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他有没有防备东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时期,名将关羽镇守荆州,在出兵攻打曹操期间,盟友孙权乘虚而袭荆州,导致荆州失陷,后人以“大意失荆州”来形容这段历史,《三国演义》小说更是把荆州丢失归结于关羽一时大意,而大意失荆州”已经发展成为民间俗语,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那么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他有没有防备东吴呢?
其实,失荆州的主要原因不是关羽一时大意抽调了兵力导致空虚。
可以说,关羽在北伐前做足了所有能做的准备工作。
1、加筑南江陵,使得江陵城坚不可摧
江陵的坚固程度,曹魏可以说一清二楚,曹丕三路伐吴时是在江陵投入了最精锐的部队和武将: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等,依然无法拿下只剩5000战兵的朱然,直到东吴灭亡,江陵都没有丢失。
2、沿岸设置烽火台
孙权对荆州的心思,司马懿和曹操心里都清楚地很,关羽设置烽火台就是一个明示,意思是防着你孙权呢,别想着偷袭整事。
3、出击时多留备兵
关羽独自坐镇荆州7年,对于出击是非常谨慎,哪怕曾经被甘宁挑衅都依然不为所动,而在本次出击的事情上,关羽也是非常小心,烽火台+多留备兵+南江陵,足以让吕蒙死心。
4、吕蒙病重后,依然在江陵留了足够的防守兵力
看遍整个《三国志》及周边的汉晋春秋、后汉书等,没看到任何史料说荆州空虚、兵力不足,反而所有的史料都证明了荆州留有足够的兵力:
①傅士仁在公安据守,吕蒙没有发动进攻,说明公安守军足够(如果剩个1000人,吕蒙完全可以派少量兵力围住,大部队去江陵,没必要花时间劝降)。
②虞翻劝降傅士仁,也只是说“烽火不举,此必有内应”,暗指糜芳。如果江陵空虚,一定会作为最主要的劝降理由放在最前面,然后整个劝降信几十个字,却偏偏不提兵力,可见并非兵力不足。
③糜芳牵牛酒出迎,城内依然有人设伏,如果兵力不足,这帮人拿来足够兵力用来设伏?
④江夏的文聘在持续骚扰关羽后勤,城里不可能不留足够的兵力防守曹魏。
⑤关羽抓了3万俘虏回江陵,额外的看守兵力至少也得数千?不然怎么看管弹压这3万人?
另外,南郡太守糜芳、公安太守傅士仁,都是刘备的任命。
关羽看不起糜芳和傅士仁,自然不可能在自己出征时主动任命他俩给自己供应粮草。
这两人,一个是刘备的小舅子、天使投资人,一个是刘备张飞的幽州老乡,从整个生平来看,没有任何军功记载,显然就是靠的资历上位的。
关羽作为督荆州的一把手,几乎是一方诸侯,刘备留一个亲信当钉子,属于常规的路子,关羽和糜芳不和,自然也是可以理解,但这个亲信献城投降了,你说谁该背锅?
关羽他甚至没有动糜芳的能力,哪怕糜芳犯了烧军粮、不能保证后勤的军队首条大忌,关羽也只能放一句“还当治之”来过过嘴瘾,拿糜芳没任何办法。
因此,刘备所托非人,两个最重要的亲信在紧要关头投敌,这是谁的罪过呢?可以说,荆州丢失,最大的原因是糜芳、士仁的不战而降。
作为荆州主帅的关羽做了所有能做的准备,加筑南江陵,布置烽火台,多留备兵,哪怕吕蒙诈病也没有“尽撤兵”而是“稍撤兵”,城里还有足够的防守兵力(时城中有伏计)。
然而由于小舅子糜芳是刘备任命的江陵二把手,其能力不足导致犯错(城中失火),且怀有二心(私好携贰),略微被责罚就被孙权引诱,最终献城导致荆州覆灭。
另外,就是刘备总体战略的错误。
本来关羽是为了策应汉中之战发动的北伐,结果关羽这边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刘备回带大军成都休养去了。
大军回去休养可以理解,毕竟在汉中和曹操耗了一年,汉中没粮,部队还兵就粮去了。
但刘备回成都是怎么回事?担心成都叛乱?刚刚击败曹操,声震天下,哪怕坐镇汉中也足以令曹操不敢放开手脚支援曹仁。
关羽好不容易把曹仁+吕常+满宠等揍得只能龟缩在城里,这一回成都,这下曹操可是开心了,手下的近10万部队可以解放出手来支援曹仁,先是于禁带7军,然后又是徐晃5千人+徐商吕建近万人+十二营近万人,每一波部队基本上都跟关羽的兵力相仿。
而且,镇守宜都的孟达本来也算是关羽的部下,抽调孟达北上占据上庸三城,又派个跟关羽不对付的刘封去压制孟达,结果水淹七军后的关羽把樊城打得摇摇欲坠,就差那么一口气,需要上庸新力军的加入时,没有刘备压制的刘封完全不给关羽脸色,不顾大局,这是谁的锅?
而且刘备集团没人会想到孙权会背刺,否则不可能一直没有支援,当时的条件也不可能想到。
当时曹魏已经占据天下13州的9州半,而剩下的孙刘联盟仅有益州、扬州、交州和半个荆州,实力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孙权和刘备不说联手,哪怕是直接合并都干不过曹操,更不可能窝里斗自相残杀。
但是孙权和吕蒙还真的干了。不但干了,还完全倒向曹魏,砍了关羽向曹魏示好;夷陵之战后,更是打着一边继续忽悠曹丕、一边进攻蜀汉的念头,然后曹丕一个三路伐吴就让孙权彻底死心了。
可以说,这种情况在孙权动手时就是可以预见的,所以,刘备集团认为孙权不至于蠢到这个程度,整个益州集团都不认为孙刘会真正打起来。
但是,关羽还是想到了。
他修南江陵、建烽火台、多留备兵,明显就是防着东吴,应该说,在第一线的关羽绝对是做到了他能做的,但是最终输给了刘备任命的南郡太守,只能说又被大哥坑了一次。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麦城余烬:关羽败亡后部将的命运分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在麦城突围时仅剩十余骑,这位曾威震华夏的“万人敌”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与长子关平同殒临沮。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蜀汉在荆州的统治...
关羽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