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一月,康熙率领众皇子皇孙前往热河行猎。
因为时属生母良妃卫氏二周年忌辰,八阿哥胤禩未能随从而是单独前去祭奠已故的母亲。康熙回程快到京时,胤禩未去康熙行在请安,却派太监给康熙送了两只老鹰,并说他即将回京。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两只老鹰到达康熙处时,几近垂死。康熙见后勃然大怒,当场就发飙了。在他看来,胤禩这是有意把自己比作垂死之鹰,所谓“老鹰虽强,也有老死之时也!”
随后,康熙把诸皇子召来,其当众大骂胤禩是“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听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觅人谋杀二阿哥,举国皆知。他想杀二阿哥,未必不想杀朕!”
在极为紧张的气氛中,康熙随即又说出更绝情的话:“胤禩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邀结人心。朕深知其不孝不义行为,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义绝矣!”
在宣布和胤禩断绝父子关系后,康熙又声泪俱下地说,“朕只怕日后必有行同狗彘的阿哥,仰赖其恩,为之兴兵构难,逼朕逊位,而立胤禩。若果如此,朕只有含笑而殁了!朕深为愤怒!
今特谕尔等众阿哥,汝等当念朕之慈恩,遵朕之旨,始合子臣之理。不然,朕日后临终之时,必有将朕身置乾清宫,而汝等执刀争夺耳!胤禩因不得立为皇太子,恨朕切骨。此人之险,实百倍于二阿哥!”
这事细说来,颇有些可疑。很难想象当时胤禩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不去给康熙请安并随同回京已不太正常,又何必给老父亲送两只奄奄将毙的老鹰呢?难道,胤禩是因为屡被斥责而意气用事,干脆破罐子破摔,有意讽刺康熙?
或者,这是其他竞争者精心设计的阴谋诡计,这只老鹰在中间环节就被人动了手脚?抑或,根本就是康熙借此机会大做文章,以彻底断绝他的太子梦?总而言之,这件事情太让人费解了,不排除有人故意捣鬼的可能。
之后,康熙命人将胤禩的奶公雅齐布捉拿正法。话说后者本被充发边地,当时却壮着胤禩的势力潜藏京城。其实康熙早就知道,这当口也是算他倒霉丧命。Ps:太子胤礽被废黜时,也是先杀其奶公凌普。看来,给皇子做奶妈,很容易连累自己的老公哟!
事情到了这地步,胤禩只好上奏说自己冤枉。康熙拿着胤禩的奏折,冷笑着对众阿哥说:“还敢说不是藐视朕躬而为此举?他折子里说自己冤抑,试问他所谓冤抑何在?”
经此事件后,胤禩的“八王党”信心动摇,日见瓦解。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说胤禩“行止卑污,凡应行走处俱懒惰不赴”,令停本人及属官俸银俸米、执事人等银米。
同年十一月,康熙又将胤禩侍读何焯的翰林院编修职位和进士、举人功名尽行革除。
何焯在被锁拿抄家时,一封信落入康熙手中。原来,当时何焯回老家处理丧事后,胤禩写信告诉何焯,他寄养在在府中的女儿很好。信的结尾处有这样一句:“先生要着实节哀,保重身子,思将来上报皇恩。”
后来,康熙拿着这封信,追问胤禩“将来上报皇恩”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是把自己比作“未来的皇帝”?不仅如此,后来康熙还在这信上批道:“八阿哥与何焯书,好生收着,恐怕失落了”——这分明是把这封信当成了胤禩谋反的罪证。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九月,胤禩得了伤寒病,情况颇为不妙,随时有挂掉的可能。三阿哥胤祉将这事上奏后,康熙只批了“勉力医治”四字,颇为无情。
几天后,御医再报胤禩的病情加重。康熙在折上批道:“(胤禩)有生以来好信医巫,被无赖小人哄骗,吃药太多,积毒太甚。此一举发,若幸得病全,乃有造化。倘毒气不净再用补剂,似难调治。”这话里话外,颇有讥刺之意。
当时康熙正从热河返回京师西郊的畅春园。不巧的是,胤禩养病的园子正好在前往畅春园的必经之路上。于是,康熙先传旨给负责料理胤禩病务的三阿哥胤祉和四阿哥胤禛,“若阿哥病笃失音,不省人事,则可令迁移。著诸皇子议奏。”
康熙的意思是,万一在回畅春园的路上,胤禩不巧死掉了,未免有些晦气。所以,最好是把胤禩移回城里府中。为此,康熙还“星夜遣三阿哥”前去察看胤禩病情。
康熙避免晦气的念头并不是任意猜测,其曾给儿子们说过:“汝等皆系皇子王阿哥,富贵之人,当思各自保重身体。诸凡宜忌之处,必当忌之。凡秽恶之处,勿得身临。譬如出外,所经行之地,倘遇不祥不洁之物,即当遮掩躲避。”
诸皇子讨论时,四阿哥胤禛建议将胤禩移回城中。九阿哥胤禟听后,当场就愤怒地跳起来说:“八阿哥如此病重,若往家中,万有不测,谁即承当?”诸阿哥一听,不敢作主,赶紧回报康熙。
康熙听后,很不高兴地说:“八阿哥已不省人事,若欲移回,断不可推诿朕躬令其回家”。虎毒尚不食子,无情最是帝王家。康熙以自己为重,不顾胤禩的死活将之移回府中,还推卸自己的责任,这做得未免有些太过分了。
后来,连康熙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便趁着胤禩病愈时恢复了其俸银俸米,并特意派人询问他病后想吃什么,说:“朕此处无物不有,但不知与尔相宜否,故不敢送去。”
作为天下最大的皇父,康熙居然用“不敢”二字,胤禩哪敢承受,只得拖着病体到宫门内跪求免用此二字。接着,康熙又反过来责备,说他“往往多疑,每用心于无用之地”,“于无事中故生事端”。
看这事闹的。说白了,就一句话:话不投机半句多,皇恩之情比纸薄。当时的胤禩,他怎么做,总归都不讨好。康熙对胤禩印象之坏,可见一斑。由此,所谓“八王继位”之说,可以休矣!(原文来自今日头条)
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江南地区温热病肆虐,传统“伤寒论”体系难以应对时疫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代名医叶天士(1666—1745)以“天医星”之誉崛起,其医学著作不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0 吴伟业:明末清初的诗坛巨擘与时代见证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是一个跨越朝代的文化符号。他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卒于清康熙十年,一生历经明末动荡、清初易代,...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08 钮祜禄氏: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与满洲权贵的政治棋局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钮祜禄氏占据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她是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清朝历史上极具争议性的后宫之主。这位出身显赫的满洲贵女,在政治联姻的浪潮中登上...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05 胤祥与兆佳氏:乱世中的深情守望在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的政治漩涡中,十三阿哥胤祥与嫡福晋兆佳氏的爱情故事,宛如一朵绽放在权力荆棘中的白莲,以温婉坚韧的姿态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这段跨越半个世...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5 孝庄是故意坑容妃吗?——从权力博弈与人性弱点中寻找答案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容妃的命运堪称一场悲剧:从康熙最宠爱的妃子沦为刷马桶的宫女,最终被马桶砸死。这场悲剧的起点,是孝庄太后临终前的一道懿旨——“不得废太子,...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02 图里琛:从历史真实到文学演绎的官职之辨在清代历史与文学作品的交织中,图里琛(或称图理琛)这一人物形象始终充满争议。电视剧《雍正王朝》将其塑造为康熙、雍正两朝的“御前侍卫领班”,以精明世故的形象贯穿全...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1 康乾盛世:封建王朝的回光返照与历史困局“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史观对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662—1795年)的概括性评价,这一时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疆域辽阔而被视为清朝统治的巅峰。然而,这...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29 权谋棋局:明珠毁卷背后的政治博弈与人性挣扎在康熙年间的权力场中,一场科考舞弊案撕开了朝堂派系斗争的帷幕。当明珠随手将高士奇的考卷划上墨痕时,这不仅是个人恩怨的宣泄,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布局。透过历史档...
康熙的儿子们 高士奇 2025-08-28 德妃偏爱十四阿哥之谜:血缘与情感的错位博弈在清朝康熙朝的宫廷中,德妃乌雅氏作为雍正帝与十四阿哥胤祯的生母,却对两位亲生儿子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她对十四阿哥宠爱有加,却对四阿哥胤禛冷淡疏离。这种矛盾的...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8-27 与康熙合葬的五位女人:权力、情感与礼制的交织清景陵,这座埋葬着康熙帝的庞大陵寝,不仅见证了清朝盛世的辉煌,更因五位女性的陪葬而成为历史研究的焦点。在“皇后独享合葬权”的礼制传统下,康熙帝的景陵却打破了常规...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