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曾参与“梁晋争霸”,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国封建历史上诞生了无数个英雄人物,许多传奇皇帝的背后往往饱受着沧桑跟无奈。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继南北朝之后的第二个大动乱时代,直到半个多世纪北宋王朝的建立才改变了这一局面。北宋王朝建立前夕,有一个人物不能不提及。在他身上也闹出不少笑话,自己认比自己小十几岁的人当爹,自称儿皇帝。为了当皇帝不顾一切哪怕承担汉奸的臭名,幽云十六州据说便是在他手上割让过去的。一直到数百年后明王朝建立才把幽云地区给收回来。可小编不这么认为,我的分析如下。
第一:石敬瑭的身世,投奔后唐企图做一番事业,却被末帝李从珂逼反
1:石敬瑭并不是中原人,而是沙陀人,很少有人发现这一点
很多人提及石敬瑭,好像对他的负面影响颇多。实际上他并不是汉人,这一点很少有人直到。此人是沙陀人,有一种说法是汉景帝丞相石奋的后代。汉朝衰亡的时候,由于关中京城大乱,他的后代逃到了西北的偏远地区,大体在现在的甘肃。唐朝末年,石敬瑭出生在山西太原的家庭里,从小沉默寡言但是喜欢读兵书。非常崇拜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和西汉初期的名将周亚夫,这两个人卓越的军事能力都是被后世所肯定。当时的代州刺史李嗣源很看重他,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2:辅佐岳父成就大业,最后被封为节度使,掌握地方军权
907年,由于朱温杀死了唐朝最后一位皇帝,建立了梁,标志着唐王朝的统治结束。当时晋王李克用这一支则表示跟后梁对立,石敬瑭在其帐下担任主要将领,长年征战使得他的威望逐渐提高。通过多年的努力后唐取代后梁入主中原,关键时刻女婿石敬瑭帮助老丈人分析清楚了现在的政治形势。政治斗争非常残酷,后唐庄宗虽然建立了后唐王朝,依旧被这些人盯着。李嗣源本来想一直跟着后唐庄宗,经过女婿这一番点播让庄宗在内乱中身亡,自己登基称帝,这就是后唐明宗。
李嗣源登基称帝第二年,立马册封自己的女婿石敬瑭为太傅以及朝廷军马副元帅,并且升任爵位为开国伯。十月份只因平定了汴州节度使朱守殷的叛乱,因此被封为宣武军节度使,爵位晋升为开国公。天成三年的时候加封天雄军节度使,五代十国中的皇帝基本上都很短命。好不容易摊上李嗣源这么一个好皇帝,随着长兴四年的去世,导致后唐局势发生了变化。
3:李从珂通过兵变当上皇帝,多次势必要逼反石敬瑭,无奈借兵灭唐
李嗣源病故后,按照当时的遗嘱让李从厚继位。石敬瑭因此被加封为中书令,成德军节度使,让陕西的李从珂担任河东节度使。因此李从珂发动了兵变,迫使所有的将士都跟随他。李从珂让石敬瑭去商量国家大事,没想到半路上碰上了李从厚。石身边的将士害怕主上惹上麻烦,短兵相接把李从厚身边的人全部杀死。把李从厚幽禁起来,向李从珂立功,就这样李从厚死在了李从珂的手上。
李从珂继位后,虽然依旧对石敬瑭委以重任。可说实在还是不相信他,在石敬瑭参加李嗣源的葬礼之后,借口企图把他留下来。后来还是石的妻子李氏向曹太后求情,而且石敬瑭的身子日渐消瘦,没想到李从珂一时心软放虎归山。石敬瑭回去之后并没有下定决心来造反,而是来试探朝廷的举动。上书假装辞去马步兵总管的位置,如果同意就对自己有所戒心,如果不同意并加以安抚说明关系没有那么糟糕。正是因为李从珂被奸臣所误导,石敬瑭下定决心向契丹借兵,共同灭掉了后唐。
第二:称帝建国后割让土地赔款,为后世所诟病,一死局面结束
1:石敬瑭跟契丹合并一处消灭后唐,割让大量土地,每年赠送布匹
石敬瑭如果想要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消灭后唐,基本来说不可能。于是想到了契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经跟自己的干爷爷李克用结为兄弟。按照辈分来说,认小自己十岁的耶律德光为爹也不为过。这个时候幽云十六州大部分都不在自己手上,全部割让给契丹也无所谓。辽主看到有这么好的条件,怎么能不动容?而且每次跟契丹皇帝写信的时候,都会称自己为“儿皇帝”。不断割让土地,每年规定赠送30万匹布帛。这和后来的南宋差别也差不多,总体来说石敬瑭被骂是有原因的。
2:石敬瑭一死后晋局面结束,注定被历史所唾骂,但有一说一
石敬瑭仅仅当了几年的皇帝,便在人民的无限唾骂中去世。他的干儿子石重贵继位,跟自己的老爹完全不一样。继位的时候找各种理由不缴纳布帛,惹得辽太宗耶律德光很不高兴。但也不是你出兵的理由,可在身边汉人的不断劝说下,再加上石重贵各种目中无人的举动,促使辽主下定御驾亲征的主意。当时的述律太后坚决不准,可阻挡不住年轻皇帝的怒吼。大兵压境,后晋为辽所灭。干脆耶律德光在中原登基称帝,由于水土不服,仅仅数月后班师回朝于途中去世。
结束语:任何人任何事情都要两面看待,即使是石敬瑭这种被后世所唾骂的“儿皇帝”。从当时角度上去思考他也是被逼无奈,如果不是李从珂对他苦苦相逼,他会造反?按照辈分,认辽帝当爹有何不可?割让土地是他的不对,比如说幽州就不是石能够控制下来的。先假装答应,等到时机成熟一举收复也不是很难的事情。总而言之,石敬瑭割让赔款不对,当时的局势促使下为了自保也是很无奈的选择。
燕云十六州,这片横亘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界地带的战略要地,自五代时期石敬瑭割让契丹后,便成为中原王朝心中挥之不去的遗憾。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入蒙古帝国崛起的时...
石敬瑭 2025-06-17 沙陀血统与中原棋局:解码石敬瑭的民族身份之谜在中国五代十国的乱世棋局中,后晋高祖石敬瑭始终是个充满争议的棋手。这位以“儿皇帝”称号遗臭万年的统治者,其民族身份如同幽云十六州的归属一般,在历史迷雾中若隐若现...
石敬瑭 2025-06-06 争议中的石敬瑭:权力博弈与历史评判的双重镜像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石敬瑭作为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权力博弈与历史评判的复杂性。他因割让燕云十六州、向契丹称臣纳贡的行为,被后世视为“儿皇帝”...
石敬瑭 2025-05-28 安重荣对晋高祖:从拥护到反抗的复杂态度演变在五代十国那个动荡不安、风云变幻的时代,安重荣与晋高祖石敬瑭之间的关系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从最初的紧密合作到后来的激烈对抗,充满了矛盾与冲突,深刻反映了当时...
石敬瑭 2025-04-08 石敬瑭:儿皇帝之称与千古罪人之辩在中国历史上,石敬瑭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因向契丹称臣并割让燕云十六州而被后世称为“儿皇帝”,并饱受指责,甚至被视为千古罪人。然而,对于这一称号和罪名,我们有...
石敬瑭 2025-02-13 如果石敬瑭不割让燕云十六州:历史假设与现实影响燕云十六州,位于中国北方,是一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土地。在五代十国时期,这片土地成为了各政权争夺的焦点。其中,后晋皇帝石敬瑭曾面临是否割让燕云十六州的抉择。那么...
石敬瑭 2024-08-08 安重荣与石敬瑭的战争:五代十国的缩影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安重荣与石敬瑭的战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关系到两个人的命运,更关系到整个中国历史的走...
石敬瑭 2024-07-26 石敬瑭的族群身份探讨在中国历史上,石敬瑭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的族群身份一直备受关注,许多人都有疑问:石敬瑭是汉人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石敬瑭的...
石敬瑭 2024-06-30 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背后的历史原因石敬瑭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开国皇帝。他在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这一行为常被后人质疑和批评。为了理解石敬瑭为何要做出这样的决策,我们需要回顾那段动荡的历史背景和...
石敬瑭 2024-03-07 石敬瑭:儿皇帝的争议与罪人的指责在中国历史上,石敬瑭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被称为“儿皇帝”,同时也背负着“罪人”的骂名。那么,石敬瑭为什么被称为儿皇帝?为什么又有人说他是罪人呢?本文将带...
石敬瑭 2023-11-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