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身材矮小的历史人物,大家自然会想起晏子。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战国时期的齐国还有这一个矮小人物,名为淳于髡(kun,第一声)。此人被司马迁记载在滑稽列传当中,为人十分善变,而且身材矮小,是个外交高手。《史记》记载:“淳于髡身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度出使诸侯,未尝屈辱”。可就是这么一个入赘齐国的矮个子,却依靠自己的口才为齐国做了很多事,最后也是官拜大夫。
齐威王年轻之时经常是好为淫乐,整夜买醉,对此齐国上下无一不是担心齐国的安慰。此时唯有淳于髡敢于劝谏,并且故意用隐语询问齐威王:“国中有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这自然说的就是齐威王,但实际上每天买醉是齐威王故意为之。为了强大齐国,齐威王故意摆出自己软弱无能的形象来分辨齐国忠奸。见到淳于髡的问话,齐威王则是回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典故后来也成为了形容惊人复出的意思。不过这一段对话的确十分有趣,淳于髡不直接问,而是要隐语相诉,可见用心良苦。
实际上淳于髡此人一直都是喜欢说着隐语,从不会直接表达出真实的意思,所以跟他聊天还需要费费脑筋。这可能和淳于髡的个人成长有关系,在史记中和各种资料里都表示淳于髡是一个赘婿。可信度应该极高,而无奈成为赘婿自然生活的就不怎么样。同时淳于髡的髡是先秦时期的一种惩罚,意思是剃掉头顶周围的头发,可见淳于髡的社会地位不高。同时能够有经济条件,又如何会甘愿成为赘婿呢?故而说淳于髡在这种原本就重视地位的时代,可能说话养成了不直言,但又想表达心中不快的方式。
正如他和齐威王的另一次对话,就可以看出淳于髡的有趣之处。有一次淳于髡出使回归,齐威王见他劳苦功高于是就设宴邀请。出于好奇,齐威王就想问问淳于髡能喝多少酒。谁知淳于髡的回答是一斗也醉,一石也醉。齐威王自然不明白其意思,这时候淳于髡又卖起了关子,说起了原因。
淳于髡解释说,如果是齐王赏酒,两边有着文武大臣,他心中恐惧就只能喝得一斗。如果是在家里招待贵客,小心陪伴左右,那么可能就喝个二斗左右。但如果跟老朋友见面,互相问起自己的趣事,则可以和上个五六斗。但要是举行乡间聚会,再加上席间有着不少娱乐项目,肯定就能喝上个八九斗。不过最厉害的还是在天色晚了以后,大家靠在一起,男女之间散乱。而此时主人家留我下来,并且闻着女子香气,这时候就能喝下一石了。这一番话意思就是,喝酒也是没有限度的,容易乐极生悲。
齐威王听了这话才明白这是淳于髡的暗中讽刺,于是从这以后就停止了很多彻夜的酒席,反而把精力放在了处理朝政之上。也正是淳于髡的各种鞭策激励,帮助齐威王再一次称霸诸侯,可谓是良苦用心。
同时淳于髡不仅仅是刁难齐王,而且号称亚圣的孟子也吃过他的亏,被他言语调戏。就在孟子周游列国的时候,途径齐国。淳于髡怎么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前往拜访孟子。一来他就给孟子出难题,借着“男女授受不亲”的说法问孟子:“如果你老婆掉进了水里,我是救还是不救?”;一句话问的孟子火冒三丈,直言道:“嫂嫂都不救,还是人嘛!”,后来也感到自己失言,赶忙纠正。告诉淳于髡,救人是权宜之计,不用在意礼制禁忌。
可见这淳于髡的确是个有趣之人,不管是谁也不在乎他的身份,就敢于直接开口调笑。难怪到了如今的临淄都还留有童谣:“孟子遇见淳于髡,吓不死也发昏”,看来淳于髡还是个圣人见了都要逃的人物啊。不过也正是淳于髡为人虽有趣滑稽,但其所说的暗中却总是含有哲理,不但让人深思,而且影响久远。的确足以称为奇人,也是齐国重要的奠基人。
司马迁,这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的史学巨匠,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最终遭受了宫刑这一古代最残酷的肉刑。关于宫刑的具体操作方式,尽管史书未详载细节,但...
司马迁 2025-09-24 项庄身世之谜:楚国第一剑客的家族脉络在楚汉争霸的烽火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如同一把淬毒的匕首,刺破了鸿门宴的虚伪和平。这位被司马迁以寥寥数笔记载的楚国...
司马迁 项庄 2025-09-23 廉颇老矣:历史回响中的英雄迟暮与时代隐喻战国烽烟中,廉颇以“破齐败燕、守卫长平”的赫赫战功铸就铁血传奇,却在暮年遭遇“一饭三遗矢”的谗言构陷,最终悒悒而终。这个被司马迁载入《史记》的典故,历经两千余年...
廉颇典故 司马迁 2025-09-05 楚怀王是昏君吗?——从历史迷雾中探寻真相在战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楚怀王熊槐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刻画为“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的昏庸之君,但出土文献与后世研究却揭示出这位楚...
司马迁 楚怀王 2025-09-03 史记:跨越三千年的历史长卷——从上古传说到汉武雄图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以恢弘的叙事框架与深刻的历史洞察,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原乡。这部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十四年完成的巨著,不仅开创了“纪传体”史...
司马迁 2025-09-01 淳于髡仰天大笑:一场充满智慧的外交谏言战国时期,齐威王八年,楚国大举发兵攻打齐国,齐国边境告急。在这危急存亡之际,齐威王派遣淳于髡前往赵国请求救兵,然而所携带的礼物却显得颇为寒酸——仅黄金百斤、车马...
淳于髡 2025-08-11 秦三世子婴身世之谜:历史迷雾中的宗室血脉探寻秦朝末年,秦三世子婴以46天的统治成为帝国崩塌前的最后见证者。然而,这位在历史转折点上登场的秦王,其身世却如蒙尘古卷般模糊不清。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种矛盾记...
司马迁 2025-08-08 张耳与陈余:刎颈之交为何反目?责任归属的深层剖析秦末乱世中,张耳与陈余的友情曾如烈火般炽热。二人同为魏国名士,逃亡途中以“刎颈之交”立誓,共历陈胜吴广起义、拥立赵王武臣、巨鹿被围等生死考验。然而,这段被司马迁...
司马迁 2025-07-08 五大刺客谁成功了?历史深处的刺杀真相与精神博弈在中国刺客文化谱系中,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的专诸、要离、聂政、豫让、荆轲五人,犹如五把淬毒的匕首,刺破历史帷幕,留下永恒的道德拷问。若以“刺杀目标是否死...
司马迁 2025-07-02 子婴为什么不是秦三世:秦朝末年的帝位谜题公元前207年,赵高弑杀秦二世胡亥后,秦王子婴在位仅46天便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这位末代秦君的身份与称谓,在《史记》中却留下耐人寻味的记载:司马迁在《秦始皇本...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06-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