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当今社会中人们对于刘玄德这位蜀汉的昭烈皇帝与曹魏的奠基者曹孟德的评价,已经不能用褒贬不一来形容了。有些人觉得刘玄德是仁义之君,也有人觉得他是个“大耳贼”。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有关于刘备这个人的论调,就渐渐从好转坏,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都把刘备打下来的蜀汉给当成了“乱臣贼子聚集地”。
但是在事实上,刘备这个人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虚伪和狡诈,反而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豪杰。看到这里,可能有的读者朋友又要讲了,这位蜀汉的昭烈皇帝不过是区区儒生,早年更是沦落到了卖草鞋为生,要不是靠着会哭,根本就拉拢不了那么多人才。
能说出这种话来的朋友,想必真的就是光顾着看《三国演义》这本古代小说,而忽略掉了把事情写得明明白白的《三国志》了。而且就算是在《三国演义》之中,描写刘备哭的场景也并没有多少。写得更多的,无非是刘备心里头究竟有多么悲愤、多么伤痛罢了。
要是有人觉得刘备心里悲愤、伤痛就是大哭了一场的话,那也太小看刘备这位“雄主”的心理承受能力了。
在《三国志》一书中,写到刘备兵败,带着上十万跟随着他的老百姓撤退的时候。两个女儿被曹魏的将领曹纯掳走,刘备都没有掉什么眼泪。真要说刘备对这件事的感觉,也只是可怜自己的两个女儿从此离开了父母而已。
而且要是刘备真的是靠着“流眼泪”得来的蜀汉天下,那么当初撤退的时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百姓愿意冒那么大的风险,跟着刘备一起走了。当然了,面对这样的问题,恐怕有的朋友会说是刘备自己裹挟着十万百姓跟着自己走,以百姓的生命来威胁曹魏的军队,让他们不敢随意放马冲击刘备的军阵。
关于这一点上面的问题,在真实的历史上还真的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当时刘备早就在撤退之前,让关羽带着人走水路直线赶往荆州南部三郡去了。也就是说,如果刘备真的是一心想逃,根本就不需要带着十万百姓为他们挡刀,只要丢下一些部队就可以和关羽一样以最快的速度赶往荆州,然后布下阵势静等曹军来攻打就行了。而从正史的记载中来看,带着十万老百姓的刘备一天撑死了只能走上十里路,还得防备着曹魏大军的偷袭。
要不是因为一天只能走上十来里路的话,刘备那两个女儿又怎么会被曹纯给掳走呢?而且刘备女儿被掳走这件事,也完全可以证明刘备的队伍不是走在百姓的最前面,而是走在最后面。
可别小看十万人规模的迁徙,尤其是在古代那个没有水泥路和柏油马路的时代里面,十万人那就是密不透风的一大片。刘备等人要是真就走在前面,那曹纯的大军根本就没法儿越过十万百姓走到前面去和刘备正面相对,除非他们会飞天遁地之术。
再说了,从三国前期的“三英战吕布”这一点上面来看,刘备“手无缚鸡之力”这一点就是完全可以推翻的。虽然吕布这个人死得早,但是却不妨碍人们了解吕布的武力值。那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可不是虚的。
能陪着张飞和关羽两个人和吕布打上一个热火朝天,不说刘备的武力值和张飞同等,但最起码也不会低上太多。更何况在正史之中,刘备可是一个不爱学习爱打架的坏学生。
单单从这几点上面来看,就不难看出刘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且当初十万百姓跟着刘备一起迁徙的时候,刘备到那里去才过了几个月,正好就处在一个根基未稳名声未显的时候。可就算是这样,依旧有上十万百姓愿意跟着刘备一起走。
要是这样还不能够彰显出刘备这个人的真实能力的话,那么三国之中那位“智多近妖”的卧龙先生一生“至死不渝”,应该就能够表现出刘备这个人的个人能力了吧?
章武三年(223年)夏四月二十四日,刘备病逝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这位以“仁德”立国的枭雄离世后,蜀汉政权迅速陷入内忧外患的漩涡。诸葛亮虽以“鞠躬尽瘁”的姿态...
诸葛亮 刘备 2025-10-10 江州要冲:刘备托付赵云镇守的战略深意在汉末三国纷争中,江州(今重庆)作为连接荆州与益州的水陆枢纽,其战略地位堪称蜀汉政权的“生命线”。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东征伐吴前夕,将这一要地托付给赵云...
赵云 刘备 2025-10-10 若无隆中对:刘备集团的历史困局与必然结局公元207年冬,新野城外的茅庐中,刘备第三次叩响了诸葛亮的柴门。这场被后世称为"三顾茅庐"的会面,不仅改变了刘备集团的命运轨...
诸葛亮 刘备 2025-10-10 刘备杀刘封:权力博弈下的必然选择建安二十五年(220年),蜀汉政权迎来剧烈震荡。关羽败走麦城身死,荆州三郡尽失;与此同时,刘备以“不救关羽”“侵凌孟达”为由,赐死养子刘封。这场看似因军事失利引...
关羽 刘备 2025-10-10 魏延若入五虎:关羽的傲骨与权谋交织蜀汉五虎上将的封赏,是刘备集团权力结构的重要转折点。当关羽得知黄忠因汉中之战功绩被列为五虎时,曾怒斥“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其傲慢源于对自身地位的绝对自信。然...
关羽 刘备 2025-10-10 东吴称臣背后的博弈:曹丕为何执意攻吴?公元221年,刘备亲率倾国之兵讨伐东吴,孙权为避免两线作战,遣使向曹丕称臣并接受吴王封号。然而,这场看似稳固的臣属关系仅维持一年,曹丕便以三路大军南征东吴。这场...
孙权 刘备 2025-10-09 刘备与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表里”之辨——从战绩差异看战略与战术的互补性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