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美人配英雄,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李隆基确实是比较薄情寡义的,王皇后和他是患难夫妻,当年他落难的时候,一直都是王皇后在照顾着他。有一次他过生日,穷得家里连一顿汤饼都没得吃。还是王皇后的父亲,把自己的衣服拿出去当了,才换了些面粉,回来做汤饼吃。可见,他们在患难之中建立的感情,本来是很深厚的。
后来,在李隆基走向皇位的过程中,王皇后还不断帮他出谋划策,最后他才当了皇帝。但是,他当了皇帝以后,却把王皇后晾在一边,先是喜欢赵丽妃,接着又喜欢武惠妃,再接着又喜欢杨贵妃。而且李隆基喜欢这些人,也不是一以贯之地喜欢,后来这些人的下场也都比较惨。总之,李隆基一直就是一个比较薄情寡义的人,王皇后在他的那里得不到什么好处,结局很悲惨,也是情理之中的。
不过,李治的王皇后最后被废,责任却在王皇后身上。
事实上,李治并不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他的性格比较善良。当年,李世民之所以废掉了李承乾和李泰,而立李治为皇位继承人,就是看中了李治性格柔和这一点。李世民认为,正是因为李治性格比较柔和,因此他才不会害了他的兄弟们。李世民不满李承乾和李泰的地方,恰好就是他们都对兄弟不友好。
李治不是一个薄情寡信的人,他对作为皇后的王皇后自然有一番情意。就算后来王皇后被打入冷宫后,李治还多次去看她。发现她过得不好,心里面还很凄凉。被打入冷宫,还得到皇帝关心的情况,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有这么一个不错的皇帝,王皇后却把自己的人生搞得十分凄惨,那么,王皇后究竟在哪些地方没有做对呢?
有人说,王皇后之所以失败,并走到那样悲惨的结局,原因在于她没有儿子。如果她有儿子,这个儿子早早被立为太子了,那么她的地位也就得到巩固了。
这个话其实并没有道理。虽然王皇后没有儿子,但是王皇后已经把刘才人的儿子李忠立为了太子了。由于刘才人的地位低下,因此,这个儿子,差不多也就相当于是王皇后的。将来李忠当了皇帝以后,一定会对王皇后非常好的。所以太子的事情,根本就不算一个问题。
那么,王皇后的失误究竟在哪里呢?
王皇后的失误在于,她想要李治对她保持着持续的自始至终的爱。
李治当了皇帝后,喜爱上了萧淑妃。把原本对王皇后的爱,转移到萧淑妃身上,王皇后心里非常不满。可以说,王皇后完全没有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毕竟是古代社会,一个皇帝要喜欢某个妃子,其实是非常正常的。某个妃子能够得到皇帝的三年五年的宠爱,已经足够了,为什么一定要追求长长久久呢?哪怕是现代社会,男女之间的爱情,也不可能追求天长地久。爱情真能够天长地久的话,我们也不会赞美爱情的神圣了。现在男女尚且如此,想让古代皇帝保持持续不变的爱,那更加是不能够达到的。
王皇后认识不到这一点,她没有摆正自己皇后的位置,而是努力想唤回李治对她的爱。
当然了,王皇后想唤回李治对她的爱,她的想法也无可厚非,但是做法就很荒唐了。她采用的办法是,极力促成李治把武则天从寺庙里召回来。
说这个做法很荒唐,就在于就算李治喜欢武则天而远离萧淑妃,王皇后也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啊。王皇后的目的是让李治重新喜欢她呢!
王皇后唯一达到的目的,是李治不再喜欢萧淑妃了。也就是说,王皇后的目的,变成了打击报复。这明显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非常不成熟。
不过王皇后当时可能觉得,她的这一番做法是很不错的。因为武则天很听她的话,她说什么武则天就听什么。她觉得武则天是她的人,她牢牢地把武则天掌控起来了。将来,如果李治想专宠武则天,只要她说一句不准,武则天就乖乖的退下去了。
但是她没有想到,武则天可不是一个小绵羊。不但不是小绵羊,还是一个阴谋家。一开始的时候,她对王皇后表现得毕恭毕敬,什么都听王皇后的。但李治不再喜欢萧淑妃,而专宠于她的时候,她就不再听王皇后的话,不再对王皇后毕恭毕敬了。
王皇后非常生气,才发现自己原来养了一个白眼狼。于是又反过来和萧淑妃联合起来,在李治面前说武则天的坏话。
王皇后这又是一个荒唐的做法,不但损人不利己,而且让李治彻底失去了对她的信任。在李治看来,前一段时间,王皇后才说萧淑妃如何如何不好,武则天如何如何好,现在又反过来说武则天如何如何不好,萧淑妃如何如何好,这不就是在乱嚼舌根吗?
作为一个皇后,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后宫的稳定。让后妃们相亲相爱,不出现互相倾压的事情,这是古代帝王选择皇后的一个硬条件。可是王皇后作为一个皇后,不但没能保持后宫的稳定,确保后妃们安分守己,安定团结,她反而成为兴风作浪制造矛盾的人。这样的人,还配当皇后吗?
王皇后不但失去了李治对她的信任,而且王皇后还在后宫中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王皇后对宫中的嫔妃和宫女都不太友好,对其他嫔妃及宫女不是打就是骂。因此大家都不满意王皇后。正是看到这种情况,武则天开始发动了一场釜底抽薪的行动。她极力地笼络王皇后身边的人,依靠这些人,把王皇后的一举一动都掌握了。王皇后平常抱怨过什么,说过什么李治的不是,全部都被武则天掌控了。这些话,武则天自然会在李治面前说。当然,武则天不会随便乱说,她会选择合适的时机来表达,不会让李治心生反感。同时,由于武则天讲给李治听的,都是事实。因此,李治就觉得武则天才是那个讲实话的人,反而对武则天更加信任。
接着,就发生了武则天杀死自己在襁褓中的女儿,陷害王皇后的事件。
我们都知道“苦肉计”它是古代一种重要的兵法。不过,周瑜使用“苦肉计”,也仅仅是把黄盖打了一顿,而武则天使用的这招“苦肉计”,比周瑜逼真得多,因为她干脆把自己的女儿给杀掉了,李治不能不信啊。
本来李治就不相信王皇后,就觉得王皇后是后宫中制造祸端的人。现在又看见他和武则天的女儿死掉了。就算李治是一个好人,就算李治对后妃们有感情,他也实在忍受不了了。所以,一怒之下才废掉了王皇后。
总之,王皇后的遭遇是不值得同情的,因为她一直没有把自己的角色摆正,也没有任何政治智慧。原本手中有一把好牌的,但是她的的打法非常混乱。最后,使得自己走到了悲惨的结局。
在中国唐朝的宫廷史上,唐玄宗李隆基与武惠妃的情感纠葛堪称一部惊心动魄的权力悲剧。这位开创“开元盛世”的帝王,晚年却因宠妃武惠妃的离世陷入疯狂,甚至被后世推测为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惠妃 2025-06-30 唐玄宗与张九龄:君臣际会背后的帝王心术与士人风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56岁的张九龄身着紫袍步入大明宫时,唐玄宗李隆基或许未曾料到,这位岭南书生将成为开元盛世最后的精神符号。从《千秋金镜录》的诤谏到安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6-27 权善才:唐高宗朝的司法棱镜与皇权博弈在唐高宗李治统治的永徽至乾封年间,权善才的名字因一场震动朝野的“误斫昭陵柏”事件被载入史册。这位以刚直著称的大理寺卿,其人生轨迹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唐代司法体系...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6-27 李治与贺兰氏:权力漩涡中的暧昧与虚构在唐朝宫廷的权力博弈中,李治与贺兰氏的关系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这位武则天的外甥女,因美貌被推入政治漩涡,其与唐高宗李治的互动,既是个人情感的纠葛,更是权力格...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6-24 太平公主无名之谜:唐代宗法制度下的女性身份困境在唐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爱女,以“太平”为号,掌权柄、兴道观、谋废立,其政治影响力远超诸多皇子。然而,这位搅动神龙政变、先天...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6-23 李忠是李治和谁的儿子:揭开唐高宗长子身世之谜在初唐宫廷的权力漩涡中,李忠的名字始终与“庶长子”“废太子”等标签紧密相连。这位唐高宗李治的长子,其人生轨迹如同照妖镜,映照出大唐皇室最残酷的生存法则。要解开李...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6-13 玉真公主:道观红尘与唐代皇室婚恋的非常态样本在唐代公主群体中,玉真公主李持盈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位唐睿宗李旦之女、唐玄宗李隆基的胞妹,以“持盈法师”之名主持王屋山灵都观,却在道教清规下留下两个儿子的记载,...
李旦当皇帝多长时间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6-10 权阉末路:宗楚客之死与唐中宗朝堂的权力绞杀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二十日夜,长安城头飘着细密的雨丝。临淄王李隆基的军队如黑潮般涌入皇城,禁军将领葛福顺的剑锋直指玄武门。在这场改写唐朝命运的唐隆政变中,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6-06 宁国公主:盛唐和亲路上的血色玫瑰天宝七载(748年)的碎叶城外,一列朱漆马车正缓缓驶向漠北。车帘轻掀,露出宁国公主苍白的面容。这位唐玄宗李隆基的嫡女,正以“和亲公主”的身份前往回纥汗国。她的嫁...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宁国公主 2025-06-06 盛世情殇:李隆基与杨玉环关系的多维透视在开元盛世的余晖中,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情感纠葛犹如一曲凄美的霓裳羽衣曲,既承载着盛唐最后的浪漫,也暗含着帝国崩塌的密码。这对相差三十四岁的帝妃组合,用十四年的恩宠...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杨玉环 2025-06-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