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明代皇帝朱瞻基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正值壮年却意外离世,其死亡真相是什么?
一、

如果要在历史上找出一个最奇葩的王朝,想必不少人的答案会说——明代。
也确实,明代就是一个奇葩的朝代,确切地说,是奇葩皇帝层出不穷的时代,这些皇帝中,有嗜权如命大杀四方的、有想着飞升渴望成仙的、有独居后宫几十年不上朝的、也有热衷玩蛐蛐斗蟋蟀的。
而明宣宗朱瞻基便是一个对蛐蛐十分钟情的皇帝,江湖人称:太平天子,促织皇帝。
《明代小史》中这般记载:
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
这个促织,其实就是蟋蟀,民间又叫蛐蛐,为了斗蛐蛐,不管多贵,只要喜欢,那就买,数十金根本不在乎,甚至为了一个蛐蛐可以用一匹骏马来换。
这样的皇帝,在很多的眼中,那就是玩物丧志的主。
可偏偏朱瞻基还真不是这样的人,历史上的朱瞻基是一代英主,至少是明代有治国才能的皇帝中排名前五的人,如果把文艺才能这项也加入到考核范围里,朱瞻基几乎能排在第一位。
朱瞻基在绘画方面造诣颇高,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走兽,亦或者草虫植物,他都画得很不错,正如《中国画知识大辞典》中所评价:
点墨写生,遂与宣和(宋徽宗)争胜。
喜欢斗蛐蛐,也擅长画画,更在治国上有一套,这样的皇帝历史上都很少见。

如果上天能多给朱瞻基20年的时间,明代或许还能打破封建王朝国祚不超过300年的梦魇。
可是就这么一个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正值壮年却意外离世,那么他的死亡真相又是什么呢?
二、
《明史·孝宗本纪》中有这么一句话:
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是说,明代自从有了天下之后,一共传了十六位皇帝,但是其中有作为的皇帝也就只有五个,这五个人分别是:
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和明孝宗朱佑樘。
细细算来,这几位仁兄生活的年代正好对应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和弘治中兴,当然明仁宗朱高炽在位只有九个月,所以仁宣之治,说白了是朱瞻基一个人缔造的。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朱高炽之所以能当上皇帝,还是沾了儿子朱瞻基的光。

事情是这样的:
朱棣从建文帝手中抢走了帝位之后,便摇身一变成为了明成祖,他在位期间做了很多大事,让明代强极一时,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但却不是朱棣心目中理想的接班人,他更觉得次子朱高煦更像他,也有意把皇位传给他。
但是废长立幼这是件大事,弄不好会动摇王朝的根基,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为了让自己安心一点,朱棣在立太子的时候,就和心腹解缙商量这事,并且表达了要立次子朱高煦为皇太子的意思。
三、
本来吧,聪明的臣子对于这件事那就是缄口不谈的,但是这解缙可不一般,他是出了名的才高八斗而敢于直言直谏,所以当朱棣问他的时候,他直接对朱棣说:
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明史》
这意思很明显,就是说,废长立次这事不行,一旦开了头,或许将来就恐怕没有好日子过了。
朱棣一听很明显不高兴,解缙看出了朱棣的犹豫不决,接下来他只说了三个字:
好圣孙。
朱棣听到之后,与解缙相视而笑,后来朱棣便立了朱高炽为皇太子,看中的其实就是朱高炽的好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好孙子朱瞻基。
就这样,朱高炽当上了皇太子,而朱瞻基自然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皇太孙。
朱棣去世之后,朱高炽当了皇帝,可是只当了九个月便去世了,而朱瞻基也毫无疑问成为了继任的新皇帝。
朱瞻基即位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很体恤民情,主张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有道是:
坐皇宫九重,思田里三农。
此外,在军事上,朱瞻基还经常巡视北边,让周围的游牧民族,不敢为所欲为,解除了明代的边境之患。
四、
明代在朱瞻基的治理下,强极一时。
可偏偏朱瞻基只当了十年的皇帝,在他38岁的时候便一命呜呼了,在史书中对此事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
十年春正月癸酉朔,不视朝,命群臣谒皇太子于文华殿。甲戌,大渐。罢采买、营造诸使。乙亥,崩于乾清宫,年三十有八。——《明史》
这也就是说,朱瞻基的去世很突然,当他感觉到自己不行的时候,便急急让群臣拜谒皇太子,没过几天便撒手人寰了,当然也能算得上是暴毙身亡了。

正是因为他去世的太突然,以至于不少人对他去世原因而猜测不已,但可以排除掉的一种可能是,朱瞻基是被人谋害的。
那么他去世的真相是什么呢?
其实仔细想想,只有两个原因最有可能,其一是身体有疾病,其二是劳累过度。
五、
如果我们把朱高炽之后的皇帝,他们的寿命列一张单子,就会发现其中是有问题的。
朱瞻基的老爹朱高炽活了48岁,朱瞻基的两个儿子,朱祁钰活了30岁,朱祁镇活了38岁,而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去世时36岁,明武宗朱厚照去世时31岁,后来的明熹宗更是在23岁的时候便去世了。
这也就是说,朱瞻基这一脉的皇帝,普遍了是短命的,由此也可以推断出一个可能,那就是从朱高炽开始,他们这一脉在身体方面很可能有某种遗传的疾病,这导致了他们寿命都不长。
朱瞻基虽然喜欢斗蛐蛐,但是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好皇帝,更是一位勤政的皇帝。

他在位期间,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懈怠,《宣德逸纪》这样记载:
然此其余才,性命断,不废政事。
有时候想起了什么大事需要决断,他甚至会连夜赶往大臣杨士奇的府上亲自询问,如此勤政的皇帝,在历史上确实是很少见的。
一个人的精力就那么多,如果长时间处于高强度、高压力的环境之下,再加上睡眠不足,几乎是在透支生命,所以想要长命是很难的一件事。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身体有暗疾再加上劳累过度共同造成的这一结果。
由此可见,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正值壮年却意外离世,并不是背后有什么阴谋,而是朱瞻基自身的身体问题。
不过讲真的,朱瞻基确实是一位好皇帝,如果他能多活些时日,明代这架列车想必还能开得更远些,只惋惜历史不能假设。
参考文献:《明史》、《宣德逸纪》、《明代小史》等。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明宣宗朱瞻基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与深厚的文化造诣,成为明朝中期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他开创的“仁宣之治”被誉为明朝的黄金时代,而他本人更以书画双...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30 宣德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如何铸就仁宣盛世明宣宗朱瞻基(1398/1399-1435)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仅十年却开创了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29 宣德风华:明宣宗朱瞻基的多元人生与艺术追求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在位十年间不仅开创了“仁宣之治”的盛世,更以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广泛的兴趣爱好成为历史长河中极具辨识度的帝王。...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27 宣德盛世的缔造者:明宣宗朱瞻基的治国智慧与艺术人生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以"仁宣之治"的治世闻名,他不仅开创了明朝的黄金时代,更以卓越的文化造诣在帝王中独树...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15 书画蹴鞠皆入戏:明宣宗朱瞻基的帝王雅趣与权力游戏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1399-1435)在位十年间开创了“仁宣之治”,其文治武功背后,隐藏着鲜为人知的个人爱好。这些爱好既折射出帝王的多面性,也暗...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11 女中尧舜的定鼎之策:张氏如何以柔术稳住九岁皇帝的江山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骤然离世,九岁的朱祁镇在乾清宫接过玉玺。此时,这位幼帝的身后没有强势的外戚集团,朝堂上“三杨”内阁与宦官王振的暗流涌动,北方瓦剌虎视...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11 明宣宗禁海: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抉择明朝宣德年间,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作出了强化海禁政策的决策。这一决策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明初以来海禁传统的延续,更是特定历史背景下多重因素...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8-26 朱瞻基为何倾心孙皇后:权力、情感与命运的交织明宣宗朱瞻基与孝恭章皇后孙氏的爱情故事,在史书与野史的交织中显得格外耐人寻味。这位以“书画家”“促织天子”著称的帝王,为何对孙氏始终如一?从青梅竹马的情愫到宫廷...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8-20 明宣宗放弃多少领土:战略收缩下的地缘抉择与历史回响明宣宗朱瞻基在位十年(1425—1435年),以“仁宣之治”的盛世美誉载入史册,却也因主动放弃大片领土引发争议。从东北的奴儿干都司到西南的交趾布政使司,从北疆的...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8-14 樊忠从未刺杀朱瞻基:一场被误读的忠诚与权力交织的史实在关于明朝历史的讨论中,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言称“御林将军樊忠曾试图刺杀明宣宗朱瞻基”,甚至被部分影视作品渲染为权力斗争的戏剧性场景。然而,通过梳理《明实录》《国榷...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7-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