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主张必占荆州,庞统认为荆州要弃,两人的军事水平高下立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片荆州之地,半部三国历史。荆州在三国时期可算得上是兵家必争之地。曹操得到了又失去,赤壁之战后孙权和刘备都分到了一杯羹,此后很多战事也都围绕荆州来展开。
古时候的荆州跟现在大不相同,范围比如今大了很多。它是我国华夏九州之一,包含了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国。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全境及河南南部地区。
所以在世人眼中,荆州犹如一块铁板钉在华夏的大陆之上,是个南北通达的地方。这也是为何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执意要取荆州的原因,不过庞统却跟他意见不同。
战略地位
荆州是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城之一,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人们对荆州的印象都停留在三国时代,那时候战事频繁,现如今荆州也是三国古战场遗址中最为丰富的一隅。
这里流传着诸多的传说,比如说“刘备借荆州”和“关羽失荆州”等。由此可见在三国时期,荆州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是对于曹操、孙权和刘备来说都相当重要。
对于孙权来说,荆州处在长江、湘江和汉江的交汇之处,长江本就可以作为一道屏障来保护江东。只要这道屏障在,曹操就不能轻易地南下,再加上北方不适水性,恐怕曹操站在对岸就很苦恼了。
而且如果孙权得了荆州的话,不仅可以作为屏障来使用,荆州之地肥沃的土地还有发达的农业也可以提升东吴的国力。
而荆州对于孙权的作用,相对于曹操的话则是相反的。只要曹操拿下荆州,那么他就可以一路顺着长江的水路去夺取江东,这样就容易了很多。
而且北方战乱的时候,荆州在刘表的管理下基本免于战祸之苦。那时候大量北方难民迁徙到这里,不仅带动了农耕的发展,还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对于长期身处北方的曹操来说,若是能得到这片犹如“粮仓”一样的土地,那么曹军后期的发展都有保障了。
可见曹操和孙权对荆州都有各自的小心思,那么刘备如何觉得呢?他在听了诸葛亮的分析之后才突然觉得荆州作用如此之大。作为三国著名的谋士,诸葛亮虽然居住在山野之中,但并不代表他耳塞目闭。
他对社会上的局势是非常了解的,因此也明白荆州的重要性。所以他给刘备提出了一个中肯的建议,以荆州为根据地去扩张版图,从而实现匡扶汉室的宏愿,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
当年刘备依附刘表在荆州地区的时候,司马徽就跟刘备说他身边的儒生都见识浅薄,能了解时局的人才是俊杰,而当世只有卧龙和凤雏两人。
所谓的卧龙指的就是诸葛亮,而凤雏说的便是庞统。刘备当时听了之后并不以为然,后来徐庶也推荐诸葛亮给他,刘备才重视。
徐庶因为母亲被曹操囚禁被逼离开刘备,为了找个人代替自己的位置,所以他举荐诸葛亮。刘备从未听过他的名号,还让徐庶把诸葛亮带到自己的面前。
结果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去请,而不能让他过来,于是就有了后来“三顾茅庐”的典故。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两人一见面就屏退左右开始进行深刻的谈话,这场交谈便是著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为刘备构建了一幅匡扶汉室的蓝图,并且提出了“三分天下”的计策。他认为如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暂时不能与之抗衡;孙权占据江东势力很大,但他跟曹操形成对峙,可以作为盟友。
而刘备要发展势力,目前最缺的便是根据地。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的局势,这里的驻官又懦弱无能,刘备可以趁机取得这两个地方,才有机会去争夺天下。
诸葛亮还跟刘备提出了攻打中原的战略,刘备听了之后大赞他的才能,当即邀请诸葛亮跟随自己出山。此后蜀汉的道路也是按照《隆中对》来发展的。
因为有诸葛亮的前言,所以刘备对荆州有着一种执拗。再加上他依附刘表,对荆州也有很深的感情。而刘备偏偏是那种固执的性格,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就很难改变。
所以赤壁之战后,刘备就听从诸葛亮的意见,跟孙权借了荆州。后来刘备前往夺取益州和关中地区的时候,庞统却劝他放弃荆州,但是刘备对荆州太过于执着就没听他的建议。
最终助力刘备发家的荆州,到后来却成为了刘备的累赘,同时也是夷陵之战的导火索。若是当初刘备听了庞统的建议,也许就不会落得那么凄惨的下场,那么庞统为何力荐放弃荆州呢?
庞统的分析
庞统刚出道的时候并不为人所知,后来得到司马徽的称赞才逐渐有了点名气。刘备占据荆州之后,庞统前来投奔。然而刘备已经有了诸葛亮,对其他谋士自然看不上眼。
最后刘备给庞统安排了一个耒阳县令的小官职,庞统因为得不到重用所以每天都摆烂。后来鲁肃也曾写信给刘备推荐庞统,诸葛亮也提到过庞统有惊世之才,刘备才开始重视。
庞统在受到重用之后,跟刘备提出了一个很重要但却被忽略的策略,那就是劝刘备放弃荆州。具体的原因是赤壁战争后,作为主战场的荆州已经“十分荒残,人物殚尽”。
而且原本很大一块的荆州如今已经被分割成三分了,曹操占据了南阳郡、南郡;孙权得江夏郡;刘备占领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国四郡。
别看刘备占的地方大,其实发展却不如曹操的南阳。据史料记载,南阳郡是整个荆州地区的经济核心,而且人口占了三分之一。刘备的四郡加起来恐怕都比不上这一个。
但是刘备所处的地区,北有曹操、南有孙权,他是寸步难行。而且出入荆州的水陆交通要道都掌握在孙权的手上,刘备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
相比之下,益州的优势就大很多,只要拿下益州相当于“接手可盈利”,而刘备又可以摆脱曹操和孙权的控制。毕竟荆州是借的,益州是自己的,但是如果不放弃荆州,那么就会分散注意力。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刘备前往益州的时候,委任关羽镇守荆州,他带走一部分兵力去攻打益州。可是由于后来兵力不够,刘备又从荆州抽调兵力过去,导致关羽孤立无援,最后失去荆州。
但这只是一个导火索,刘备为了夺回荆州发动了夷陵之战,导致蜀汉差点全军覆没,而刘备也死在了战场上。这场战役的结局是庞统预料到的,所以他才劝刘备放弃荆州,因为他觉得不值得。
可是这个意见,刘备并未采纳,若是他早放弃荆州的话,恐怕历史又要改写了。可见庞统的远见和才能都在诸葛亮之上,诸葛亮的“隆中对”也是一个很好的战略。
但是诸葛亮的策略在赤壁之战前是非常正确的,可是大战之后,局势随之改变,那么策略也要相应地变换才行。这也说明庞统预先想到了荆州会成为刘备的累赘,他和诸葛亮的水平也高下立见了。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吕蒙与孙权:君臣相得的典范与一场未解的死亡谜题在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中,孙权与吕蒙的君臣关系堪称东吴政权稳固的基石。吕蒙从一介武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统帅,孙权则以识人之明与用人之度成就其霸业,二人关系既包含传统...
孙权 吕蒙 2025-09-30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张裔东吴流亡三年:权力博弈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益州郡首领雍闿的叛乱将时任益州太守的张裔推向了命运的转折点。这位以干练敏捷著称的蜀郡成都人,因被叛军押送至东吴孙权处,开启了长达...
孙权 启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从许都到邺城:曹操权力布局的双重转向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将汉献帝从洛阳迎至许都,开启了曹魏政权的基础。然而,公元204年攻破冀州后,曹操却将统治中心从许都迁至邺城,仅留汉献...
曹操怎么死的 启 2025-09-29 荀霬:三国乱世中的权力纽带与命运浮沉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荀霬以独特的身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特殊注脚。作为东汉尚书令荀彧之孙、魏武帝曹操之外孙、司马懿之婿,这位生于颍川颍阴的士族子弟,其人生轨...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28 七女共嫁一人:曹操的权力棋局与人性博弈东汉末年,朝堂如棋局,诸侯如棋子。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掌控中枢,却将七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尽数嫁予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这一违背常理的决策,既是政治权谋的巅峰...
曹操怎么死的 刘协 2025-09-28 曹操处决吕布:先缢后斩背后的政治博弈与权力逻辑东汉末年,下邳城破之日,吕布被生擒后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酷刑——先被缢杀,再遭枭首示众。这一流程远超常规斩首的刑罚规格,其背后既包含曹操对吕布的私人仇恨,更折射出汉...
曹操怎么死的 吕布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