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综合自身研究成果,逐一列出证据,对当前几个最为流行的质疑进行回应,最终指出:曹操墓不可能造假。
质疑:核心证据石牌伪造
回应:地层关系无法造假
石牌为真最重要的一个证据就是考古地层关系,石牌发掘出土,这种地层关系是没有办法造假的。石牌上的皮壳、土垢、水垢无法造假到这种程度。此外,有从事清理地层、绘图、清点文物等工作的众多人员见证了考古现场。
此外,从文字方面,石牌上的文字的结构、书体、用法以及文字内容都经得起时代风格、典章制度、组合关系检验。鉴于大墓中没有出土墓志或印章,唐际根指出,“如果是造假,当造墓志或者印章啊!”
质疑:魏武王称号为假
回应:史书多有此种记载
对于大墓的质疑中,自始至终都有关于“魏武王”称号的质疑。有观点指出,这种称呼将阴名和阳名混为一体,没有任何文献中提及。研究院综合既有的研究成果列出了文献中的相同表述:东晋孙尴《魏氏春秋》中“魏武王姿貌短小,神明英彻”;南朝时期沈约编著的《宋书·卷二十三·五行三》:“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秃鹙鸟集邺宫文昌殿后池。明年没有轮镇,魏武王薨”。
事实上,曹操生前是魏王,有自己的封地,武王虽是谥号,但也只能是有封地前提下的“武王”,故应称“魏武王”。历史上还有中山靖王、鲁恭王等称呼存在。
质疑:鲁潜墓志为假
回应:二者字体差别甚多
曹操墓热议中,早年发掘并指出了曹操墓现今方位的鲁潜墓志,此番也连带受到了质疑。质疑者认为,墓志本应记述墓主生平,但鲁潜墓志却指出了曹操墓的位置,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研究院指出,墓志内容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不能用今天的眼光衡量最初的阶段。此外,也有观点质疑鲁潜墓志的文字跟曹操墓石牌字体相近,因此认为是同一人造假。但是研究院调出图片比对,指出这是个“伪质疑”,事实上鲁潜墓志的字体同曹操墓石牌字体有很多差别,但与同时期的西门豹祠后赵建武六年刻石相同。反对者以此来判定曹操墓是假的,不仅缺乏对那一时代文字的认识认知,同时也有悖科学的态度。
曹操墓中出现“魏武王”石牌很正常。曹操墓出土刻有‘魏武王’的石牌,但史书中都没有准确出现过关于‘魏武王’的记载,也很正常。”郝本性说,古代地位高的人去世,都有谥号,而这个谥号至少是当时经过汉帝同意的。也可能是因为层次比较高,民间知道的不多,没有流传下来,也可能是因曹操死后20多天就入了葬,加之当时又是高层权力动荡之时,历史背景比较复杂,时间又太短,没有史书记载,或者有记载已丢失,或者有记载到还没有发现,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时,即使下葬再匆忙,刻个“魏武王”的石牌,也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至于“武王”前加上“魏”,就更容易解释了,曹操生前本来就是魏王,死后获得“武王”的谥号,入葬时加上“魏武王”,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天下历朝历代“武王”很多,不加魏武王,又怎能分出是哪朝、哪代的呢?
质疑“武”字写法是缺乏相关文字认知。对把“武”字“止”部错写为“山”一说。郝本性说,在东汉晚期至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碑别字特别多。据《碑别字新编》记载:“每个字头下有多达几十种甚至百余种不同的结构的字形,而其中通常习见的异体字或俗字不过数种。”这主要是因为书写人用笔不同等原因造成的。
“就好比甲骨文,在100多年前,谁都不知道有这种文字。但不知道并不代表就可以断定它根本不存在吧?”郝本性举例说,曹操墓中“武”字“止”部写为“山”与《鲁潜墓志》中的“武”字相同,恰巧证明了碑别字存在的一致性。而有关学者以此来判定曹操墓是假的,不仅缺乏对那一时代文字的认识认知,同时也有悖科学的态度。
“质疑曹操墓不该殃及《鲁潜墓志》。”苏州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上,与会学者质疑曹操墓而殃及《鲁潜墓志》造假,是没有道理的。郝本性说,如果说怀疑曹操墓造假是为了经济利益的话,那么《鲁潜墓志》造假的动机又是什么?仅仅是为给10多年后曹操墓的发掘做铺垫吗?让我们回过头来了解一下《鲁潜墓志》的发现过程,就很能说明问题。
《鲁潜墓志》是1998年4月,安阳县农民徐玉超在该村西北取土烧砖时无意发现的,其后交给了文物部门。那么,如果该农民造假的话,他不卖该墓志赚钱,而是交给文物部门,其目的是什么?再者说一个农民的墓志造假水平,能瞒过这么多的考古专家,而且这个农民还懂得后赵时期的碑别字,他有那么高的历史知识和文字水平吗?
“从《鲁潜墓志》发现至今,考古专家从没有质疑过它的真实性。”郝本性说,而此次因其给曹操墓的发现提供了比较确凿的线索,并因其碑别字上的写法,背上造假“恶名”,若鲁潜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想?
西方神话中的“羽人”曹操墓也有。中国传统的“龙”的形象,一般是以元宵节舞的那种形象。而在曹操墓中出土的“龙”,却有三种不同的形象,它们更接近蛇的形象,但也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形象。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赤壁之战:谋略交织的经典战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江赤壁的江面上火光冲天,孙刘联军以五万之众大破曹操二十万大军,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不仅改写了三国格局,更因其精妙的谋略运用成为军...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7 曹松是谁的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探寻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荀彧之死:理想与权谋的终极碰撞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荀彧与程昱:东汉末年双星并耀的谋略之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集团能在乱世中崛起,离不开荀彧与程昱这两位顶级谋士的辅佐。他们以卓越的智谋和坚定的忠诚,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若要探讨“荀彧和程昱...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