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权谋大师鬼谷子是当时相当厉害的传奇人物,他既是善于谋兵布阵的大军事家,同时还是纵横捭阖术的鼻祖。据史料所载,鬼谷子一生共有弟子500余位,其中,最有名气的当属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和徐福这6位。
历史上,庞涓和孙膑同时拜在鬼谷子门下为徒,两人不仅有同窗之谊,还朝夕相处、情同手足。
可在“围魏救赵”这个典故中,各为其主的庞涓、孙膑二人在两军交战之际数次智慧交锋,孙膑辅佐齐国大将打败了同门师弟庞涓,庞涓走投无路,又不甘被俘,于是愤而拔剑自刎,这段史实便是成语“孙庞斗智”的由来。
孙膑和庞涓本应亲如兄弟,为何要斗智,又为何最终反目成仇呢?鬼谷子因其隐居于鬼谷,故以地名而得称为鬼谷子。他是当时活跃在外交舞台上的名士苏秦、张仪的恩师,人称“鬼谷先生”。在一些民间传说中,鬼谷子其人受命于天,得书于仙,不仅才学满腹、谋略奇绝,还创办了中国古代第一所军事学校——战国军庠。
虽说鬼谷子不愿侍奉人君,只喜隐居,但他却不拒绝将自己拥有的知识对外进行传授和讲学。公元前380年,20岁的鬼谷子走出隐居的大山,去各国施展了自己的游说之术,算是建立了功业并一举成名。19年后,仍喜隐居逍遥的鬼谷子返回了大山深处,还将路途之中所遇到的2个年轻人带回了自己隐居的谷中。经过一番智力测试,鬼谷子决定收二人为徒——这2个幸运的小伙子就是庞涓和孙膑。
经年相处下来,庞涓和孙膑关系还不错,同住同吃、一同学艺,简直就如亲兄弟一般。因为孙膑略微年长,于是就成了哥哥,而庞涓则是弟弟。一次,庞涓和孙膑闲聊,谈到未来,二人约定如果其中一人先得贵人赏识而入仕,那么一定要帮另一人进行举荐,这样才是无分彼此的好兄弟。
实际上,别看二人表面上并无太大差别,可他们的性情和本质却天差地别。孙膑本名孙伯灵,乃是将门之后,为人忠厚正派、虚心向学,是个恩怨分明的豪爽之人。
庞涓其人,则惯于见风使舵、口蜜腹剑,不但心性浮躁,还妒贤嫉能,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深山里的枯寂和外面的繁华是十分不同的,时间久了,庞涓难免产生了对花花世界和功名利禄的向往之情,但学业方才一知半解,庞涓只得忍耐心性,继续跟着鬼谷子老师学习。
一日,庞涓闻听魏王正在招募贤才,就动了下山的心思。他来到老师的房门前,刚想求教一二,却听见屋内老师鬼谷子正在和孙膑对话。当时,鬼谷子不住地夸赞孙膑可堪大用、有纬国经世之才,孙膑却连连谦逊地表示自己还差着很多,愿跟老师继续精进地学习、绝不辜负鬼谷子老师的教诲和付出。
庞涓和孙膑师从鬼谷先生数年,知道孙膑的才智在自己之上,但老师对待二人从未有分毫之差,始终一视同仁。而今孙膑获得老师如此赞誉,庞涓的心里十分不是滋味,竟然从心底生出了无限嫉妒之意。
转天过后,庞涓去意已决,他再次面见老师之时,是去告别的。
当孙膑依依不舍地送别庞涓时,二人又想起了昔日的约定,便互道了“苟富贵,不相忘”之类的话语。下山后的庞涓去了魏国,凭借自己的口才和谋略,顺利地成为了魏王手下的一名掌军统帅。
庞涓嫉妒孙膑,设计将其谋害
自从当上了魏国的统帅之后,庞涓过上了梦想中的富贵生活。闲来无事之时,庞涓就想起了仍在跟随老师学艺的孙膑。庞涓知道孙膑确实比自己聪明很多,自己这个“半吊子”本来就智不如人,现下孙膑却依然还在跟老师学习更加高深的技艺。
虽说眼前庞涓还能以腹中的学问建立起一些威望、得到富贵和荣华,但将来呢?如果将来孙膑出师,成了我庞某人的同僚或者敌人,那么又该何去何从呢?!想到这里,心性狡黠的庞涓便心生一计,他迅速拿起纸笔,写了一封信,命手下带着信和礼物去鬼谷找孙膑,声称欲请孙膑出山,为魏国大业效力。
彼时的孙膑因为为人正直且谦逊好学,便被鬼谷子所看重,还将“孙子兵法”的要义教予了孙膑。原本即将学成的孙膑看了魏国士兵送来的信件,认为庞涓还真没忘掉自己这个兄弟,就拜别了鬼谷子老师,高高兴兴地跟随士兵来到了魏国。
来到了魏国的孙膑暂住在庞涓的府上,每天,庞涓都会备下精美的酒菜,和孙膑一同叙旧,重温往日的同窗情谊。可孙膑没有料到的是,庞涓将孙膑招至魏国,是受嫉妒之心驱使想要找机会加害孙膑。很快,庞涓就向魏王举荐了孙膑,而当孙膑入仕为官后,无论是魏王还是朝臣逐渐都产生了一种共识:孙膑的才学和能力远超庞涓啊!庞涓再次目睹了魏王在朝堂上当众夸奖孙膑,他感到一种潜滋暗长的威胁。于是,妒忌心再次作祟的庞涓便加快了谋害孙膑的计划,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个能够从中作梗的机会,向魏王诬陷孙膑有通敌卖国之心。
魏王轻信了庞涓的话,对孙膑施以了黥刑和膑刑,也就是先在孙膑的脸上刻上了代表犯罪的字样,而且这种字样此后就再也擦洗不掉;后又挖去了孙膑的两个膝盖骨,让孙膑从此变成了一个无法站立和行走的残废之人。
庞涓露出了狰狞的真面目,顿悟后的孙膑痛苦之余就只想坚持着活下去,并抓住机会向庞涓进行复仇。孙膑在狱中忍着耻辱和剧痛开始装疯卖傻,时间一长,庞涓便信以为真,认为孙膑真的被自己折磨疯了,便放松了对孙膑的看管。后来,一次机缘巧合,齐国的使者恰好到魏国访问,听说才能卓越的孙膑在魏国监狱,便赶去看望。孙膑抓住机会,请齐国使者将自己救走,他起誓:如果能够成功逃生,愿为齐王效力终生。
于是,聪明的齐国使者就将孙膑悄悄地藏在了自己的车马队伍之中,成功地将孙膑带到了齐国。此后,孙膑便得到了齐王的赏识和礼遇,成为了齐国的军师。
孙膑的复仇之役——马陵之战
此后,赵魏两国交战,赵国的首都被魏国的军队围困住了,不得已,赵国就向齐楚两国寻求帮助。齐王命孙膑辅佐大将田忌出战,而孙膑不辱使命,和田忌相互配合,两度打败魏国的主将庞涓,显示出了极高的军事才能。
后来,魏国国君决定称王,在都城外摆出了天子的仪仗,想要仿效齐桓公集合诸侯听令于自己。列国不敢轻举妄动,纷纷到场听令,只有齐国和韩国没有派人应召。魏国国君一看,齐、韩二国分明是存心与我抗衡,那就是我的敌人。随即,魏国国君便派兵攻打韩国,齐国一看,这不是欺负完韩国还要欺负我齐国吗,干脆出兵支援韩国,攻魏而救韩。
彼时,统领魏国大军的正是庞涓,齐国军师孙膑便下定决心,既要打赢这场战役,又要向庞涓讨回公道。故此,孙膑充分利用敌军的弱点,将庞涓及其麾下的人马诱入了自己的军事包围圈,成功地将10万魏国大军歼杀在一个叫“马陵”的地方,史称“马陵之战”。
通过“马陵之战”,孙膑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威望、建立了功勋,还给了小人庞涓一个既痛快又彻底地反击。庞涓自杀身亡,孙膑大仇得报,也算是还了孙膑一个公道。虽说孙膑算是交友不慎,无端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和打击,但他却凭着自己的坚忍和智慧在青史上留下了一段身残志坚的佳话。
后世之人提到孙膑,无不对其敬仰有加,还十分乐于传习他的兵法,认为他与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可以比肩,孙武被尊称为“孙子”,人们遂尊称孙膑为“齐孙子”。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孙子、孙武、孙膑这三位名字相近的人物常常被提及,他们各自在军事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然而,他们是否为同一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常常让人产生...
孙膑 孙武 2025-02-21 庞涓之死:马陵之战的终局之谜在中国战国时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庞涓与孙膑的故事无疑是最为引人入胜的篇章之一。这两位同门师兄弟,因才智与嫉妒的纠葛,最终在马陵之战中上演了一出悲剧性的对决...
庞涓 孙膑 2025-02-11 孙子、孙武、孙膑:军事世家的传奇人物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孙子、孙武、孙膑三位名字相近的军事家常被提及,他们各自在军事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三者...
孙膑 孙武 2025-02-11 孙膑的复仇之路:智慧与坚韧的较量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孙膑与庞涓的故事是一段充满智慧与复仇色彩的传奇。孙膑,作为军事家孙武的后裔,早年与庞涓一同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然而,因庞涓的嫉妒,孙膑遭受了...
庞涓 孙膑 2025-01-19 揭秘春秋战国:孙膑——从“疯疯癫癫”到军事奇才的蜕变在中国春秋战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军事家和谋略家,其中孙膑无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因一段“疯疯癫癫”的经历而广为人知,但在这背后,隐藏...
孙膑 2024-11-21 揭秘如此聪明的孙膑为何不能逃脱庞涓残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孙膑与庞涓的恩怨情仇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同门师兄弟间的争斗,更是智慧与阴谋、忠诚与背叛的交织。然而,尽管孙膑以其卓越的军事...
庞涓 孙膑 2024-10-29 古代智者的坚韧与智慧:孙膑挖掉髌骨后的命运在中国历史上,孙膑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和谋略家,他的智慧和策略在战国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孙膑的一生并不容易,他曾被对手陷害,导致膝盖骨(髌骨)被挖掉。本文...
孙膑 2024-08-21 孙膑之死的历史探究孙膑,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其智慧与谋略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孙膑的死亡,历史记载寥寥无几,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本文旨在探讨孙膑之死的可能情况...
孙膑 2024-08-05 历史地理的探索:马陵之战的可能发生地马陵之战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前341年。这场战役中,齐国军队在孙膑的指挥下,成功地歼灭了魏国精锐部队,标志着齐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崛起。然而,关...
孙膑 2024-07-09 桂陵之战是怎么回事?孙膑运用了哪些战法?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和战争。其中,桂陵之战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也对中国的军事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桂陵之战是...
孙膑 2024-06-0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