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蠡与西施生了一个孩子吗?范蠡与西施到底有没有在一起
西施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而他的丈夫则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商人范蠡。当年勾践伐吴失利,他便打算用美人计乱吴。后来西施和郑旦二人被选中,学了三年歌舞礼仪后由范蠡献给吴王,等勾践灭吴后,西施则是下落不明,关于西施的结局也是说法众多。那范蠡和西施到底有没有在一起过呢?恐怕其中的真相已经难以得知,也只能通过各种推测来判断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了。
传闻范蠡西施一见钟情,但为了遵守王命,让西施魅惑吴王夫差,范蠡不得不忍痛将西施送到吴国。勾践灭吴之后,在大摆庆功酒的那天夜里,范蠡悄悄的带着西施离开越国,最终两人泛舟江湖,过着神仙美眷的隐居生活。东汉《越绝书》中记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范蠡与西施的传说令人神往,这是一段英雄美女的真挚感情故事。然而在本世纪初,苏州出土的三片竹简,却揭开范蠡与西施的真实关系,让人不由感叹自古男人多是负心汉!
越国臣服吴国之后,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大夫文种献灭吴七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计。范蠡奉命巡行全国勘察美女,“得诸暨苎萝山卖薪女西施、郑旦”,一见之下,他爱郑旦,更爱西施,而这两人都喜欢范蠡。但西施、郑旦是美人计的关键,所以范蠡和西施感情自然要埋藏在内心深处。
此后三年,越国对西施、郑旦进行了女神级培训(据说郑旦开朗自信,西施内向自卑,郑旦经常鼓励西施),让这两位村姑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浑身上下都散发出美的气息。训练完毕之后,两人就被送到吴国,她们临危受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扮演了使者和间谍的角色。
史书记载,吴王夫差见西施、郑旦大悦,收西施于姑苏台,收郑旦于吴宫,吴国从此君王不早朝,越国勾践却卧薪尝胆。
吴国灭亡之后,范蠡与西施泛舟江湖,最终范蠡西施功德圆满,既完成了国家复仇计划,又与心上人双宿双飞,这是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
然而在2003年,苏州一个建筑工地在施工时,发现了一个战国时代的古墓,墓中没有什么值钱的文物,但却有三片竹简,记载的21个字却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蠡与施潜通,三年始达吴,以语儿亭为质,施不得不勉。
范蠡与西施有私通,从越国走了三年才到了吴国,范蠡以“语儿亭”为人质相要挟,西施不得不继续前往吴国执行任务。
唐朝陆广微《吴地记》:“县(嘉兴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施於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於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语儿亭。”文人说西施与范蠡私通,属于“红颜祸水”的思维,实际应该是范蠡与西施私通。与范蠡“老狐狸”相比,西施只是一个不懂世事的姑娘而已,所以主动要求私通的应该是范蠡,而私通的结果是生了一个叫“语儿亭”的小孩。
按照这三片竹简记载,范蠡与西施应该翻脸了,西施不想去吴国,而范蠡却以儿子逼迫。因此,范蠡为了自己事业,不惜以子威胁,要自己女人投入别人怀抱,标准的负心汉,典型的始乱终弃。
在西施命运的诸多传说中,有一则是被范蠡沉湖说:范蠡把西施骗到太湖,到湖心的时候,趁西施不注意,狠心将西施从船上推下,西施就这样溺死于太湖之中了。结合苏州出土的三枚竹简,这一种说法反而更可信,因为范蠡私通西施在先,而且还生下一子,为了防止西施透露实情而将她灭口。
另外,与西施一同送给吴王的郑旦命运极其诡异,史书记载是“郁郁不得志,经年而死,夫差哀之,葬于黄茅山”,因嫉妒西施受宠,送到夫差身边只有一年就去世了。但如果结合这三枚竹简,范蠡送西施与郑旦到吴国,途中走了三年,范蠡对郑旦做了什么?语儿亭实际上会不会是郑旦的儿子?原本开朗的郑旦一年“郁郁而终”,会不会与范蠡有关?
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衰微,诸侯割据混战,戎狄势力南侵,华夏文明面临存续危机。在此背景下,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
齐桓公 管仲 2025-09-16 樊於期:战国末年血色悲歌中的义烈之魂在战国末年的历史长卷中,樊於期是一个被血色浸染的名字。这位秦国叛将的命运轨迹,从咸阳宫阙到燕国边陲,最终定格在咸阳城外的血色黎明。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歌,...
樊於期 2025-09-16 孙膑的妻子与后代:历史迷雾中的家族轮廓孙膑,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围魏救赵”“马陵道歼庞涓”等经典战役闻名于世。然而,相较于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他的家庭生活却笼罩在历史迷雾之中。关于孙膑的妻子与...
庞涓 孙膑 2025-09-15 孟尝君屠县:名士光环下的残暴真相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士、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最多时达三千余人,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著称的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9-12 泓水之战:千年古战场的现实启示公元前638年的泓水河畔,宋襄公高举“仁义”大旗,面对渡河未竟的楚军严守“不鼓不成列”的古礼,最终以惨败收场。这场看似规模不大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宋国争霸中原的野...
宋襄公 启 2025-09-11 楚王问鼎:春秋霸权与礼制崩坏的交响公元前606年,洛阳南郊的周王畿上空阴云密布。楚庄王亲率大军陈兵周疆,在九鼎陈列的明堂前,这位南方霸主突然发问:“九鼎之大小轻重几何?”此言一出,周大夫王孙满握...
楚庄王 2025-09-10 千年运脉:大运河开凿的历史意义与文明回响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长江与淮河之间挥动第一锹泥土,邗沟的诞生不仅拉开了中国运河文明的序幕,更在2500余年的岁月中,将这条人工水道锻造成中华文明的精神动脉...
夫差 2025-09-09 卜商:孔子门下的文学巨擘与经学传承者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作为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以“文学”科高才生的身份位列“孔门十哲...
孔子 卜商 2025-09-09 弦歌东周:孔子与苌弘的师道传奇公元前518年的洛阳城,34岁的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踏入周王室观星台。这位鲁国士人不会想到,此行将遇见改变其音乐思想的关键人物——周敬王内史大夫苌弘。这场跨越地域...
孔子 2025-09-08 孔子与子贡:误解与深意的交织——探析“孔子不喜欢子贡”的真相在《论语》的记载中,子贡作为孔子门下“言语科”的杰出代表,以巧言善辩、悟性极高著称,其名字出现频次甚至超过颜回。然而,史书中却流传着“孔子不喜欢子贡”的说法,这...
颜回 孔子 2025-09-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