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是齐国的宰相,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三国时诸葛亮常自比为管仲、乐毅,管仲是齐国的宰相,乐毅是燕国的大将军,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的国力和外交地位都凌驾于中原列国之上,乐毅则率领燕国大军横扫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又将其他诸国的军马阻挡于燕国国门之外,使得天下诸侯没有一国敢小视燕国。这两个人可以称得上是古时候的大智大贤,诸葛亮自诩为此二人,有人则认为是小看了自己,其实是相当不易的,这已经是相当不谦虚了。
乐毅后来被新任燕王猜忌,弃兵权出走,还留下了“君子绝交不恶于声”的美谈,管仲相齐,齐国几度成为天下诸侯的盟主,被当时的周天子一次又一次地认可为尊王攘夷的表率,连孔子都发出赞叹,非管子吾辈皆披发左衽也!也就是说要不是管仲,我们都得做蛮族野人了,哪有什么礼义之邦,华夏文明了!可见管仲地位之崇高。
今天我们就专门来闲谈一下管仲其人。管仲,名夷吾,字仲,是齐国公子姜纠的得意门客,齐国国君驾崩,几个公子为争大位,不惜手足相残。管仲为了帮助公子纠即位,便被派去刺杀另一个公子姜小白。姜小白也有一个忠诚的谋士叫做鲍叔牙,这个鲍叔牙和管仲居然是发小知己,可以同穿一条裤腿的好哥们。
这两人的私人关系好到一个什么程度,管仲老问鲍叔牙借钱,可老没把钱还上,鲍叔牙的其他朋友得知,就对叔牙说,管仲这人不靠谱啊,别借钱给他了,叔牙却总是说,他家穷,老母一直身体抱恙,需要钱,还不上没事儿。后来两人又一起当兵服役上了战场,这管仲每次打仗,不是躲在鲍叔牙背后,就是躺在地上装死,身边就有人对叔牙说了,管仲这人没一点人品,以后别管他了。叔牙却说,他母亲一人在家病着,他怕自己牺牲了老母身后事就没人料理了,往后在战场上,叔牙还是一如既往罩着管仲,别人说的这些话,和叔牙的所作所为都印在管仲眼里,刻在他心里。
后来哥儿俩退役回家了,准备就业了,鲍叔牙投了许多简历之后,被公子姜小白聘为了门客,叔牙这回又想帮衬管仲一把,把他也拉去一起为小白谋事。结果管仲拒绝了,他说一入侯门深似海,齐侯有很多儿子,现在还看不出哪个儿子会继承王位,要是咱俩都吊死在一棵树上,将来如果不是小白即位,我们就全完了,不如把鸡蛋分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风险小还能保证收益,只要咱俩不要忘了今天的话,谁最终发达了都要记得提携提携兄弟。
鲍叔牙同意他的想法,就让他另谋高就,不久管仲就成了公子纠的门客,开始各为其主。鲍叔牙凭借自己的才能深得公子小白的器重,这时候叔牙还不忘对小白推荐管仲,说管仲的才能比自己高超十倍都不止,虽然现在在公子纠那工作,但如果哪一天小白公子登上王位,要处置公子纠的时候,一定要把管仲留为己用,这种人才不可多得啊,姜小白就把这话记在了心上。
后来为了争储夺位,管仲奉命来杀小白,小白仓皇出逃,管仲平日里箭法不赖,就觑准小白的肚子一箭射去,小白应声倒地,众门客见主公中箭,纷纷大哭上前。管仲见得手,便赶紧趁乱脱身,回去覆命。岂料姜小白命大,那箭只射在他的腰间玉带之上。公子纠得讯,以为政敌已死,可以放松警惕了,没想到姜小白反而利用这一点,对公子纠进行了绝地反杀,从而夺取了齐国国君的大位。
小白即位,就开始清算公子纠一党,正要发落管仲的时候,鲍叔牙急忙上前对小白说,主公难道忘了昔日之言么?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齐桓公姜小白一愣,旋即笑道,先生勿忧,寡人自有主张。便命人将管仲带至跟前,亲自为他松绑,还把那条“救命”的玉带赐予管仲,以报当日“不杀”之恩,管仲也被齐桓公的气度所震慑,也被鲍叔牙的情义感动得五体投地,便甘心情愿为齐桓公做事。
齐桓公此时认为在他的众谋士当中,鲍叔牙最可靠,出力也最多,便想任命叔牙为国相。叔牙又站出来推荐管仲,说起他的才能远胜自己的话。桓公赞叹良久,没想到管鲍之谊(后来也成了成语)如此深厚,今天能得此两个大贤,真是自己三生有幸,齐国不强都不行了,便依鲍叔牙之请,任命管仲为国相。管仲为了知恩图报,不负所托,拿出了自己浑身的解数,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号召公子纠的其他党徒统统放下武器,向新政府投诚,要一致团结在新国君的周围强大齐国。一时间齐国出现空前团结的气氛,哪怕那些曾经政见不合的政敌都倾心投效在齐桓公的门下,为振兴齐国所用。
齐桓公这就开心得合不拢嘴了,高兴地对鲍叔牙说,我现在明白你的话了,鲍叔牙笑而不语。稳定内部之后,管仲又充分发挥齐国的区位优势,使渔盐业大力发展起来,使国家从繁荣商业当中获取巨额的税收,富民强国同步进行中。为了打造齐国的软实力,又注重文艺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对国家的命脉资源产业,管仲又有节制地对其进行了政府管控和干预,对其他行业的弊端也不断进行了调整和纠正,一时间齐国国政大治,影响力威慑周边诸国。管仲又对齐国的军队和兵制进行了改革,使齐国拥有了一支“技击”能力极其强大的军队,同时他还在用人方面,大胆放开吸引多国人才,又小心甄别任贤为用,使得聚集在齐国的国内外人才,都因材施宜,各尽其用,齐国的声威逐渐远播到中原各国。
这时候北地邻国燕国出大事了,漠北的狄族入侵,导致燕国岌岌可危。燕国向齐国发出了求救的请求。管仲这时强力建议齐桓公打出可将齐国“推向巅峰的神之操作”——光复礼义,尊王攘夷,同时向燕国派出精锐援军。齐国打着尊奉周天子的名义,要帮助兄弟之国驱除蛮夷的入侵,进入燕国国境后,经过一番激战,将北狄尽数歼灭,从而消除了燕国外患,为燕国立下了复国之恩,燕国君臣被感动得笑泪交加,而后许多国家各种难题只要向齐国一伸手,齐国无不慷慨相助,迎刃而解。
周天子为了表彰齐桓公的功绩,应齐桓公之邀,亲自为齐国会盟天下诸侯,同时认可齐国在中原的霸主地位。齐桓公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一天,不但稳稳当当做了齐国的王,除周天子外自己俨然已是天下的二当家的,还是实实在在有实力的二当家,这一下可高兴坏了他,国家大小事一概都不管了,全都丢给了管仲,见了管仲都不称其臣下,也不呼其名了,而是亲切地喊着“仲爸爸”(仲父)。
管仲却还是一如既往地任劳任怨,也没有多少骄傲之色,对君王还是一相当恭敬,有什么大事小事,还是非常讲礼节讲程序地去请示去询问,这让齐桓公相当相当放心,每次都是同一声回复“仲父办事,寡人放心!”君臣之间已达到相当高的默契,有些心存忧虑的臣子,或是心怀叵测的小人前来提醒齐桓公,齐桓公是这样回答的:“你们说相国发展了很多不正当行业,大家都是明白人,这些行业以前就存在了,现在反而是相国置他们于国家的管控之下,规范了这些行业的发展。你们说相国弄权,用人用事用钱用兵连同寡人的私事都交由他管,说降低了寡人的威望,那相国是哪国的相,不是我们齐国的相吗?齐国相的威望提高了,不正是寡人的威望提高了吗?寡人不用做什么,齐国垂拱而大治,这是寡人为君之道,也是为君之乐也!相国什么事都操劳,勤于政务,为寡人分担了一切,这是相国的为臣之道,是为臣之乐也!为相本就应该如此为国君理顺社稷,这是上乘的君臣之道,你们不会懂的,也不要再说了!”管仲听了这话,也是笑而不语。
后来齐国国力和国威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甚至率领中原九国之师向南方强大的楚国问罪,迫使楚国向周天子低头认罪,这是齐国乃至中原诸国几百年都不曾赢得的辉煌战果!齐桓公因此就更纵情声色,安享太平了。
没过多久,管仲病倒了,齐桓公急得赶紧来探望。管仲年老病重,又因操劳过度,眼看是不行了,齐桓公眼泪直流,问了管仲许多事情,并说要是仲父不在了,就任命鲍叔牙继任宰相之位,不料管仲却留下遗言说鲍叔牙为人太刚直,不能为相,又交代了什么什么人不可用云云。齐桓公虽知管仲思维行事一向异于常人,但还是被他在这种情形下极似冷血的冷静和理智所惊诧,所以也就没有说什么。后来齐桓公并没有完全遵照管仲的遗嘱,却果不出管仲所言,任用鲍叔牙为相,叔牙太过刚直,致使朝臣派别林立,纷争不息。后来又任用了管仲所言不可用的五个人,最终导致齐桓公本人晚年因儿子们争位,而被活活饿死在高墙之内,这就是一代霸主齐桓公姜小白的悲剧收场,也是一代贤相管仲传奇预言的最后见证。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齐桓公“尊王攘夷”:权力博弈中的政治智慧与战略布局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衰微,诸侯割据混战,戎狄势力南侵,华夏文明面临存续危机。在此背景下,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
齐桓公 管仲 2025-09-16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 诸葛亮南征:安定后方的战略远征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政权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中四郡(越嶲、牂柯、益州、永昌)却爆发大...
孙权 诸葛亮 2025-08-28 陈仓烽火:诸葛亮与郝昭的攻防博弈与历史回响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蜀汉丞相诸葛亮率数万大军再出祁山,目标直指曹魏西北重镇陈仓。这场看似兵力悬殊的战役,却因曹魏将领郝昭的坚守,成为三国史上以少胜多的经...
诸葛亮 2025-08-27 东方朔:智慧与文化的多重发明者在华夏文明的星空中,东方朔(约前161年—前92年)以其独特的智慧与幽默诙谐的形象流传千古。这位西汉时期的太中大夫,不仅以“智圣”之名与诸葛亮并列,更在文化、科...
诸葛亮 2025-08-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