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乾隆发红包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给子孙发红包,遗漏一人,乾隆:给你红包何用?
过旧历新年,家长给晚辈压岁钱,是中国一个传统习俗。压岁钱象征的是吉祥和如意。那么在古代的帝王家里,过年时是否也要给压岁钱呢?的确是如此的。在清朝时期,皇帝过年时也要给自己的子孙压岁钱。
而乾隆皇帝更是利用压岁钱,将皇位的继承人公之于众,这种方式还真是很特别呢。
清王朝的皇位传递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满族就是女真族,他其实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是北方鲜卑族等多个民族在一起聚集融合之后产生的民族。女真人游牧打猎,与蒙古族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也可以说女真族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了蒙古族的一些模式。
明朝末年,女真族出现了一位铁腕首领,叫努尔哈赤。他靠着自己的努力,评定了各部族,实现了女真族的统一,也为进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这一代,女真族的统一已经巩固,多年休养生息让女真族的实力积攒得差不多了。
于是皇太极带着族人们开始进入山海关,想要成为天下之主。此时的明朝腐朽黑暗,朝廷无能,民间起义不断。对忽然出现的少数民族势力,也无能为力。于是女真人长驱直入进入终于,终结了明朝,创立清王朝。
皇太极的儿子顺治帝上位后,学习蒙古族将政权建立在中原,至此清王朝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顺治帝励精图治为后代奠定了基础。
康熙皇帝在顺治帝的基础上,平定三藩和满族内部矛盾,让皇权更加巩固,也让清朝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机遇期。
康熙在位时间很久,所以储君问题也成了朝廷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满族未进入中原之前,在首领人选上并不是父传子的方式,而是原始的靠个人表现来决定的,这也是多民族群居的必然结果。
但是进入中原之后,受汉族文化的熏陶,清朝的皇帝也开始像汉族的皇帝那样,从自己的子嗣中寻找合适的继承人,还有了立长不立幼之类的一些规矩。原本可以公平竞争的八旗因为皇权归为一旗,其他人不再有坐拥皇权的机会,导致满族的内部矛盾重重。
这些矛盾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当时康熙的九个儿子分成几个势力,开始明争暗斗,都想取得皇位,让康熙十分苦恼。
尤其是康熙最开始立下的储君,竟然结党营私,这是康熙决不允许的事,所以这个皇子也被废掉了。
在废掉皇子后,康熙多年未再立储君。这引起了满朝文武的不满。众皇子们也都跃跃欲试,各种争斗在暗中酝酿。最终形成拥护四皇子和拥护八皇子的两个派系,在多番争斗中,康熙的生命也走到尽头
康熙最终将皇位传给了四皇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他在继位后,必然要面对与兄弟们的矛盾。比如远在边陲的十四皇子就不满他做皇帝,而雍正上位后也用雷霆手段解决了与之争权的八皇子,导致整个皇族之间关系降到了冰点。
所以在雍正设立储君时,他就更加纠结了。他担心自己也要面对九子夺嫡这样不想看到的场面。所以他选择秘密立下太子,而不告知天下。在这期间他就用心教导这个自己选定的皇子,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直到雍正觉得乾隆有能力接管天下了,他才放心。雍正死后,大臣们打开了他的遗诏,这才让乾隆走上了皇位。雍正皇帝如此下功夫,也是为了保证家族的团结,不想再看到兄弟手足相争的局面。
乾隆的办法
乾隆运气好,继承了前几任皇帝励精图治打下的江山。他自己也算是比较务实上进的,在他的努力之下,清王朝迎来了鼎盛时期。但他一样无法躲过立储君这样困难的问题,不过乾隆也有他自己的办法。
乾隆也知道九子夺嫡的事,不想重蹈覆辙。所以他学雍正,没有很早就立下储君。乾隆在位的时间非常长,足有60年。在这期间,大臣部门不断劝他赶紧立储君。他却迟迟没有动作。
乾隆以自己身体还很健康为由,就是不立储君。因此那些皇子都努力在乾隆的面前表现,希望自己有机会继承皇位。乾隆在做皇帝的第60个年头,终于感到自己的身子骨不太行了,也觉得是李楚军的时候了。
其实他一直在观察着众皇子,也有了自己的培养目标,那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永琰。在一年的春节,众皇子都去给乾隆拜年祝贺。乾隆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发给自己的子孙们,讨个好彩头。
得到红包赏赐的人都很高兴。唯独五皇子永琰没有收到红包,他在现场不但尴尬,还觉得有些恐慌。那些得到了红包的皇子都嘲讽他未得皇帝的喜欢。可乾隆却说,永琰不需要红包,因为这天下都将是他的。
这话一处,在场的皇子和百官们一下就明白过来,原来乾隆是在用这种方式告知所有人,永琰将成为继位的皇帝,而在第二年,永琰便成为了清朝第七位皇帝,也就是世人所熟知的嘉庆帝。最终这场皇权的交接在比较平和的方式中进行,终究没有再发生兵戎相见的惨状。
小结:
乾隆用发红包的方式确立储君,这样的做法确实比之前的几个皇帝要高明。在一片喜气祥和中宣布这样的结果,那些没有争到皇位的皇子们起码还有红包在手,也不至于太过灰心丧气。
乾隆的手段还是十分高明的。在清朝,前几任皇帝的文治武功都是可圈可点的。所以乾隆能安稳在位60年,是有道理的。一个明智的皇帝懂得如何用权,而不是随意用权,这就是明君和昏君之间最大的区别。
但无论怎么说,封建王朝在社会制度上天然存在劣根性,导致不管皇帝如何努力,王朝终究要终结。
在清代“刘罗锅”刘墉的家族传说中,其父刘统勋“为正国法而杀二子”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位乾隆朝首席军机大臣,在正史中以“清介持躬,精明果决”著称,却在民间叙事里被赋...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6-27 渥巴锡:土尔扈特部最后的汗王与成吉思汗的黄金血脉在18世纪中叶的伏尔加河畔,一场跨越欧亚大陆的民族大迁徙震撼了世界。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领十七万部众,用血肉之躯突破沙俄围追堵截,最终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6-27 乾隆传位嘉庆:权力平稳过渡与王朝延续的考量乾隆六十年(1795年),八十五岁的乾隆帝宣布立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次年禅位于他,改元嘉庆。这一决定并非偶然,而是乾隆在综合考量个人健康、政治稳定以及王朝未来...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6-25 平定准噶尔:一场持续七十年的血色征服与人口灭绝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平定准噶尔之战堪称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边疆战争之一。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乌兰布通之战的炮火轰鸣,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伊...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24 乾隆不立永璇:皇八子失宠背后的立储密码乾隆三十八年冬,六十三岁的乾隆帝秘密立储,将颙琰之名写入传位诏书。这场关乎大清国运的抉择中,皇八子永璇彻底失去继位可能。作为乾隆早期成年的皇子,永璇为何在储位争...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24 永璂为何与皇位失之交臂: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爱新觉罗·永璂,乾隆帝第十二子,生母为继后那拉氏,其人生轨迹与皇位继承的擦肩而过,是清朝皇室权力博弈、个人资质、家族变故与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嫡子身份的虚幻...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6 乾隆南巡:六次下江南的时间密码与帝国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中,乾隆皇帝的南巡堪称一场持续三十年的行为艺术。从乾隆十六年(1751年)到四十九年(1784年),这位六旬老人六次巡幸江南,每次历时均在四至五个...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3 乾隆与叶卡捷琳娜:18世纪东西方帝王的时空错位在18世纪的东西方版图上,两位同时代的帝王——清朝乾隆帝与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各自统治着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尽管他们的在位时间高度重合(乾隆1735-17...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2 清朝甘肃冒赈案:百余官员血染刑场,乾隆朝最大贪腐案的震慑与反思清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一场以赈灾之名、行贪腐之实的惊天大案震惊朝野。甘肃冒赈案不仅创下乾隆一朝单案诛杀官员最多的纪录,更暴露出清朝官僚体系系统性腐败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2 如懿为什么被抹去历史?——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的史迹消亡之谜在清朝后妃群体中,乾隆帝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电视剧《如懿传》原型)的命运堪称最离奇的存在。她生前贵为中宫之主,死后却遭遇史籍删削、画像销毁、神牌不设的极端待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6-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