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何身为皇后的甄宓,在宫斗中却败给了郭女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
甄宓是三国时有名的美女,原本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在曹操攻打下冀州后,曹丕抢先一步把她娶入家中。曹丕当上皇帝后,甄宓被立为皇后。但是,她不久后就因为曹丕身边的郭女王进谗言被赐死,皇后之位也被郭女王所取代。那么,甄宓为何会败在郭女王的手下,落得这样悲惨的下场呢?
一、决定甄宓命运的是曹丕。
甄宓这个人才貌双全,行为举止堪称当世典范。曹丕一见她就惊为天人,不顾一切的娶了她,当然对她有着一定的感情。在甄宓嫁入曹府后,得到了全府上下的喜爱。曹操曾经因为手下在宴席上对甄宓不敬,就把那个人削职发配了。
甄宓对此也十分清楚,她在家中孝敬公婆,爱护晚辈。做事沉稳得体,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但是在与郭女王的争斗中,她忘记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决定她和郭女王命运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曹丕。除了曹丕,其他人的意见看法都毫无用处。
郭女王看清了这一点,她对曹丕百般逢迎,将自己的命运和曹丕捆绑在一起。而甄宓却没有这样看,她认为自己和曹丕是患难夫妻,再加上公婆的宠爱,和曹丕可以分庭抗礼。因此,她没有看清自身的形势,还幻想用怨望来唤回曹丕的心。
在曹丕的眼中,一方是楚楚可怜,将自己看成救世主的郭女王,一方是横眉冷目,把自己看成糊涂虫的甄宓。两人一对比,心里的天平自然偏向了郭女王。有了这个情感的基础,甄宓就处处落在了下风,可是她自己还不知道原因,死都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死的。
到最后关头,曹丕下达了赐死甄宓的命令。此时普天下都知道甄宓是被冤枉的,甚至连曹丕都知道甄宓是被冤枉的。但是,曹丕还是下令杀了她。为了防止甄宓到地府诉冤,还下令把她用发披面,用糠塞口。从这一点来看,郭女王要比甄宓看得清楚。
甄宓和他的儿子曹睿都把她死亡的原因归咎于郭女王,认为是郭女王进谗言,让曹丕杀死了甄宓。从事件的结果看,在甄宓死后,曹丕不顾朝中大臣们的反对,让郭女王当了皇后。郭女王作为最大利益的获取者,当然嫌疑最大。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进谗言的人必然要先察言观色,如果双方没有芥蒂,谗言是说不进去的。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是被人用谗言陷害的,那么自己就要首先认清一件事,那就是听信谗言的人本身对你就有成见。
正是因为甄宓、曹睿始终不明白,决定甄宓命运的是曹丕,他们才会有这样错误的判断。正是曹丕对甄宓日益积累的不满达到了顶点,他才不顾一切的杀了她。郭女王进的谗言,只不过是看出曹丕对甄宓的不满,火上浇油罢了。
二、甄宓失败的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色衰爱弛。当年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在病逝前,坚决不让汉武帝看到他的病容。她的亲属劝他顺从汉武帝的意愿,让汉武帝看她最后一眼。李夫人对他们说,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她不让汉武帝看到她的病容,就是让汉武帝的心中始终存在着她美好的形象,这样汉武帝就会在她死后善待她的家人。
甄宓本来年纪就比曹丕大,当年曹丕见到甄宓时,还是个做事不计后果的年轻人。他可以迷恋甄宓的美色,不顾忌他人的非议,坚决娶了甄宓。但是经过多少年的生活,甄宓的年纪渐长,使得曹丕有了审美疲劳。
原本甄宓是大家闺秀,举止大方,而郭女王是罪臣之后,歌姬出身,两个人没有可比性。但是郭女王年轻,再加上懂得逢迎曹丕,所以轻易就俘获了曹丕的心。甄宓不明白这个道理,自然在与郭女王的斗争中处在了下风。
第二个原因,甄宓与曹植感情暧昧。甄宓进入曹府后,不止得到了曹操的青睐,还得到了曹植的倾慕。曹丕和曹植为了争夺世子之位争斗得不亦乐乎,可是没有想到自己家的后院会起火。曹植和甄宓的绯闻不断,成为曹丕心中的一根刺,隐隐作痛。
更让曹丕耿耿于怀的是,到了后期,曹植和甄宓情之所至,连避讳都没有了。曹丕领兵在外打仗,曹植留守都城。这时的甄宓竟然不管自己的孩子,成天出门和曹植待在一起。有人规劝甄宓照顾孩子,她居然说孩子有婆婆照看,自己正好可以出外散散心。这一段时间,甄宓容光焕发,根本没有一点相思之苦的模样。
曹丕原本就心胸狭隘,他因为曹洪没有借给他钱,登基后就要杀掉曹洪。对于甄宓的感情背叛,他更是恨之入骨。曹植对此也不隐藏,他特意写下了文学名篇《洛神赋》来纪念甄宓。曹丕为了报复曹植,特意将甄宓的遗物赏赐给曹植,看着他在大庭广众哭得死去活来。此时的曹丕心里,才有一种复仇的快感。
第三个原因,甄宓失去了利用价值。曹氏家族之所以争夺甄宓,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才貌,更重要的是她身上具有独特的价值。甄宓曾经让人看过相,说她将来贵不可言。这句话是当皇后的隐语,那么与甄宓结亲的家族当然是未来的皇族。
因此袁氏赶紧将甄宓迎娶入门,来为自己替代汉朝造势。谁知道官渡之战后,袁氏一蹶不振,被迅速崛起的曹氏所灭。曹氏与袁氏一样,也为了那个预言迎娶甄宓。甄宓成为了曹氏获取天下的标志物,自然得到了曹氏家族的青睐。
曹丕不顾一切迎娶甄宓,也是为了印证这个预言。有了甄宓在自己身边,可以为自己争夺世子之位增添更多的筹码。因此他才不顾甄宓的绯闻,死死抓住甄宓不放手。当曹丕当上皇帝后,甄宓也印证了当皇后的预言,此时的甄宓已经没有了丝毫利用价值。再加上旧愁新恨,曹丕下令赐死了甄宓。
结语:
最是无情帝王家。甄宓与其说是与郭女王宫斗失败而死,还不如说是被曹丕直接杀死的。郭女王向曹丕进谗言,如果曹丕不是对甄宓心有成见,那些谗言是不会奏效的。曹丕才是甄宓与郭女王斗争的裁判者,只有他才能决定两人的命运。
曹丕之所以要杀死甄宓,无怪乎三个原因。一是甄宓年长,色衰爱弛。二是甄宓与曹植感情暧昧,让曹丕心中不平。三是曹丕已经当上了皇帝,甄宓身上的利用价值已经用尽。因此,曹丕才在这一刻,对甄宓清算新仇旧恨,赐死了她。#三国风云录#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从许都到邺城:曹操权力布局的双重转向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将汉献帝从洛阳迎至许都,开启了曹魏政权的基础。然而,公元204年攻破冀州后,曹操却将统治中心从许都迁至邺城,仅留汉献...
曹操怎么死的 启 2025-09-29 荀霬:三国乱世中的权力纽带与命运浮沉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荀霬以独特的身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特殊注脚。作为东汉尚书令荀彧之孙、魏武帝曹操之外孙、司马懿之婿,这位生于颍川颍阴的士族子弟,其人生轨...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28 七女共嫁一人:曹操的权力棋局与人性博弈东汉末年,朝堂如棋局,诸侯如棋子。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掌控中枢,却将七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尽数嫁予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这一违背常理的决策,既是政治权谋的巅峰...
曹操怎么死的 刘协 2025-09-28 曹操处决吕布:先缢后斩背后的政治博弈与权力逻辑东汉末年,下邳城破之日,吕布被生擒后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酷刑——先被缢杀,再遭枭首示众。这一流程远超常规斩首的刑罚规格,其背后既包含曹操对吕布的私人仇恨,更折射出汉...
曹操怎么死的 吕布 2025-09-28 刘繇:乱世棋局中的宗室悲歌——从崛起江东到败于孙策的必然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舞台上,刘繇以汉室宗亲身份登上历史舞台。这位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的宗室大臣,在194年临危受命担任扬州刺史时,既无袁绍四世三公的威...
袁绍 孙策 2025-09-28 许昌与洛阳:曹操定都抉择背后的战略密码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关键节点,毅然放弃东汉旧都洛阳,将汉献帝迁至许昌。这一决策并非偶然,而是曹操基于政治、军事、经济与地理等多重...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