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躬耕陇亩,又自比管仲乐毅,什么原因让他的举止如此矛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未出山时的行为有过一个记载。那就是诸葛亮在隆中隐居,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他还每每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但是得不到当时人的认可。那么,诸葛亮对自己的才能如此自夸,究竟有什么用意呢?
一、诸葛亮在荆州的家世。
从历史记载来看,诸葛亮的家世还是很不错的。他的祖上诸葛丰曾经担任过汉朝的司隶校尉,这是执掌兵权的高官。他的家族在琅邪十分有势力,他自己的父亲和叔叔都是汉朝的官员,因此诸葛亮出身官宦世家。由于当时世家大族对教育的垄断,使得诸葛亮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拥有了常人不具备的才能。
诸葛亮的父亲早逝,他和兄弟诸葛均被叔叔诸葛玄收养。诸葛玄带着他们兄弟去袁术那里,担任豫章太守的职务。后来诸葛玄离开袁术,去投靠他的老朋友刘表,诸葛亮兄弟也因此来到了荆州。诸葛玄之所以不回徐州琅邪,是因为徐州已经陷入战乱之中。刘表统治的荆州是当时的一片净土,没有战乱侵扰,所以诸葛玄才带着诸葛亮兄弟在荆州定居。
后来有人考证说,诸葛亮之所以不投奔曹操,也是因为这场战乱。当时的曹操对徐州垂涎三尺,他假借为父亲报仇的名义,对徐州发动进攻。史书记载,曹操对徐州百姓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因此而死的徐州百姓数以万计。家乡遭到破坏,亲人遭到屠杀,这一切让诸葛亮对曹操不会有什么好感。
诸葛亮在荆州的生活也是比较超然的。由于世家大族的联姻关系,让他在荆州有着丰富的人脉。诸葛亮的父亲与刘表是好朋友,他的两个姐姐分别嫁给了当地的世家大族子弟。一个姐姐嫁给了蒯家的蒯祺,这个家族的蒯越是刘表手下的权臣。另一个姐姐嫁给了当地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
诸葛亮妻子的娘家更是家世显赫。他的岳父黄承彦娶的妻子蔡氏,与刘表的后妻是亲姐妹。而这两姐妹有一个兄弟,就是大名鼎鼎的蔡瑁。他是荆州的军事首脑,掌管着荆州的水陆大军。在史书中还记载,诸葛亮与刘表的长子刘琦关系融洽。这一切,都能够看出诸葛亮与荆州的上层社会的密切关系。
二、诸葛亮躬耕陇亩与他的自夸。
诸葛亮的个人素质也不错,史书记载他身高八尺,换算成现在的尺寸大概是一米八上下。而且诸葛亮的“容貌甚伟”,加上他的读书人的气质,是一位公认的美男子。当年在赤壁之战前,孙权和诸葛亮相见的时候,就被诸葛亮的容貌所吸引,很快就缔结了孙刘联盟。
可是这么一位才貌双全的杰出人物,却不在荆州的统治阶层中生活,而是独自一人来到隆中的乡下,去躬耕陇亩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按照诸葛亮自己的解释就是,他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可是他为何又要每每自比为管仲乐毅呢?
管仲乐毅是何许人也?管仲是春秋时齐桓公的贤相,在他的治理下,齐国成为当时的强国。齐桓公也因为九合诸侯,匡扶周室的功绩,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乐毅则是战国时燕国的主帅,他率领燕军,联合其他战国的军队,一举摧破齐军,险些灭亡了齐国。这两人一是贤相,一是良将,诸葛亮以他们自比,当然是对自己文武兼备才干的自信。
我们从诸葛亮的行为言语中,就会感到一种深深的矛盾。他一方面韬光养晦,去躬耕陇亩,表现出一种对世事的淡泊态度。一方面又自比管仲乐毅,对天下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关心。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他天天吟唱的《梁父吟》察觉出一丝端倪。《梁父吟》说的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谋士为了杀死君主面前跋扈的三个猛将,故意赏给他们二个桃子,结果三个猛将因为争功都纷纷自杀。诸葛亮时常吟唱这首歌,当然是有所指的。
在当时的荆州,刘表虽然名义上是统治这里的君主,可是实际的权力则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刘表单骑来到荆州上任,正是依靠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才得到了荆州的政权。刘表不得不重用蒯越、蔡瑁,还娶了蔡氏来获得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这样刘表大权旁落,面对外界的有利时机也无法把握,只能在荆州无所事事。
诸葛亮胸怀大志,才貌双全,并且拥有过人的才能,他对于荆州的政治生态情况当然是不满的。可是他要改变荆州的政治面貌,自然会触动那些世家大族的利益。以刘表的性格和能力,是根本不会采纳诸葛亮的建议,更不可能重用他。
我们从诸葛亮与刘琦的交往可以看出来,他们都是对荆州现状不满的人。他们对世家大族的不满,自然会落到那些把他们视为威胁的人眼中。诸葛亮的那些举措,在没有实行就夭折了。诸葛亮为了避祸,躲到了隆中韬光养晦。可是他心有不甘,自然借《梁父吟》发泄自己的愤懑,希望刘表有朝一日能够任用自己,把那些飞扬跋扈的权臣一扫而空。
这当然只是诸葛亮的幻想罢了,到后来他也清楚地看到,刘表集团是一个腐朽没落的集团,终将会被他人吞并。他不忍看到他的第二故乡荆州,沦落到他的故乡徐州的下场。如果想要挽救荆州,只有让诸葛亮担负起管仲乐毅的重担。可是,诸葛亮的自比,得到的只是当时人的不认可。
在所有的希望都断绝的情况下,诸葛亮把眼光投向了刘备。最终刘备三顾茅庐,双方意气相投,一拍即合。诸葛亮不但向刘备献上了《隆中对》,还答应出山辅佐刘备。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诸葛亮的才能也在实践中得到体现,终于得到了世人的首肯。
结语:
诸葛亮躬耕陇亩,并非是想隐居终生,而是韬光养晦之计。他在荆州有着复杂广泛的社会关系,想要得到一官半职是易如反掌的。但是诸葛亮对荆州的政治生态环境极度不满,想要凭一己之力来改造它,结果在世家大族的反对下遭到挫折。
诸葛亮之所以经常吟唱《梁父吟》,是因为当时的荆州就如同歌中的情况。臣下飞扬跋扈,君主懦弱无能。可是诸葛亮虽然有能力,却得不到任用,还遭到世家大族的排挤。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也是希望早一日能够遇到明主,能够施展自己抱负。最终他等来了刘备,谱写了君臣相知的一曲佳话。
在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交汇处,“火烧博望坡”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的“第一功”,也是史书《三国志》中刘备军事才能的实证。这场发...
诸葛亮 刘备 2025-09-19 齐桓公“尊王攘夷”:权力博弈中的政治智慧与战略布局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衰微,诸侯割据混战,戎狄势力南侵,华夏文明面临存续危机。在此背景下,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
齐桓公 管仲 2025-09-16 诸葛亮临终顿悟:刘禅的“傻”原是帝王心术的至高伪装公元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咳血不止。这位以“鞠躬尽瘁”闻名的蜀汉丞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看穿了那个被世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帝王——刘禅,实则深...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6 管子: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与治国理政的百科全书在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星空中,《管子》以其独特的学术地位和思想深度,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不可忽视的璀璨明珠。这部托名管仲的巨著,既非一人一时之作,亦非单一学派之言,而...
管仲 2025-09-12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在蜀汉末代皇帝刘禅的统治生涯中,诸葛亮去世后的权力真空期成为其政治手腕的试金石。面对魏延、李邈、刘琰、杨仪四位重臣的挑战,刘禅以雷霆手段连杀四人,这一系列决策不...
诸葛亮 刘禅 2025-09-11 诸葛亮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与勤勉,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关于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历史记载的简略与民间传说的丰富而显得扑朔迷离。...
诸葛亮 2025-09-10 马谡“纸上谈兵”:才略与现实的撕裂之痛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鼓擂动,蜀汉大军势如破竹,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望风归降,关中震动。然而,街亭一战的溃败,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北伐的希望,也让...
诸葛亮 2025-09-09 黄月英为何被称为“阿丑”:历史、传说与文化隐喻的交织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黄月英(民间传说名)以“诸葛亮之妻”的身份被后世铭记。然而,她更广为人知的称号却是“阿丑”——一个带着戏谑与矛盾的称谓。这个称号的起源,...
诸葛亮 黄月英 2025-09-09 管仲为相:春秋时代的变革密码与霸业基石“管仲为相”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更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缩影。它标志着齐国从地方诸侯走向中原霸主的起点,也奠定了管仲“华夏第一...
管仲 2025-09-01 诸葛亮南征:安定后方的战略远征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政权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中四郡(越嶲、牂柯、益州、永昌)却爆发大...
孙权 诸葛亮 2025-08-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