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春秋战国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馊主意?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馊主意?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时间:2021-08-20 14:24:26来源:历史资料作者:Marshall

在中国历史文化中,谋士一直都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角色。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在悠久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让人不禁拍案叫绝的绝妙计策,如战国时期孙膑采用的围魏救赵之计、楚汉相争时刘邦采用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以及东汉末年诸葛亮提出的三分天下之计等等。这些计策不管成功与否,都体现出了设计者的高瞻远瞩和精妙构思,因此历来为人津津乐道。

与这些妙计相对的还有许多蹩脚的馊主意,顾名思义,它指的就是那些手段不太高明、缺乏慎重思考的计策。在我国历史上,确实有过许多可以用“聪明反被聪明误”、“偷鸡不成蚀把米”等语句来形容的馊主意,它们有的缺乏实际上的可行性,有的则造成了巨大且恶劣的影响。那么,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馊主意呢?

首先,要谈论古代的著名馊主意,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东汉末年帮助曹操以弱胜强击败袁绍的“功臣”——郭图。作为袁绍帐下的主要智囊人物,郭图与曹操帐下的优秀谋士郭嘉拥有着同样的姓氏,也都是颍川郡人,或许出自同族。然而,和智计百出的郭嘉相比,郭图简直就是一个馊主意制造机。

众所周知,枭雄曹操曾经靠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取得了很多便利,如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对诸侯进行赏罚、可以打着讨逆的旗号进行征伐等等。其实,原本雄踞河北的袁绍更有机会实现这一点。据《后汉书》记载,当初献帝四处流离,沮授见状建议袁绍将其迎到邺城,从而获得大义的名分。然而,正当袁绍打算欣然照做时,郭图却站了出来。

郭图表示,如果迎来献帝,那么一举一动都要向其汇报请示,这样会导致事事受限,丧失自由。袁绍一听,立刻打消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念头,放任曹操将献帝迎到了许都。事实证明,曹操挟持汉帝可以说是完完全全利大于弊,《三国志》对此表述为:“太祖迎天子都许,收河南地,关中皆附。”

到了这个时候,袁绍终于开始感到后悔,但他向曹操提出把献帝迁到离自己更近的甄城时,却遭到了后者干脆利落的拒绝。对此,即使袁绍是当时北方毫无疑问的霸主,也只能欲哭无泪。被曹操驳了面子后,袁绍当即整顿兵马打算南征,但此时沮授、田丰等人都表示反对,认为曹操已经控制了献帝,如果现在前去征讨,便会落下不义之名。另一方面,他们也认为如今北方的百姓还需要休养生息,不如一边对曹操进行小规模的袭扰,一边安心发展,进行持久作战。

毫无疑问,沮授、田丰的计谋十分明智,在发挥自身长处的同时还有利于削弱敌人。然而,郭图却又在此时表示应该尽早南下、速战速决。当时袁绍势力远远强于曹操,本可以靠长期对峙获得胜利,但袁绍采纳郭图之计贸然出兵,这才导致了后来官渡之战的一系列失利。袁绍去世后,郭图很快便投入到了继承人的斗争中,并最终与自己支持的袁谭一同被曹操所杀。

郭图先是靠接连不断的馊主意让袁绍错失良机,还遭遇了巨大的失利,后来辅佐袁谭,又让袁谭被曹操消灭。可以说,他的存在对于曹操拿下北方、吞并袁家势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只抓着郭图不放,其实早在他之前数百年,韩国的水利专家郑国就也出过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馊主意。

时值战国末年,为了削弱强大而富有野心的秦国,郑国受韩国国君之命入秦游说,希望通过说服秦王修建一条规模庞大的水渠来消耗秦国国力,从而延长韩国的寿命。在郑国的主持下,一项沟通泾水、洛水的工程开始修建。最终,得益于这座水渠,关中四万余顷的土地得到灌溉,从沼泽盐碱之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对此,《史记》记载道:“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郑国最初的打算只是分散秦国的注意力,让秦人为了修建水渠而耗费精力。不过,后来他便改变了主意,开始希望通过这一工程惠及更多百姓,从而为千秋万代做出贡献。最终,郑国修建的水渠让秦国国力大增,也让关中之地成为了最初获得“天府之国”美誉的地区,他自己也得以名垂青史。当然,郑国渠尽管功在千秋,但对于韩国而言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馊主意。

除了上文提到的,其实我国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馊主意,如明朝时奸宦王振劝说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导致英宗战败被俘,明朝也日渐走向了衰弱。从客观上来看,这些馊主意有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有的则阻碍了进步,但不论如何,它们都有着“不太高明”这个特点,因此如今往往被人当作笑谈。

人物: 孙膑 刘邦 分享 上一篇: 春秋战国周朝国是怎么衰落的 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状况 下一篇: 孙吴为何能累积那么多兵法经验?他的家庭出身如何?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