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曹操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曹操杀了司马懿,最后能一统三国的,是诸葛亮还是曹丕孙权?
司马懿鹰视狼顾,看着就不像一只好鸟,只可惜曹操当年只对他动了杀机而没有动刀子,这才导致了三马食槽两晋大乱。
司马懿的脑袋能扭转一百八十度,这还真不是民间传说,房玄龄主编的《晋书》第一篇,就记载了曹操的一次试探:“帝(司马懿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高祖宣皇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曹操被曹丕追尊为太祖武皇帝)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
异人多异象,刘备大耳垂肩双手过膝,孙权长上短下碧眼紫髯,曹操比较正常但个头不高,汉末乱世百姓遭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三个人都很厉害而且谁也不服谁。
随着三国三巨头的薨逝(曹操是王而非帝)与驾崩,司马家族迅速崛起,司马懿也成了诸葛亮进取中原的拦路虎,这不能不让我们十分遗憾:如果曹操当年看到司马懿后背和脸面同时对着自己,马上命令虎贲卫士上去按住,让他保持这个姿势一个时辰,三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老马被憋死,两匹小马还能把蹶子尥多高?
曹操一时犹豫,再加上司马懿演技高超,曹丕经验不足,最后还是把这匹老马养肥了:“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司马懿的“兢兢业业”,保住了自己能超扭矩转动的脑袋,也取得了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的信任,官爵也从尚书、督军、御史中丞、安国乡侯逐步晋升为侍中、尚书右仆射、抚军、假节、向乡侯,最后直至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太尉、大司马、太傅、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曹操十分看重的加九锡、任丞相、封王公,这些虚名司马懿都不屑一顾并坚决辞让,这说明他要的不是曹魏的高官厚禄,而是整个江山社稷。
如果曹操在高陵地下有知,肯定会气得破土而出,连扇曹丕七百六十个耳光:“我早就说那厮‘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你小子怎么就不听呢!”
其实曹操也没必要生气,要生气也应该先扇他自己的耳光:你已经预见到了三马食槽,为什么趁着这三匹马还没成精,就架起铁锅,把他们一股脑全炖了?
曹操精明一世,对任何人都狐疑猜忌,却偏偏放过了一直跟自己不是一条心的司马懿——司马懿不惯着曹操,在《晋书》中也有记载:“魏武帝(曹操)为司空,闻而辟之(听说司马懿很有能力,就征召他入朝为官)。帝(司马懿)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侦查,不知怎么被后代史料理解成了拿锥子扎)之,帝坚卧不动。”
司马懿不情愿地进入曹操幕府,自然是别有用心,对这样的人,自然是早除掉为好,如果曹操不是老得有些心慈手软,有一百个司马懿都不够杀的,但是曹操杀了司马懿之后,谁来抗衡不断北伐的诸葛亮又成了新问题:如果没有司马懿耗死诸葛亮,曹魏集团还有哪位名将能顶住不断袭扰的蜀军(其实应该叫汉军)?如果曹魏的长安和洛阳全部失陷,曹魏灭亡后,吴大帝孙权会不会俯首称藩?
诸葛亮灭掉曹魏后,是一定要接着干掉孙权的,这一点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赵云的副将邓芝(后来官至前军师前将军领衮州刺史、江州都督、车骑将军,假节)出使东吴的时候,双方已经把话挑明:“权谓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
邓芝曾为赵云副将,箕谷之战赵云偏师全身而退,邓芝也有功劳。他出使东吴,那一番话肯定是事先请示过诸葛亮的,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季汉孝怀皇帝刘禅居然毫不知情,所以我们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果曹操杀了司马懿,最后能一统三国的,是诸葛亮,还是曹丕孙权?
之所以不提刘禅,是因为有诸葛亮在,刘禅就只能当甩手掌柜的,他十分清楚自己就是一个摆设:“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可能有人说诸葛亮对刘家忠贞不二,即使夺取了天下,也会交还给刘家,这当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诸葛亮也有很远大的理想,他像司马懿一样,对加九锡这种虚礼很不在乎:“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加九锡已经是人臣最高礼遇,“受十命”只不是要坐龙塌?这种事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半壶老酒也不敢妄议。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白居易的《放言五首》用在曹操和诸葛亮的身上似乎也很合适:曹操原本也是对大汉天子刘协忠心耿耿的,他只想当一个重臣权臣而不想当篡逆者,还把三个女儿一股脑嫁给了刘协,但是他手下的文臣武将却天天撺掇着代汉自立——霸气而又老道的曹操知道手下劝自己称帝是图一个水涨船高,孙权劝自己称帝是架好了火炉子,如果诸葛亮的嫡系也学曹仁曹洪夏侯惇,他还能守住本心吗?
曹操后来已经不把刘协放在眼里了,这要“归功”于他手下的谋士和将军们,而这样的谋士和将军,诸葛亮手下也不少,他的弟弟诸葛均取代廖立担任长水校尉,也不是没有深意的。
刘备的同宗发小、车骑将军刘琰被杀,刘备指定的顾命大臣李严被贬,诸葛亮已经成了季汉的实际掌控者,只做辅佐成王周公而不当王莽、曹操、司马懿,诸葛亮需要圣人品质。
《三国志》的编纂者陈寿也当过季汉官员,他对诸葛亮的赞美,总是能让人品出别样的味道:“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
这样的评语,曹操给过司马懿,孙权给过周瑜,陈寿这番赞美之词是不是别有用心,半壶老酒不是十分清楚,但有一点读者诸君都知道:刘禅生于建安十二年(207年),于章武三年(建兴元年,公元223年)继位的时候已经十七岁了,这在古代已经不算小孩子了——东汉光和五年(182年)出生的孙权,于建安五年(200年)接班的时候,也不过才十八九岁,并且已经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带兵打仗了。
诸葛亮不让刘禅管事,我们只能理解为是出于一片好心和对刘备负责,但不管怎么说,只要诸葛亮还活着,一统三国的功劳就落不到刘禅头上,所以如果曹操真除掉了司马懿,有望问鼎天下的,也就是诸葛亮、曹丕、孙权三人而已,所以半壶老酒想请教读者诸君的,是如果司马懿这块绊脚石和害群之马被搬走、除掉,三国一统的荣光,最终将落在谁的名下?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吕蒙与孙权:君臣相得的典范与一场未解的死亡谜题在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中,孙权与吕蒙的君臣关系堪称东吴政权稳固的基石。吕蒙从一介武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统帅,孙权则以识人之明与用人之度成就其霸业,二人关系既包含传统...
孙权 吕蒙 2025-09-30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张裔东吴流亡三年:权力博弈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益州郡首领雍闿的叛乱将时任益州太守的张裔推向了命运的转折点。这位以干练敏捷著称的蜀郡成都人,因被叛军押送至东吴孙权处,开启了长达...
孙权 启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从许都到邺城:曹操权力布局的双重转向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将汉献帝从洛阳迎至许都,开启了曹魏政权的基础。然而,公元204年攻破冀州后,曹操却将统治中心从许都迁至邺城,仅留汉献...
曹操怎么死的 启 2025-09-29 荀霬:三国乱世中的权力纽带与命运浮沉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荀霬以独特的身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特殊注脚。作为东汉尚书令荀彧之孙、魏武帝曹操之外孙、司马懿之婿,这位生于颍川颍阴的士族子弟,其人生轨...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28 七女共嫁一人:曹操的权力棋局与人性博弈东汉末年,朝堂如棋局,诸侯如棋子。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掌控中枢,却将七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尽数嫁予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这一违背常理的决策,既是政治权谋的巅峰...
曹操怎么死的 刘协 2025-09-28 曹操处决吕布:先缢后斩背后的政治博弈与权力逻辑东汉末年,下邳城破之日,吕布被生擒后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酷刑——先被缢杀,再遭枭首示众。这一流程远超常规斩首的刑罚规格,其背后既包含曹操对吕布的私人仇恨,更折射出汉...
曹操怎么死的 吕布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