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唐肃宗李亨的良娣。良娣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 liáng dì,是皇太子妾的称号,太子妾中品级较高者,地位仅次于太子妃。词语出自《汉书·武五子传注》引韦昭曰:“良娣,太子之内官也。”清代吴伟业《永和宫词》:“早日艰难护大家,比来欢笑同良娣。”
唐肃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载(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李亨初封为陕王,开元十五年(727年),徙封忠王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为太子。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唐玄宗西逃,他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至德元载(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他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将领讨伐安史叛军,先后于至德二载(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
唐玄宗天宝五年(丙戌,746年),太子李亨的姬妾杜良娣(东宫的内官有妃、良娣、宝林三级,还有诸多宫女。良娣是地位低于太子妃的姬妾,秩正三品)的父亲杜有邻因惹上官司,酝酿成另一起大案。唐朝肃宗李亨的良娣---杜氏杜有邻原任赞善大夫,正五品官,为太子东宫的官属。杜有邻有一女(杜良娣的姐姐)嫁给了左骁卫兵曹柳勣,因柳勣生性狂疏、不拘小节,喜欢交结豪俊,与淄川太守裴敦复、北海太守李邕、著作郎王曾等皆为好友。其丈人杜有邻和柳勣的性情大不相同,不能接受女婿的轻傲狂放,而柳勣则讥笑岳父迂腐胆小。所以二人虽为翁婿,积怨却越来越深,最后居然到了相互仇视的地步。有一天,为一件小事二人又争吵起来。杜有邻凭借自己长辈的身份,狠狠地训斥了柳勣一顿。一向心高气骄傲的柳勣,一气之下竟然写下一篇诬告状,而此诉状刚好又落到宰相李林甫手中。其状告杜有邻:“亡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这项罪名在当时是很重的,于是李林甫借口案情重大,直接将此案交由专门人员进行审讯。本来柳勣告发丈人起因很简单,不过是挟怨报复,谁知事情被李林甫揪住不放,并且越搞越大,最后就连太子李亨等一批人也都牵扯进去。当唐玄宗听说涉及到太子,于是立即令京兆府会同御史台官员对此事进行审问,案情很快明朗。但李林甫授意手下人指使柳勣将案情扩大,又引李邕作证,使案情一下子扩大到地方官员,大有废太子李亨于朝夕之势。幸好,唐玄宗鉴于祖母武则天的朝政动荡,所以保持了谨慎态度。但他对下级官员的告密却未加宽贷,因柳勣、杜有邻等与皇室有亲戚关系,特予免死,判杖决后贬往岭南。但执行杖刑的过程往往因人施刑,结果在李林甫的授意下,杜有邻、柳勣均在重杖之下丧命,积尸于大理寺,其妻儿家小流徙远方。杜有邻一案使太子李亨十分不安,他眼睁睁看着岳父等冤死却无可奈何。命运常常会捉弄人,有时甚至是非常残忍。李亨非常喜爱杜良娣,却不得不解衣避火。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无私,遂派心腹宦官李辅国前去宣布他与杜良娣离异的决定。就这样,杜良娣被迁出东宫废为庶人。此时,杜氏家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其境遇十分凄惨。据野史记载,李辅国揣摩太子不能忘怀杜良娣的微妙心思,悄悄为无家可归的杜良娣做了一番安排。这雪中送炭的举止令太子李亨格外感激,以致于后来即位后,立即赋予李辅国至高的权力。
唐肃宗李亨(711—762年)在位仅七年,却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安史之乱的爆发迫使玄宗西逃,肃宗于灵武即位,肩负平叛复国的重任。然而,在内外交困的局势...
李亨 唐肃 2025-09-15 刘穆之:未入武庙的南朝“萧何”,何以成为历史坐标中的关键支点?在中国古代军事荣誉体系中,武庙自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确立以来,始终是历代名将的最高精神殿堂。从最初的姜太公居中、张良配享,到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形...
唐肃 萧何 2025-08-07 李亨是个好皇帝吗?——从历史功过与时代困局看唐肃宗的复杂统治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他以“灵武称帝”扭转安史之乱的战局,却因任用宦官、纵容后妃干政导致朝政腐败;他收复两京的功绩被后...
李亨 唐肃 2025-07-21 和政公主:以“和政”为名的乱世仁心在唐朝的公主封号体系中,“和政”二字绝非随意赐予的荣耀,而是政治寓意与个人品德的双重投射。唐肃宗李亨为第三女择选“和政”作为封号,既暗含对太平治世的期许,更成为...
李亨 唐肃 2025-06-27 李勣:从战场谋士到武庙十哲的传奇跨越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武庙十哲的评选是历代对名将最高规格的追封。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李勣与孙武、白起、韩信等兵家巨擘并列武庙,成为唐代唯一入选“十哲”的非...
白起 唐肃 2025-06-09 和政公主生卒年考:盛唐玫瑰的短暂绽放在盛唐的宫廷画卷中,和政公主如同一抹绚丽的霞光,其生命虽短暂却璀璨夺目。作为唐肃宗李亨第三女,她的一生交织着皇室荣耀与安史之乱的烽火,其生卒年之谜更成为解开其人...
李亨 唐肃 2025-06-05 安庆绪之死:唐室叛将的末路与权力游戏的终局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的邺郡,一场改变安史之乱走向的权力更迭悄然上演。安史集团第二代领袖安庆绪,这位曾弑父篡位、与唐军对峙的枭雄,最终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沦...
唐肃 2025-05-30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秋风与苦难中绽放的人文关怀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流传千古,它不仅记录了诗人个人生活的艰辛,更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天下寒士的深切关怀。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上...
杜甫 唐肃 2025-04-03 张良娣:权力与欲望的终局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的张良娣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悲剧性的结局而引人注目。作为唐肃宗的皇后,张良娣的一生充满了权力与欲望的交织,而她的最后结局,更是成为了...
唐肃 张良 2025-04-01 唐代皇帝唐肃宗李亨:生平事迹与人物评介唐肃宗李亨(711年10月19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作为唐朝的第七位皇帝(若不计...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李亨 2025-03-12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