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历史解密 >  钱镠:五代十国的“海龙王”与吴越国奠基者

钱镠:五代十国的“海龙王”与吴越国奠基者

时间:2025-10-09 14:19:41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钱镠(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开国君主。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私盐贩子到一国之君,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在乱世中开辟出一片繁荣的净土,被后世誉为“保境安民”的典范。

早年经历:从私盐贩子到军中悍将

钱镠出生于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家境贫寒,自幼以贩卖私盐为生。相传他出生时突现红光,相貌奇丑,父亲钱宽曾欲弃之井中,幸得祖母怜惜才保全性命,取乳名“婆留”(“阿婆留其命”之意)。这段传奇经历,既暗示了他命运的波折,也为其日后崛起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青年时期的钱镠投身军旅,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乾符二年(875年),浙西镇遏使王郢作乱,钱镠应募投军,成为石镜镇将董昌的偏将。他随董昌平定王郢之乱,又屡次击退宣州、歙州等地的盗匪,因功升任石镜镇衙内知兵马使。乾符六年(879年),黄巢起义军进犯临安,钱镠以少胜多,运用伏击与疑兵之计,成功阻截起义军先头部队,保护了杭州的安全。淮南节度使高骈听闻其事迹后,称赞他“将来必能超越我”。

割据两浙:从杭州刺史到吴越之王

钱镠的崛起始于对两浙地区的控制。光启二年(886年),董昌与越州观察使刘汉宏矛盾激化,钱镠率八都兵渡江进击,消灭刘汉宏势力,占领越州。次年,钱镠升任杭州刺史,与董昌分据浙东、浙西,形成割据之势。

乾宁二年(895年),董昌在越州自立为帝,国号“大越罗平”,改元顺天。钱镠多次劝谏无果后,奉唐昭宗之命讨伐董昌。他亲率三千兵马至越州,再次劝说董昌,最终董昌向朝廷请罪。然而,钱镠上表反对赦免董昌,唐昭宗遂削除董昌官爵,封钱镠为浙江东道招讨使、彭城郡王。乾宁三年(896年),钱镠攻破越州,俘获董昌,董昌在押赴杭州途中投江自杀。至此,钱镠基本控制了两浙十三州,成为东南地区的重要势力。

此后,钱镠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天复二年(902年),唐朝册封他为越王,后又改封吴王。开平元年(907年),后梁朱温封他为吴越王,标志着吴越国的正式建立。钱镠始终尊奉中原王朝为正朔,不断遣使进贡,以换取政治庇护,这种“事大”策略使吴越国在乱世中得以存续。

治国理政:保境安民与水利兴修

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致力于维护吴越国的安定与繁荣。他深知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因此避免参与中原的纷争,转而专注于内政建设。

在经济方面,钱镠鼓励垦田扩耕,兴修水利。他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使田塘众多,土地膏腴。他还疏浚西湖、太湖、鉴湖等湖泊,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这些措施使吴越国成为五代十国中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

在文化方面,钱镠重视人才,文士荟萃。他任用杜棱、阮结、顾全武、沈崧、皮光业、林鼎、罗隐等文武人才,推动了吴越国的文化发展。文士们不仅为政治和军事提供支持,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家庭与个人:温情与铁腕并存

钱镠的家庭生活同样充满故事。他的妻子庄穆夫人吴氏是浙西观察判官吴仲忻之女,每年寒食节必回临安娘家省亲。钱镠甚是想念,曾写信道:“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封充满温情的信笺,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在子女教育上,钱镠也堪称典范。他共有三十余子,其中钱元瓘最为出众。长兴三年(932年),钱镠病重时召集臣下托付后事,称“我的儿子们大多愚蠢懦弱,只怕难以担当大任。我死后,请你们从中择贤而立。”臣下推举钱元瓘为继承人,钱镠遂立其为储君。

然而,钱镠也有铁腕的一面。他治军严明,曾因士卒抱怨大兴土木而命人在墙上写“没了期,侵早起,抵暮归”以示警戒;他出妾正法,因宠妾郑氏之父犯死罪而将其休弃并斩首,以维护法纪。

历史评价:乱世中的“海龙王”

钱镠的一生,是乱世中崛起与治国的典范。他以私盐贩子的身份投身军旅,凭借卓越的才能和智慧,逐步控制两浙,建立吴越国。他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使吴越国成为五代十国中的一方净土;他注重水利兴修,推动了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他重视文化教育,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两浙百姓称钱镠为“海龙王”,既是对他治水功绩的肯定,也是对他统治下繁荣景象的赞美。北宋时编写的《百家姓》将“钱”姓排在第二位,正是因为当时的老百姓拥戴钱氏国王为和平统一中国而做出的抉择。

钱镠的一生,是奋斗与智慧的一生,是保境安民与文化传承的一生。他的事迹,不仅为吴越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人物: 分享 上一篇: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篇: 郤正的官仕之路与蜀汉灭亡后的结局:从文吏到忠臣的坚守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