二人性情相投,情愫渐生。萧承煦“战死”的消息误传,茗玉为救承煦胞弟萧承轩,被迫嫁与承煦三哥盛州王萧承睿,身陷后宫。萧承煦屡立战功助萧承睿称帝,建立大晟国,却因功高盖主遭到其猜忌,加之得知当年母妃身死、父王传位的真相,承煦决意篡权复仇。
还未得手,萧承睿却旧疾复发溘然薨逝,并下诏令茗玉之子萧启元继位,以牵制萧承煦,稳固朝堂。萧承煦被迫扶持萧启元,却仍一心求娶贺兰茗玉。与此同时,启元渐渐长大,不满萧承煦的控制,更在旁人挑拨下得知母亲与萧承煦私情,对其二人心生怨恨,后来又发生了一系列爱恨痴缠的故事。
贺兰茗玉的一生十分坎坷,不仅情路艰难,就连亲生儿子都对她心生怨念。其子萧启元在旁人挑拨下得知她与萧承煦的私情后,更是怨恨不已。坚强的贺兰茗玉自始至终都以天下安定为重,辅佐了两位君王登上皇位,其成长故事极具正能量,十分励志。
在汉景帝刘启的十四位皇子中,长子刘荣与次子刘德的人生轨迹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注脚。他们同为栗姬所生,却因母亲的政治失策与自身选择,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这场兄弟命运...
刘启 启 2025-09-30 张裔东吴流亡三年:权力博弈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益州郡首领雍闿的叛乱将时任益州太守的张裔推向了命运的转折点。这位以干练敏捷著称的蜀郡成都人,因被叛军押送至东吴孙权处,开启了长达...
孙权 启 2025-09-29 从许都到邺城:曹操权力布局的双重转向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将汉献帝从洛阳迎至许都,开启了曹魏政权的基础。然而,公元204年攻破冀州后,曹操却将统治中心从许都迁至邺城,仅留汉献...
曹操怎么死的 启 2025-09-29 顺治皇帝:病逝之谜与出家传说的历史考辨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帝王谱系中,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结局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民间流传他因挚爱董鄂妃去世而看破红尘,最终遁入空门;而正史则明确记载其因天花突发...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09-25 两税法:实物与货币的博弈中开启税制新纪元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这场以“量出制入”为原则的税制改革,不仅终结了租庸调制下“以丁为本”的旧秩序,更在实物与货币的交织中,开启了中国...
启 2025-09-24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跨越海洋的历史坐标与文明碰撞1492年8月3日,西班牙巴罗斯港的晨雾中,三艘帆船缓缓启航。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站在"圣玛丽亚号"甲板上,手持西班牙王室授予...
启 2025-09-22 孔多塞悖论:民主决策的逻辑裂缝与理论启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硝烟中,数学家、政治家孔多塞侯爵在研究民主投票机制时,发现了一个颠覆直觉的逻辑困境:当三个或以上选项通过多数决规则竞争时,社会偏好可能陷入无...
启 2025-09-22 司马懿与曹氏家族的权力更迭: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博弈公元249年,洛阳城笼罩在寒冬的肃杀中。七旬老臣司马懿以太后诏书为名,发动“高平陵之变”,三千死士突袭皇宫,控制都城。这场政变不仅终结了曹爽集团的统治,更开启了...
启 司马懿 2025-09-22 葡萄牙的殖民地:从全球帝国到现代遗产葡萄牙作为近代史上首个开启全球殖民扩张的欧洲国家,其殖民版图曾横跨五大洲,鼎盛时期面积达1040万平方公里,是欧洲建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殖民帝国。从15世纪初...
启 2025-09-19 李三才为何位列东林点将录榜首:一场政治符号的构建与历史记忆的博弈明末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为打压东林党,命亲信王绍徽仿照《水浒传》模式编纂《东林点将录》,将东林党骨干成员按“一百零八将”排序。在这份名单中,李三才被列为“托塔...
魏忠贤 启 2025-09-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