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大军攻蜀,这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刘备白手起家创建了蜀汉政权。可是这来之不易的政权仅仅维持了42年,便在儿子刘禅手里被断送。当年司马昭攻城时,刘禅选择不战而降的策略,究竟是为百姓着想,还是惧怕强敌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看到的是黎民百姓惨遭“人间炼狱”的惨状。那么刘禅的孩子们又将何去何从呢?
东汉末年,寄生于皇权的宦官和外戚交替擅权,导致皇权孱弱,政治环境腐败黑暗。专权用事的宦官和执手道德的士大夫之间的矛盾冲突愈发激烈。加上长达六十余年的对羌战争及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农民遭受到多重的重创。连年暴动下,终于爆发了全国性的黄巾军大起义。
家道没落的刘备自幼尝尽了国破家亡的苦头,立志要一统天下,结束这战火纷飞的乱世,给百姓一个安定的生活。
于是,在关羽、张飞以及当地的大商人的鼎立支持下,拉起了一支武装队伍开始了创业之旅。可是,由于军事谋略不足,刘备的创业之路可谓是屡屡受挫,后来不得已投奔到大军阀刘表麾下。刘表占据的荆襄毗邻中原,地理位置优越,可以随时关注天下时局变化。最重要的是刘表实力雄厚,“爱民养士”。许多志趣高洁、满腹才华的隐士都成为了刘表的门客。
刘备在这里遇到了人生的一位导师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被称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伯乐。他向刘备推荐了(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这两位旷世奇才。刘备听从了司马徽的建议前往隆中,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在刘备三顾茅庐期间,诸葛亮也对前来面试自己的这个大boss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对刘备的诚意深感满意,确认过眼神之后,诸葛亮认为刘备就是自己要托付的人。
于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诸葛亮立刻撸起袖子加油干,认真分析当时的天下形势后,为刘备量身打造了《隆中对》的构想。建议刘备占领荆州,拿下益州。联合东吴与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待时机成熟,一统天下。刘备欣然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孙权与曹操展开赤壁大战。兵败赤壁的曹操占领了汉中,使益州的刘璋受到了空前的威胁。
刘璋于是邀请刘备带兵入蜀援助一起抵御曹敌。熟料,赤壁之战后,刘备一举拿下荆州武陵、桂阳等四郡。顺势取代了刘璋,占领了益州。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刘备、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格局。后来,关羽率军北攻襄阳,却因吕蒙偷袭荆州而失败。关羽兵败麦城被杀,刘备也同时丢失荆州。曹操去世,曹丕篡汉称帝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立国号汉,史称蜀汉。同一年刘备发动了大规模的讨伐孙吴的战争,立志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
岂料吴军统帅诡计多端,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引署军进入包围圈后,以逸待劳,再杀回蜀军营部烧了蜀军的战营。刘备战败后一病不起,于章武三年(223年)四月病逝于白帝城。刘备去世前,把儿子刘禅和蜀汉政权全权托付给诸葛亮。后来,刘禅即位,诸葛亮信守承诺尽心的辅佐。刘禅对诸葛亮信任有加、恭敬在前。诸葛亮辅政期间坚持仁政,于是,蜀汉一方面加大了对境内少数民族的安抚政策。另一方面放弃了对荆州的争夺,恢复了与孙吴的政治联盟。南中少数民族与蜀汉也和谐相处。
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诸葛亮大力的发掘和培养人才,蒋琬、姜维等人便是诸葛亮培养的辅政骨干。稳定南中后,诸葛亮亲自率兵北伐,七年内五次进攻曹魏。在最后一次北伐曹魏中不幸病逝。诸葛亮去世后,蒋琬、费炜继承了相位。刘禅仍然采用诸葛亮的治国国策,在军事上以防御为主,并随后废除了丞相制,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治。蜀汉末年,宦官专权,姜维由于与宦官黄皓政见不同,被黄皓排挤。蜀汉内政日益腐败,加上连年的战争,国力已经严重透支。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出兵攻打蜀汉。刘禅当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而姜维正在九伐中原的征途中。面对强敌的紧逼,刘禅只要坚守成都,等待姜维回兵救援,老爸刘备打下的江山还是有希望保住的。当时,刘禅的五皇子北地王刘湛性格刚烈,面对敌人的攻击,也极力劝谏父亲刘禅拼尽全力与司马昭拼死一博,等待姜维救援。可是刘禅见大势已去,固执己见选择了不战而降。刘湛也是个血性十足的汉子,眼见爷爷打下的江山就让软弱的父亲拱手送人,内心愤怒不已,在刘禅打开城门投降的那一时刻,带领妻儿老小自杀殉国。
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刘禅被押往洛阳后,蜀汉的子民们被侵略者烧杀抢掠,场面极为惨烈。至于刘禅的子女,看看其下场就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古训了。刘禅一生育有七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长子刘璿的生母是敬哀皇后(张飞的长女,也是蜀后主刘禅的第一任皇后)的侍女,生下刘璿后母凭子贵被封为王贵人。庶出的刘璿14岁被封为太子。
刘璿当时并没有随父皇刘禅去洛阳。蜀汉灭亡后的公元264年,刘璿和姜维攻入成都实施复国计划。却不料终因寡不敌众而败下阵来。战败之后,太子刘璿和姜维的妻子被魏兵残忍杀害。当时的成都在魏军数日的残暴掠杀下,场面一度惨不忍睹。刘禅的二皇子安定王刘瑶、四皇子新平王刘瓒、六皇子新兴王刘恂、七皇子上党王刘璩随父皇刘禅一道被押往洛阳。
在洛阳的刘禅过了一段“乐不思蜀”的日子,却在永嘉之乱中与四个皇子死于非命。三皇子西河王刘琼在蜀汉灭亡的前一年因病去世。刘禅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诸葛瞻是蜀汉大臣,刘禅女儿与诸葛瞻育有三个儿子。
邓艾伐蜀时,诸葛瞻和长子诸葛尚出城与邓艾决战时阵亡。次子诸葛京后来做了晋朝江州的刺史。刘禅的次女嫁给了关羽之孙关统。关统没有儿子,死后关统的爵位由父亲关兴的庶子关彝继承。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刘谌割妻首殉国:乱世忠烈背后的文化逻辑与人性挣扎公元263年冬,成都城破前夕,北地王刘谌手提妻子崔氏及三个儿子的人头,踉跄闯入昭烈庙。在刘备灵位前,他割下妻首、诛杀亲子后自刎,鲜血染红庙前石阶。这一惊世骇俗的...
刘备 2025-09-17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裴松之眼中的刘备:历史长河中的多维审视在浩如烟海的三国历史研究中,裴松之作为东晋至刘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以其为《三国志》所作的详尽注解而闻名于世。他的注解不仅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更以其独特的视角...
刘备 2025-09-15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赵范与赵云:一场因政治博弈与道德坚守而错位的“兄弟情”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荆州南部的桂阳郡成为刘备南征四郡的重要目标。时任桂阳太守的赵范,与刘备麾下名将赵云,因一场政治投降与道德坚守的碰撞,在史书与演义中留下了耐人...
赵云 刘备 2025-09-05 司马昭之死:一场被艺术加工的历史迷雾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蜀汉后主刘禅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两年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时,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回答,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笑死司...
刘禅 司马昭 2025-09-04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血缘、利益与忠诚的博弈:刘备与糜芳关系的多维解构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与糜芳的关系堪称复杂政治生态的典型样本。作为刘备妻兄、创业元老,糜芳最终选择背叛蜀汉投降东吴,这一戏剧性转折背后,隐藏着权力结构、家族利益与个...
刘备 2025-09-0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